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京剧世家传承人,到化工厂工人,离婚无子,在香港住铁皮屋,再到娶小10岁娇妻,拿下最佳男配角、金狮奖,被称赞为“视帝”。
从京剧世家传承人,到化工厂工人,离婚无子,在香港住铁皮屋,再到娶小10岁娇妻,拿下最佳男配角、金狮奖,被称赞为“视帝”。
连编剧都不敢写的剧本,却是陈逸恒的真实人生。
生不逢时
1954年,陈逸恒出生于北京。
父亲是著名的京剧“四小名旦”之一的陈永玲,外公是京剧“言派”的创始人言菊朋。
从小对京剧耳濡目染的陈逸恒,如果不出意外,也会和哥哥陈霖苍一样,在京剧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然而,在那个时代的狂风暴雨席卷一下,父亲陈永玲被关进了牛棚,受尽欺辱。
当陈逸恒看着之前意气风发的父亲,被人打得鼻青脸肿,左腿的膝盖骨也严重受伤,导致行走困难时,少年心中的怒火一下子被点燃,他大喊道:“把我爸打成这样,长大后我一定饶不了你们……”
面对陈逸恒的大吼,周遭人开始你一言,我一语攻击他,说他是反动思想,要认真检讨。
此后,陈逸恒在学校不仅被老师安排写检讨,还要罚站。
偶尔 “红袖章”们还会把他一顿拳脚后,拉去批斗。
面对老师的责罚,同学的孤立,原本性格内向的陈逸恒,变得更加孤僻。
这也导致后来他在谈及校园生活时,一度回避作答,还无奈表示,校园生活于他而言,没有什么美好的回忆。
终于圆梦
16岁那年,陈逸恒被安排到了化工厂工作。
在工厂的日子是枯燥的,好在国家提倡劳逸结合,恢复了文艺演出。
这让在才艺方面有出众表现的陈逸恒,有了展现自己的机会。
由于他外在形象好,又会唱歌,又会表演。因此,只要有文艺表演,就会被安排去为工厂争取荣誉。
有了演戏这个精神寄托,陈逸恒便打定主意,不再当工人消磨时间,而是要去做演员。
幸运的是,他还真就考上了甘肃省话剧院。
当他满怀希望准备前往时,化工厂却以他是陈永玲的儿子为由,驳回了他的离职调令申请。
然而,让陈逸恒没有想到的是,这次驳回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为了摆脱这样的困境,陈逸恒一直在向上争取。
由于他在演艺上的突出表现,获得了兰州军区战斗话剧团青睐,向他发来了调令。
不幸的是,不管来多少调令,都被化工厂以“罪人”的儿子为由给驳回。
面对这样的结果,陈逸恒心如死灰,他觉得,他的人生也就这样了。
当他决定不再折腾时,却意外收到了父亲陈永玲的平反消息和剧团发来的调令。
这一次,陈逸恒终于如愿。
异乡漂泊
在剧团的岁月,陈逸恒不仅出演歌剧,还开始进修表演,参演了电视剧《妈妈莫流泪》。
此剧在地方台播放后,他的演技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事业上稳定,陈逸恒很快在感情上也迎来了春天。
他与妻子都是剧团的演员,长期的工作交流,让两人在情感上有了更多的接触,没多久两人便登记结婚。
然而,婚后两人不管是在生活习惯,还是家庭琐事上都不能达成一致,导致这段婚姻只维持了2年便结束,因为没有生育子女,也不牵扯其他事宜,最终两人和平离婚。
1989年,远在香港的父亲由于旧疾复发需要人照顾,而哥哥已经成家有了孩子不方便前往。
照看父亲的重任就落在了陈逸恒身上。
要知道,此时正是他事业的上升期,如果坚持下去,凭借他的演技大红大紫也不在话下。
但是,面对多年来一直深受身体和心灵折磨的父亲,陈逸恒希望在父亲有生之年陪伴在他身边,给他家人的呵护和爱。
于是,他果断辞去了剧团铁饭碗的工作,孤身前往香港。
到了香港,陈逸恒才发现父亲居住的地方是票友提供的,压根没有多余的地方供他居住。
尽管票友说可以再为陈逸恒寻一处安身的地方,但是陈逸恒拒绝了票友的好意。
他觉得人家能照顾父亲实属不易,自己有手有脚,不能靠着人家的善心度日。
为了有个容身之所,陈逸恒租住在当时租金最便宜的楼房顶层,一间违规搭建的小铁皮屋内。
