《如父如子》:我们怎样做父亲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4-12-05 22:02 5

摘要:是枝裕和编剧、导演的《如父如子》,2024年12月6日在内地公映,完全可以说,这是迟到11年的再会。《如父如子》作为讲述东亚社会亲子关系的电影,突出了父与子的羁绊,更是拷问了如何成为理想的自己。一个人所谓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是否就有资格来要求儿子也成功。即便没

是枝裕和编剧、导演的《如父如子》,2024年12月6日在内地公映,完全可以说,这是迟到11年的再会。《如父如子》作为讲述东亚社会亲子关系的电影,突出了父与子的羁绊,更是拷问了如何成为理想的自己。一个人所谓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是否就有资格来要求儿子也成功。即便没有抱错儿子,这个命题依然也成立。

是枝裕和导演来到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在首映礼上分享了一些自己生活中与女儿的关系,当年正是女儿对他说“大叔,欢迎你再来啊。我心想,坏了,她不会以为我只是一个叔叔吧?”促使了他创作《如父如子》。孔子曰“父父子子”,那更多是对成年人的父子来谈,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父子都要做好自己,具体如何做,孔老夫子没有给出细节。

《如父如子》里当两个家庭发现孩子报错之后,尤其是福山雅治饰演的野野宫良多的表现,充分诠释了东亚“成功者”的复杂。他作为一个从普通家庭奋斗到公司高层的“小镇做题家”,对于父亲和儿子都有着相当程度的基于亲情的“负面看法”,即使他爱着他们,却依然是对父亲不满意、对儿子的能力也是有愁楚。逼着儿子弹钢琴,这是东亚很多家庭的臭毛病。且不说绝大多数小朋友完全从中不能获得快乐,成年后基本上也是放弃那强迫的技能点。然而,当良多知道庆多并非亲儿子之后,他又舍不得交换。这种活生生的《变形记》,对于父母来说是无解的难题,从生命哲学上看更是能指与所指的错位。《如父如子》最令我震撼的一幕,就是福山雅治看向那两根吸管的镜头,自己的亲生儿子和养父都咬出来同样痕迹和方向的习惯,生活细节的一致性是远远超过血缘。基因一定能觉醒吗?未必的。智商更是未必的,就以北大学生为例,他们的父母和未来的子女都一定是高智商吗?答案很简单,智商的分布尊重概率。

是血缘带来的遗传更重要,还是陪伴更有影响?那个小孩子,从小被命名的“这一个”,本来应该是身体(血缘)、灵魂(成长)、陪伴(共处)等一切关系的总和。忽然有一天,被告知那个名字和对应的孩子断裂了,毫无疑问这是个巨大撞击。本片中的孩子还太小,还没建立起足够的自我意识,不至于有《天龙八部》里面乔峰变成萧峰那般痛楚,然而作为父亲的野野宫良多却必须要直面。中川雅也饰演另外一个家庭的父亲斋木雄大,是个普通而快乐的人,他有三个孩子,对于这个难题也达观很多。这个父亲与三四个孩子的相处,显然更为和谐、自然、轻松,也许他的孩子们在物质和课外辅导方面确实要肉眼可见的差一些,然而快乐必然更多,而且未来的事业也未必差,野野宫良多不也是出身于普通家庭吗?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是一百多年前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的文章,那时候鲁迅还没有儿子,距离周海婴出生还有十年。鲁迅认为“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很不易做”,重点在于“解放幼者”,这一条新路,迄今在东亚社会依然是个极大的悖论。无论是所谓成功人士,还是普通家庭,大多数对于下一代都有着非常强的“心念”,望子成龙是普遍心态。再带入《如父如子》的情境,就更为复杂,牵涉到“这一个”和“那一个”,两个孩子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自己的”,然而换个角度又“都不完全是自己的”,他们的异质性已经无从抹除。相对于男性所谓理性出发,尾野真千子和青木阳子饰演的两位母亲,则更为感性也能够更为接受如此的现实,她们之间特殊的情谊更能落地。

如父如子,如来如去。父子之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中真意,欲辨忘言。

来源:杨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