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演员林更新凭借在《玫瑰的故事》中方协文一角,成功入围第 30 届白玉兰奖最佳男配角提名,这一消息让不少观众感慨:“那个曾经以‘宇文玥’冰封湖底成为‘九亿少女的梦’的演员,如今竟能让人对角色的‘恨意’转化为对演技的叹服。当观众还在调侃“北京到底有谁在啊”时,这位
演员林更新凭借在《玫瑰的故事》中方协文一角,成功入围第 30 届白玉兰奖最佳男配角提名,这一消息让不少观众感慨:“那个曾经以‘宇文玥’冰封湖底成为‘九亿少女的梦’的演员,如今竟能让人对角色的‘恨意’转化为对演技的叹服。当观众还在调侃“北京到底有谁在啊”时,这位曾以“古偶男神”形象深入人心的演员,已悄然用一部《玫瑰的故事》撕碎了所有标签。
方协文:一个让人“又恨又怜”的角色
在《玫瑰的故事》中,林更新饰演的方协文是一个出身平凡、自卑与矛盾交织的男性角色。他前期以“穷大方”的真诚打动女主黄亦玫,却在婚后因控制欲和自卑感将婚姻推向破裂。剧中,林更新通过细微的眼神闪躲、局促的肢体语言,将角色的不安与偏执层层递进——从恋爱时的笨拙讨好,到婚姻中近乎病态的掌控,再到失去后的无力与悔恨,每一步转变都让观众感受到“真实到窒息”的代入感。
可以看出,方协文这个角色让林更新彻底颠覆了以往 “古偶男神”“霸道总裁” 的固有形象,尤其那句“北京到底有谁在啊”的台词,不仅成为全网热梗,更折射出角色内心的惶恐与执念。
网友一边用表情包调侃,一边感叹:“能把一个招人烦的角色演到让人共情,这才是演技的力量。”林更新用微表情构建了一个窒息的牢笼——他可以是雨中倾斜伞檐的温柔学长,也能在转身后化作掐灭玫瑰的暴君。有网友在豆瓣写下:“骂方协文时我在骂原生家庭,哭方协文时我在哭被现实碾碎的理想主义。”
“他让观众看到经济压力与人性欲望的绞杀。”
演技进化论:从“偶像包袱”到“自毁式沉浸”
回顾林更新的演艺之路,可谓是一部充满惊喜与蜕变的成长史。林更新的演艺生涯曾一度被贴上“古偶专业户”的标签。
当年在《步步惊心》中,他饰演的十四爷,英姿飒爽、重情重义,那深邃的眼眸中藏着对若曦的深情,以及在宫廷权谋斗争中的无奈与挣扎,让观众们记住了这个帅气且演技不俗的大男孩。
2017年的《楚乔传》中,他饰演的宇文玥以冷峻深情的形象成为经典,甚至被网友戏称“泡在湖底也能火”。细数以来,林更新出演过的作品并不多,“古装男神”“霸总专业户”是他身上的标签,以至于出彩的作品就那几部,特别是他太多单一类型角色,导致他陷入舒适区争议。
直到2020年的《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他首次挑战双面卧底严谨,在霸总与警察身份间切换,用“土味情话”和硬汉气质的反差萌让观众看到其演技的细腻层次。剧中他既能在撩妹时“油而不腻”,又能在卧底任务中展现隐忍与果决,被评价为“从搞笑泥石流到实力派的转型之作”。
而《玫瑰的故事》更是奠定林更新演技派的代表作。方协文这个角色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观众心中激起千层浪。
特别是剧中“自毁式”的演技,在“复婚被拒”的名场面中达到高潮。当方协文仰头说出“我到底哪里不如他”时,林更新眼眶泛红却强忍泪水的克制,让观众瞬间代入角色30年压抑的尊严崩塌。有观众在弹幕中哭诉:“他让我想起父亲那辈人沉默的挣扎。”
当年方协文出圈到什么程度呢?
抖音上“北京到底有谁在”的二创视频播放量破亿,B站UP主用AI换脸将他变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安嘉和,甚至小说作者争相引用“穷大方”“凤凰男”等台词作为素材。这种集体情绪的爆发,进一步印证了演员的功力——当观众为角色失眠、争吵甚至代入真实婚姻危机时,演技早已超越了“演得好”或“演得坏”的二元评判。
这种跨越代际的情感共振,或许正是白玉兰奖评委将其与富大龙、郭晓东等戏骨并列提名的深层原因。
从流量到实力:一场迟到的“正名之战”
对于林更新而言,白玉兰提名不仅是荣誉,更是一场迟到十年的正名。2011年凭《步步惊心》爆红后,他一度陷入“偶像包袱”的桎梏:被诟病表情管理僵硬,因综艺表现被嘲“油腻”,甚至于后来只是凭借“九亿少女的梦”出圈,在《楚乔传》大热期间,甚至于还因“宇文玥之死”的隐忍演技登上热搜争议榜。但这位东北汉子骨子里的倔强,选择用努力证明了他的实力。
近年来,他主动跳出舒适区,选择更具挑战性的角色——无论是《与凤行》中背负苍生使命的行止神君,还是《玫瑰的故事》中充满人性弱点的方协文,都展现了他对复杂角色的驾驭力。他在采访中坦言:“演员不该被‘白月光’人设困住,哪怕角色招人骂,只要演得真实,就是成功。”
所以才有了这一次能与富大龙、蒋奇明等戏骨同台竞技,这场演技的较量观众早已用口碑投票:微博“林更新演技”话题阅读量破10亿,B站二创视频下“建议查查是不是科班出身”的弹幕刷屏。就连曾痛骂方协文的网友也感慨:“骂得越狠,越说明他演活了这个人。”这何尝不是另一种认可?”
白玉兰颁奖礼尚未到来,但无论如何,方协文已成为林更新演艺生涯的里程碑。正如网友在提名夜的留言:“他让我们相信,在这个数据为王的时代,依然有人愿意为一场戏倾注灵魂。”
来源: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