那时在香港都是用粤语演戏,陈逸恒不会粤语,讲起来也别扭,好在他的普通话很好,在面试之后,很快便签约成为TVB的配音演员。
《大时代》《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经典影视剧的国语版中,男主角例如郑少秋、王伟的国语配音,都是出自陈逸恒。
不过,TVB是工资制度,对演员收入有严格限制,微薄的工资让陈逸恒想要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安家,相当困难。
幸运的是,常年的配音功底加上不俗的演技,让他有机会参演了蒋绍华导演的电视剧《绝对权力》。
这部电视剧的上映,也为此后陈逸恒回到北京发展奠定了基础。
终获圆满
转眼人到中年,在香港的发展也不算顺利,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回到了北京发展。
从电视剧《国家公诉》“中国第一坏省长”,到《一江春向水东流》中饰演了黑帮老大,再到电影《生死牛玉儒》中饰演配角牛总。
不管是正面人物,还是反派,他都把角色拿捏的恰到好处。
2009年,他更是在自己的老本行话剧《北平1949》中,将傅作义这个角色演得深入人心,拿下了金狮奖。
回到北京拍戏后,他再次遇见了爱情。
在拍摄电视剧《我主沉浮》时,他与服装师施慧相遇。
和陈逸恒离婚没有孩子不同,施慧虽然也离婚,但是带着一个女儿独自生活。
尽管两人彼此间有好感,但施慧对他一直还是保持距离。
这让陈逸恒很是郁闷,别的不说,他都50多岁的人了,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心仪的人,还总是被人拒之门外。
而恰巧这时,陈逸恒父亲在北京离世,平时就少言寡语的他在面对这样的场面,很是局促不安,好在施慧赶来给他帮忙,为他分忧。
陈逸恒在心里认定了这个女人,于是大胆向对方表白。
施慧也接受了他的感情,然而,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否能稳固且长远,还要解决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施慧的女儿。
对于她来说,妈妈再结婚,就会将更多的精力用来维护自己的新家和爱人。
而自己和新爸爸本身就没有血缘关系,面对这样一个陌生的人,她的抵触会尤为明显。
因此,当陈逸恒走入这个家时,他明显感觉到了孩子的不安和排斥。
都说人和人之间亲不亲看肢体,心近不近听语气。
所以,陈逸恒很快就从孩子的语气和动作中感受了敌意。
但是,他并没有强制让孩子接纳自己,而是用心让孩子一点点感受到自己发自内心的爱。
为了不让女儿担心自己会受冷落,陈逸恒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要自己的孩子,和妻子共同抚养女儿。
要知道,在老一辈的人思想里,有自己的孩子才是真正的血脉。
然而,陈逸恒不仅没有这样的思想包袱,还认为自己和妻子也好,和女儿也好,能成为一家人,这种缘分来之不易。
特别是在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后,他更加珍惜这种感情,也不想打破现在的幸福。
如今,女儿对她的称呼,也从最开始打招呼的“叔叔”,改为亲昵的一声爸爸。
正是陈逸恒发自内心爱孩子,才得到了孩子爱的回馈。
陈逸恒的一生,前半生一直在磨难中度过,不幸的时代,不幸的婚姻,错失的幸福。
好在他一直乐观面对生活,真诚而实在。
他的人生故事告诉我们,生活的磨难不可怕,只要坚持下去,总会看到希望,他虽然失去了生理上做父亲的权益,但是他获得了一份来自养女发自内心的接纳和尊重。#陈逸恒
来源:洛子帅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