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山被赵丽颖一个巴掌扇上热搜,看来又要翻红了!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27 09:52 1

摘要:在《在人间》的虚拟空间中,赵丽颖饰演的贾小朵一记耳光甩向张一山饰演的王阳名。

“啪!”

在《在人间》的虚拟空间中,赵丽颖饰演的贾小朵一记耳光甩向张一山饰演的王阳名。

是真打,听着都生疼。

这段花絮流出后,迅速登上了热搜,张一山也以这样意想不到的方式,重回观众视野。

可没有人知道,此前他被人造谣,差点毁了演艺事业,幸亏坚定选择维权。

01

2025年5月4日,张一山在社交平台晒出一份盖着北京互联网法院公章的判决书,配文简短却铿锵:“干点正事儿,做点好事儿!”。

这份判决书不仅宣告了自媒体人马玉莲的败诉,更撕开了娱乐圈“造谣产业链”的最后一层遮羞布 。

事件的导火索始于2024年12月,马玉莲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三则“爆料视频”,以“Z姓男星涉违法犯罪”为噱头,通过AI换脸技术伪造“证据”,直指张一山。

即便张一山工作室第一时间晒出北京市公安局的无犯罪记录证明并公开辟谣,马玉莲仍变本加厉推出“实锤视频”,甚至配文“声明越快越心虚”,引发全网热议 。

法院最终认定其行为构成“声明后持续侵权”。

这一首次写入司法实践的认定标准,让马玉莲需赔偿1.3万元并置顶道歉72小时 。

讽刺的是,这已是张一山近一年内第二次胜诉。

早在2024年9月,网络用户“德虞儿”因散布“吸毒”“聚众淫乱”等谣言被判公开道歉 。

两场官司背后,是张一山对“流量即正义”逻辑的正面宣战。

正如判决书所言:“公众人物需接受合理批评,但恶意造谣不在监督权范围内。”

02

张一山的成名史,几乎是中国童星命运的教科书式样本。

9岁出演《小兵张嘎》崭露头角,12岁凭《家有儿女》中“刘星”一角家喻户晓,古灵精怪的少年形象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然而,正如他在采访中坦言:“刘星成就了我,也困住了我。”

长达八年的“童星滤镜”让观众对他后续作品如《隔离岛》《老爸回家》等反应平平。

直到2016年《余罪》中颠覆性出演痞气卧底,才以“炸裂演技”撕掉标签,被冠以“90后演技扛把子”之名。

但转型之路从未平坦。

2020年新版《鹿鼎记》的扑街,将他推至舆论风口。

剧中夸张的表情管理、肢体语言被观众吐槽“演成猴版韦小宝”,豆瓣评分跌至2.5,成为其职业生涯最大滑铁卢。

更讽刺的是,争议背后夹杂着大量恶意谣言。

从“演技全靠本色出演”到“私生活混乱导致状态下滑”,甚至有人捏造其“吸毒”“性取向成谜”等不实信息。

这些谣言如同附骨之疽,即便在作品沉寂期仍不断发酵,让他成为众矢之的。

好在,张一山并不怂,敢拿起法律武器硬刚,最终胜诉。

03

2025年5月,他带着悬疑短剧《在人间 》终于重新杀回舆论场。

在这部以“六重人格分裂”为核心的剧中,他与赵丽颖、尹昉共同饰演同一角色的不同人格。

他饰演的“王阳名”兼具叛逆与脆弱,与主人格“徐天”(尹昉饰)的博弈充满张力。

重新回归后,为演好毒瘾发作戏份,他在零下十度的雪地翻滚致全身淤青,更加敬业。

耐人寻味的是,《在人间》的另一主演赵丽颖,近期同样深陷谣言泥潭。

2025年5月,某自媒体爆料其与导演赵德胤“秘密恋爱”,并配以模糊偷拍图,迅速登上热搜。

尽管工作室火速辟谣,但“全家涉毒”“利用恋情炒作新剧”等衍生谣言仍在发酵。

这与张一山的遭遇形成镜像,公众人物的私生活,总在流量裹挟下沦为谣言温床。

不管是赵丽颖还是张一山,他们的遭遇绝非个案。

2025年3月,某AI生成的“顶流明星澳门输光10亿”谣言,让周杰伦、黄晓明无辜躺枪。

网红牟倩文因照片被P图传播“黄谣”选择报警;更荒诞的是,某博主为博眼球竟在直播间虚构“酒驾逃逸”梦境,最终被行政拘留 。

这些事件背后,是一条完整的“造谣产业链”。

从AI换脸、剧本模板到水军控评,黑产从业者深谙“明星+丑闻=流量”的财富密码。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演艺行业名誉权纠纷案件同比增长23.5%,其中90%以上为明星胜诉,但单个案件平均赔偿仅1-10万元 。

违法成本与收益的严重倒挂,让谣言屡禁不止。

张一山此次胜诉,不仅是个体维权的胜利,更为行业树立标杆。

面对谣言,沉默不是金,诉讼才是阻断伤害的利刃。

正如他在判决书公开后所言:“我不是为了5万元赔偿,而是要告诉所有人,网络有记忆,法律更有力量。”

来源:谈古论今俏书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