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只不过在今年的提名名单中,比起被提名的艺人和作品,更令人关注的,反倒是刘亦菲后面的备注。
文|木子
编辑|洲洲影视娱评
作为中国电视剧领域最为重要的奖项之一,白玉兰奖每年的提名和获奖名单都备受关注。
只不过在今年的提名名单中,比起被提名的艺人和作品,更令人关注的,反倒是刘亦菲后面的备注。
在刘亦菲的名字后面,非常清晰地用括号标上了“美国”两个字,以标明国籍,让人不由地联想起她在去年金鹰奖被提名后的一系列风波。
当时刘亦菲有两部作品入围金鹰奖,可最后却因为国籍问题,不符合相关的参奖规定,最后非常遗憾地被取消了评奖资格。
这样让人不由得好奇,刘亦菲在白玉兰奖上,会不会再现在金鹰奖上的窘境,被取消参奖资格?
作为一个演员,年过37岁的刘亦菲显然还没能走出自己的“尴尬圈”。
虽然说手握电视剧导演大会年度女主角、中国电视剧品质盛典年度卓越品质之星、中国电视剧年度盛典年度女演员“三大前哨奖”,但在真正的大奖面前,她却始终没有收获。
而拖了刘亦菲后腿,让她没能得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美国国籍”。
在2024年,刘亦菲曾靠着《梦华录》和《去有风的地方》两部作品入围金鹰奖。
但很快就因为国籍不符合“金鹰奖单项奖的参评者必须拥有中国国籍”的规定,最终只能遗憾离场。
所以这次刘亦菲被白玉兰奖提名后,很多观众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刘亦菲是否符合参奖规定?
虽然说金鹰奖和白玉兰奖都是中国电视剧领域的高规格奖项,但是在评奖的细则上,其实还是有非常多不同的。
白玉兰奖女主角奖的参评者,只需要是在中国制作并播出的电视剧中的第一女主角即可。
换言之,就算是一个白种人或者黑种人,只要是在中国制作并播出的电视剧中担任了第一男女主角,也可以参与评奖。
刘亦菲参与评奖一事完全是合理合规,但却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抓着国籍问题不放,一直在抵制刘亦菲参奖。
一部分网友坚持认为,刘亦菲是个外国人,在中国评价评不上还好,如果评上了完全是对中国电视剧制作“莫大的侮辱”。
会有这样的想法,一方面是不了解国际上其他影视奖项的评选,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极度“文化自卑”的体现。
以美国的国内奖奥斯卡奖为例,作为美国国内奖,奥斯卡奖在颁奖时也会有意地倾向美国人。
但是在奥斯卡历史上,也曾有过意大利人和韩国人获得单项奖的经历。
这一评选结果非但没有影响奥斯卡奖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反而让该奖项的国际知名度大大提升。
想要让中国文化更快地走向世界,我们就必然不能以封闭的姿态示人。
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靠“保护”得来的,而是真正敢于和其他人竞争与交流。
更何况,刘亦菲会入围白玉兰奖也并不是一个出乎意料的事情,早在去年的白玉兰奖上,就已经埋下伏笔了。
2024白玉兰奖举行颁奖典礼的时候,正逢刘亦菲作品《玫瑰的故事》热播。
刘亦菲本人也受邀出席了晚会,并获得了电视节目海外推广大使。
作为一个美国人,刘亦菲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一殊荣,是因为她在剧中的表现,都切实地做到了推广中国文化。
无论是古装剧《梦华录》还是现代背景的《去有风的地方》,刘亦菲都很好的利用新剧,传递出了新时代的女性声音。
与这两部作品相比,《玫瑰的故事》在收视率上的表现也同样出色。
去年就已经能上白玉兰颁奖典礼上宣传自己的作品,今年理所应当地有资格角逐最终的大奖。
只不过,虽说刘亦菲提名的事情为白玉兰奖赚足了关注度,但她本人能否拿奖倒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获奖不能只看刘亦菲本人的表现怎么样,也需要看看竞争者们的表现。
作为一个兼顾艺术性和市场性的奖项,虽然说作品的流量可以作为入围的敲门砖,但是想要获奖,还是需要在专业层面有所突破。
刘亦菲饰演的黄亦玫对她本人而言的确有所突破,刘亦菲也很好的将角色从年轻到中年的心态转变表现了出来。
但这一突破依然是停留在“偶像剧”层面的刻画,放在白玉兰评奖的舞台上,多少还是有些不够看。
这里面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马伊琍在《我的阿勒泰》中的表演,其对表演的把握以及剧集整体的风格可能都要比《玫瑰的故事》更讨巧一些。
更何况,在业界白玉兰奖一直有一个“沪圈奖”的诨号,来调侃白玉兰奖的获奖者多数都有上海背景。
虽然说这一说法是网友臆想出来的,但是结合历届的评奖情况,这一定程度上,也是评委评奖倾向性的一个体现。
再加上去年,白玉兰奖二封胡歌视帝,开启了二封的先河,今年再二封马伊琍做视后也未必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除了马伊琍之外,宋佳、闫妮和杨紫也都是刘亦菲视后的激烈竞争对手。
毕竟刘亦菲想要拿前哨奖,需要的只是合格水平的作品,加上广大观众的支持。
可是想要在专业领域拿奖,就需要过硬的水平、资历,以及一定的价值导向了。
虽然一些观众对于刘亦菲国籍问题有意见,但只要刘亦菲本人是符合参奖规定的,我们就应该支持她的合理参奖。
毕竟对于文化市场来说,我们需要的是包容和开放,而非自己给自己设置门槛,一步步把自己的路走窄。
不过,虽然刘亦菲的提名让白玉兰奖赚足了噱头,吸引了不少关注。
但是这并不代表刘亦菲就已经将白玉兰奖收入囊中了。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说刘亦菲拿奖是“雷声大雨点小”都毫不为过。
只不过现在分析得再多,也只不过是猜测。
刘亦菲最后是载誉而归还是铩羽而归,还需要等到白玉兰颁奖典礼那天才能见分晓。
部分信息来源:
东方财富网|白玉兰奖揭晓 “许红豆”刘亦菲荣获中国电视节目海外推广大使
上海电视节|第3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入围名单
来源:麒麟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