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90年代深圳的流水线轰鸣声撞上贵州深山的狼嚎,一个被遗弃女婴的逆袭故事,撕开了时代浪潮下普通人命运的褶皱。
当90年代深圳的流水线轰鸣声撞上贵州深山的狼嚎,一个被遗弃女婴的逆袭故事,撕开了时代浪潮下普通人命运的褶皱。
央视热播剧《我和我的命》用豆瓣8.9的高分证明:真实的力量,永远最能戳中人心。
1990年的贵州深山,刚出生的方婉之被裹在蓝花布里遗弃。
这个“神仙顶”女孩的命运,从被养母方静妤收养开始改写。
然而命运的暴击接踵而至:养母早逝、养父再婚、大学梦碎,20岁的她揣着撕碎的录取通知书残页,穿着磨破底的布鞋闯进深圳。
在38℃的塑料厂车间,方婉之的“超能力”逐渐显现,别人踩缝纫机踩到脚肿,她却在算微积分优化生产线次品率;
当打工妹们为计件工资发愁时,她已带着夜大课本蹲在工地食堂背单词。
从牛仔裤仓库小贩到玩具厂老板,从被合伙人卷款潜逃到深交所敲钟上市,她的每一步都踩在时代齿轮上:90年代外贸红利、中国加入WTO、深圳文博会……
方婉之的奋斗史里,藏着90年代打工女性的群像。 10平米的铁皮屋里,三个女孩的命运紧紧缠绕:
李娟(董晴 饰)为逃离家暴丈夫躲到深圳,却在夜市摆摊时被当街拽着头发撞墙。 她最终举着验伤报告走进妇联,把士多店开成连锁超市;
郝倩倩(奚望 饰)为给弟弟挣学费喝到胃出血,却用Excel表格建起客户数据库,从厂妹蜕变成外贸公司副总;
而方婉之最狠的翻身仗,是把山寨玩具发布会变成原创设计展,对着盗版商冷笑:“我们这种从泥里爬出来的人,早就把伤疤磨成铠甲了。 ”
据编剧团队透露,这些细节来自对300多名深圳打工者的实地采访。 有观众发现,李娟在夜市卖炒粉时用的蜂窝煤炉,和90年代华强北摊贩用的竟是同款。
比起悬浮创业剧里的“天降霸总”,《我和我的命》的狠劲在于:
方婉之敲钟上市戴的不是劳力士,而是防静电手环;庆功宴吃的不止是龙虾,还有城中村5块钱的炒牛河;
当找到已成连锁超市老板的生母时,她平静地说:“谢谢你们扔掉我,不然我可能18岁就嫁人生娃了。 ”这句台词让原著作者梁晓声都感慨“刺痛而真实”;
剧中出现的1998年深圳人才落户政策文件、2001年WTO签约新闻画面,甚至打工妹们传阅的《读者》杂志,都被考据党扒出与历史影像完全一致。
导演柏杉(《唐朝诡事录》)坦言:“我们要拍的不仅是个人奋斗,更是一个城市如何从渔村变成奇迹。 ”
剧中穿插的深圳地标变迁,从罗湖老火车站到地王大厦,从蛇口工业区到腾讯大厦,成了90后观众的“父母青春回忆录”。
谭松韵这次彻底撕掉了“娃娃脸”标签。
为演好从20岁到50岁的方婉之,她增重10斤练出女工特有的粗壮手臂,素颜出镜时连指甲缝都带着机油污渍。
最封神的是一场得知患癌的戏:她从瞳孔震颤到手指抽搐,最后蹲在医院走廊啃完半个冷馒头,让观众跟着揪心到忘记呼吸。
老戏骨王劲松和刘威的对手戏更是火花四溅。
一场养父孟思远再婚的戏,王劲松仅用眼神变化,就把“愧疚又自私”的父亲形象刻进观众心里;
而刘威饰演的夜大老师高翔,默默守护方婉之20年,一句“我陪你清零重来”被网友封为“中年爱情天花板”。
作为《人世间》后梁晓声又一力作,《我和我的命》原著本就以“天命、实命、自修命”三层命运观引发热议。 剧版放大了三个关键改编:
新增城中村创业孵化器、华强北电子元件市场等场景,展现“敢为天下先”的城市精神;
强化三姐妹互救情节,郝倩倩设计反杀家暴男、李娟智斗商业间谍等桥段,比原著更热血;
方婉之的癌症在剧中成为“命运反击战”的导火索,她戴着假发谈判、边化疗边开董事会的场景,让“抗癌明星”的设定更具冲击力。
总编剧郭靖宇(《灵魂摆渡》)说:“我们不想造神,只想拍出那些在海关排队报关、在厂房熬夜改设计图的真实创业者。 ”
开播至今,这些台词在社交媒体疯传:
“深圳不相信眼泪,但相信汗水的咸度。 ”,方婉之在人才市场怼HR;
“处理品怎么了? 地摊货也能穿成高定! ”,郝倩倩撕掉客户贴的“次品”标签;
“你们城里人总说逆天改命,我们山里人管这个叫‘和命摔跤’。 ”,方婉之回神仙顶种香料时的独白。
有90后观众晒出母亲年轻时的打工照:“我妈就是现实版李娟,现在她边看剧边给厂长打电话对账”;更有00后感慨:“这才是真大女主,比假精英真实100倍! ”
来源:体娱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