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藏海传》中,藏海任职钦天监监正,才知面具人是他!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5-27 19:02 2

摘要:我也写过一篇分析文章,大胆猜测是皇帝心腹、朝中权贵,并结合藏海三个师父的身份进行推断,认为统领督卫司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公公曹静贤最有可能是“面具人”。

肖战、张婧仪领衔主演的古装权谋剧《藏海传》中,全网都在猜测藏海的救命恩人“面具人”是谁?

我也写过一篇分析文章,大胆猜测是皇帝心腹、朝中权贵,并结合藏海三个师父的身份进行推断,认为统领督卫司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公公曹静贤最有可能是“面具人”。

没想到,剧情狠狠打了我一巴掌,曹公公不仅不是藏海的救命恩人,反而是藏海的三个仇人之一,幕后还隐藏着身份尊贵的第三个仇人。

藏海凭借精准的堪舆术,巧妙地抓住了钦天监监正褚怀明根据天象推断中州下雨的失误,一举拔掉了褚怀明,平津侯庄芦隐举荐藏海为钦天监监正一职。

藏海不过是一介白衣,仅仅是平津侯府的长史。尽管他身怀堪舆风水术,又有平津侯庄芦隐的极力举荐,但能够出任正五品的监正这一如此重要的职位,若没有内阁高官的首肯,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藏海能够顺利获得这一职位,足以说明“面具人”必定在内阁成员之中,他就是具有人事任免权的户部尚书赵秉文。

为何我说“面具人”是次辅、户部尚书赵秉文呢?原因有四。

01

首先,面具人作为藏海复仇计划的核心推手,其身份必须满足两个至关重要的条件:权倾朝野的政治资源和足以影响朝局的人脉关系,具备与平津侯庄芦隐、曹公公曹静贤同等尊崇的地位。

朝堂“三足鼎立”的权力格局之下,平津侯庄芦隐代表武将,曹公公曹静贤代表宦官,而文官集团的赵秉文,作为内阁次辅,具备与庄芦隐、曹静贤平起平坐的资格,填补了这一权力空缺,从而形成朝堂上三方制衡的微妙局面,也体现了“衡”字所蕴含的深意。

赵秉文作为内阁次辅,掌控户部,长期深耕朝堂,完全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救下藏海,调动星斗、高明、六初等奇人异士为他所用,并为藏海伪造身份、掩盖行踪。

02

其次,藏海的母亲赵上弦、“八公子”赵桐儿与赵秉文,皆为赵姓,必然存在关联。

“八公子”赵桐儿,自小就能自由进出皇宫,肯定是权贵之家的孩子,而父亲赵秉文的身份,解释了她能够自由出入皇宫的特权。

藏海入京后,“八公子”赵桐儿就在枕楼通过皮影戏的方式,向藏海传递了朝堂对太后和先皇合葬的争议,使得藏海当即掌握第一手信息资料。

赵桐儿曾跟香暗荼提及过,有关冬夏女孩与雍国书生的故事。

据此推测,藏海的母亲赵弦儿极有可能是书生赵秉文与冬夏女孩所生的女儿,因为身世特殊,为保护赵弦儿,所以才刻意隐藏他们之间的父女关系。

赵秉文也是从冬夏女孩口中得知冬夏女王拥有的秘宝——“癸玺”,能借“瘖兵”,能得长生。

赵秉文经历过大雍兵败冬夏“瘖兵”、先帝因此逝世的惨痛教训,对“癸玺”心有余悸,甚是忌惮。

藏海的父亲蒯铎,在丹翠山地下迷宫发现“癸玺”,第一时间写信告知赵秉文,为赵秉文出手救藏海有了合理且令人信服的解释。

至于为何赵桐儿与身为质子的香暗荼会自小相熟,感情深厚如同姐妹,这或许也是赵秉文的精心安排,目的同样是在找“癸玺”,与培养藏海的性质一致。

03

再者,藏海从皇陵地宫中脱险出来,借势宣称杨真和先帝的八字吻合,应当由杨真给先帝陪葬。

文武百官议论纷纷,赵秉文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侯爷,不要误了大丧之事。”

就是这句话,让庄芦隐下定决心,选择牺牲杨真,以保全自己不被牵连。

而且,当年“面具人”带着年幼的稚奴去清泉镇时,泛舟江上,“面具人”念诵了王安石的“蜉蝣蔽朝夕,蟪蛄疑春秋,渺渺上古历,回环今几周”,这与文人的人设符合。

04

最后,蒯家灭门一案被杨真等人伪造,定性为盗匪劫杀,按说有几个盗匪罪不至死。

赵秉文却坚决要求严办,并全都予以处死,虽有灭口嫌疑,更多的是愤恨和无能为力。

而且,“面具人”驼背弯腰,手指细白,声音低沉暗哑,与饰演赵秉文的演员田小洁的外形和声线高度吻合,无疑为面具人的真实身份增添了更多的佐证。

还有个可能,赵秉文实际上是皇帝的人,而皇帝无子嗣,为了得到传说中能“长生”的“癸玺”,特意安排了赵秉文去培养藏海,以藏海从父亲蒯铎传承的的堪舆风水术,或许能够帮助寻找“癸玺”。

结束语

目前来看,藏海的救命恩人“面具人”,最大可能就是户部尚书赵秉文。

但赵秉文到底是出于帮助藏海复仇,还是为了“癸玺”,或者只是皇帝的旨意,有待后续剧情展开。#藏海传#

==========分割线===========

欢迎转发、收藏、点赞、留言!

您的肯定就是最好的支持!

若您有不同观点,我们一起讨论交流!

来源:昏鸦的啰哩啰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