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其他网红凭借扮丑、猎奇,为吸引观众的眼球无所不用其极时,他却被人民日报点名表扬。
文|花小梨和
编辑|黄毅来了
他是网红李维刚,也被人称作李“赔光”。
当其他网红凭借扮丑、猎奇,为吸引观众的眼球无所不用其极时,他却被人民日报点名表扬。
没想到,作为全网唯一“墙倒众人扶”的网红,李维刚如今更牛了!
现在大家一提起来“网红”二字,仿佛是什么十恶不赦的贬义词。
这正是因为许多人顶着几十万几百万粉丝的名头,干的却是扰乱社会的事情。
今年四月,柴怼怼碰瓷胖东来一事闹得沸沸扬扬,造谣、虚假、炒作,为的就是想通过攻击良心企业家,走“黑红也是红”的路子。
这种为了爆火无所不用的手段,极大地引起民愤。
还有一些存在不良价值观的“超级网红”,比如“宇将军”。
其全网粉丝超千万,但骂人、打架斗殴、行为怪异,再加上脖子上一条“虾线”,妥妥的社会人。
但是就这样的人,在青少年群体中竟然还很有市场,颇多青少年学习他的成名技“飞踢”。
包括像“嘲讽动作”,中小学生间流行的低俗梗,很多都出自类似网红之手。
可以说,网红的影响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越是这样,我们才更需要像李维刚这样的人挺身而出。
从李维刚健硕的身型就不难看出,他的日常肯定和健身沾边。
不过半路而来的粉丝一定不知道,他曾经是多个健身赛事的冠军选手。
比如2017年获得康比特全国阳光健身大赛冠军,2021年获得OLYMPIA CHINA特拉维奥林匹亚中国站古典健体C组冠军等。
健身不仅给他带来冠军的荣誉,更在镜头前塑造了自律、阳光的形象。
2019年,当他第一次将镜头对准健身房外的世界时,那些跟着他练出腹肌的粉丝们突然发现:
这个肌肉男的“不务正业”,藏着比撸铁更有力量的故事。
目前的李维刚全网粉丝量已经1500万+,妥妥的头部大网红,但他还是一直在做公益。
但每次自己的“仗义疏财”,又被粉丝们戏称为“李赔光”。
他的短视频内容主要是“包鱼塘”。
先找塘主商量好价钱,再去连夜抽水—抓鱼—称重—卖钱。
每次他与塘主议价时,粉丝便在评论区打赌:这次又会赔的精光。
毕竟根据他以往的表现,包的鱼塘几乎没有挣的。
甚至到了哪怕有一次不赔本,都要上热搜的程度。
如果你要问他为什么每次都赔还每次都干,原因除了粉丝们喜欢这类内容,还因为这样确实能帮助到一些困难家庭。
19岁的大学生小段遭遇变故,父母双亡后独自扛起生活重担。
一方面要上学没空打理自己家的鱼塘,另一方面也因为付不起学费,这才打算把鱼塘出掉。
原本李维刚看到5000块包17亩鱼塘心里在想,这把一定稳赚不赔,但是看到小段的处境他又说:
“我不能赚学生的钱,他的首要任务是上学。”
最终鱼塘预计收获17000元,他直接转了17666作为鼓励,足以看出李维刚在做“慈善”这件事上有自己的理解。
今年三月份,李维刚受邀去一个贫困小学,在这里他采访到了“零工资”支教的小春老师,视频获得135万的点赞,让社会关注到山区孩子的成长与支教老师的奉献。
在交谈中李维刚聊起小春老师的过往。
“你为什么要给学校自费修草皮?”
“地面硬邦邦的,我怕孩子摔伤。”小春老师坦然地说。
当问起来他最大的愿望时,小春老师表示,希望未来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为小学捐一栋教学楼。
“李维刚凭借自己的影响力,让社会关注到这所贫困小学的发展,也让大家看到这位无私奉献甚至“倒贴钱”的小春老师
原来网红不一定非要哗众取宠,还可以给社会正能量。
李维刚在视频里做过许多这样的事,也因为他的一些善举得到粉丝的爱戴,但是却因为直播带货的事,差点“翻车”。
一时间,关于“网红公益人设是否真实”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今年一月初,李维刚受呼和浩特市农业农村局邀请直播带货内蒙古原切牛肉卷。
本来事情是比较顺利的,牛肉卷销售额也达到了75万元。
可是世事无常,李维刚自己也没想到,什么都做好了,竟然被商家坑了!
他视频里展示的原切牛肉卷是色泽鲜艳,肉质新鲜,结果买家收到的货不对板,有人怀疑是低价合成肉。
一瞬间,李维刚陷入舆论漩涡。
毕竟前车之鉴仍历历在目。
小杨哥虚假宣传“美诚月饼”,东北雨姐卖“不含木薯”的木薯粉,都遭到网友的口诛笔伐。
当大家都认为李维刚也要塌房的时候,他立刻站出来澄清:
“即使是因为商家发AB货的原因,但是自己仍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购买的粉丝进行假一赔十的赔付。”
李维刚直接对买家赔付750万!
他的这种勇于承担责任的举动,也让人民日报点名表扬。
他的行为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支持他的粉丝们负责。
经过这件事,李维刚半个月内在700万粉丝的基础上反向涨粉400万。
大家纷纷表示理解,也对他点赞。
李维刚的种种让大家看到了,原来网红也可以是正面代表人物。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情况下,网红的做法很大程度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我们也希望这些社会名人能给孩子们做好榜样,但是像李维刚这样的网红真的不多。
如果有更多正能量网红出现在大众视野,那“网红=负面”的标签兴许就不成立了。
猎奇并非制造流量的唯一途径,责任和商业也可以相生并存。
当健身时打磨肌肉的狠劲,化作了面对危机时 “假一赔十”的担当;
与其说短视频里包鱼塘是 “赔本买卖”,倒不如说是用流量杠杆撬起真实的人间冷暖。
他证明了:网红的价值从来不是粉丝数字的累加,而是能否把影响力变成扛得住商业风险,托得起社会责任的“承重墙”。
当越来越多人愿意为他的 “靠谱” 买单时,实际上就证明那句话:
流量会过期,但真心永远有市场。
部分资料:
抖音百科|李维刚
来源:黄毅来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