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升维进行时:内容突围战与产业新生态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5-27 02:50 3

摘要:短剧,缝隙里长出的花,尘埃中结出的果。越来越多的人们知晓、了解、接近、尝试了“短剧”这个新兴业态,越来越多的作品被生产,越来越多的故事在发生,越来越多的热钱涌动,也有越来越多的代谢和新生。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佳霖 深圳报道

短剧,缝隙里长出的花,尘埃中结出的果。越来越多的人们知晓、了解、接近、尝试了“短剧”这个新兴业态,越来越多的作品被生产,越来越多的故事在发生,越来越多的热钱涌动,也有越来越多的代谢和新生。

本届文博会上,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了参展的多位短剧业从业者。这一新生赛道上,有今年刚刚接触短剧的长剧资方,有正在尝试更短剧集的官方媒体,有以短剧带动农文旅的地方政府部门;链条的另一端,则是政府推动的短剧产业聚集区、拉长周期的文化出海平台。

短剧如同一把星星之火,点燃漫天星光,已成燎原之势。短剧也如一阵风,人们看不见它具体生长的影子,却处处都有它的气息。

精品内容

优质内容是短剧从业者反复在强调的事情。

“端着精品内容这碗饭,我也想去短剧赛道碰一碰,就是看看市场究竟会不会认同优质内容。”大东影视(深圳)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卿饶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分享作为长剧内容创作者转型短剧创作的心路历程。

说罢,她给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分享了另一部大东影业参与投资的短剧作品,这部剧集被她称为是“很短剧的短剧”。在DataEye5月20日的短剧热力榜日榜上,它以122.4万的热力值位列第八,在短剧热搜榜上,以17.2万热搜位列第一。

“这是一部大东参与投资的短剧,我们投第一部就爆了,所以觉得短剧这个赛道能做下去。但我希望做一点不一样的东西,一些原创、精品化、正能量的短剧。”杨卿饶以快要开拍的一部作品举例,“团队正开发的短剧聚焦残障人士,邀请了头部短剧演员,旨在传递温暖、治愈。”

从长剧转短剧的内容创作者带着六倍的创作周期、十倍的投资和百倍的期许加入了短剧赛道,部分玩家已驾轻就熟,把同一个IP的流量在最长的链条和最短的节点内玩出了花。

芒好玩的介绍上,写着自己是“芒果打造的轻量化娱乐中心”,可以实现“追剧+小游戏”的无缝衔接。实际上,作为一个名为小程序游戏平台的注意力产品,芒好玩的玩法不仅如此。芒好玩可以进行游戏联运、IP合作、广告合作和整合营销。据工作人员透露,芒好玩内部会有工作组针对来订单的小游戏产品进行短剧的订制,一部50集,一集1分半钟,会进行切片投流,发放在各大流量平台上进行对小游戏的引流。

当短剧从“独立内容产品”转变为“游戏宣发物料”,影视制作方也是游戏服务商。另一方面,内容价值与场景有机嫁接,才能构建可持续的环境生态。

“我们有尝试做更短剧集的内容,但是因为周期、内容、需求的冲突,目前只是一个开端,还在继续尝试。”五洲传播的负责人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透露。

正说着,一位负责售卖意大利语旅游书籍的出版社工作人员突然加入了采访,对负责人急匆匆地说:“老外都把这几本书买爆了,还付小费!快多给我来几本!”记者上前看了几眼,马可·波罗的名字赫然纸上。而马可·波罗曾经对中国的描述是,遍地流金。

“所以,我们有时候也不是很能get老外的点。”面对突如其来的热卖,五洲传播的负责人笑着说,“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保证内容的精品化吧,好的内容终究是能经受市场的检验的。”

“精品内容,一定是重中之重。”雅文传播的联合创始人武大可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同样笃定地说,“无论是短剧、IP、还是文旅,我们都需要用好的内容把注意力吸引过来。而当人们愿意来看中国的内容,甚至愿意来到中国的时候,吃喝玩乐,真实需求是很大的。”

短剧产业的勃兴,本质是数字时代文化生产关系的革命性重构。行业的真正考验,在于能否在资本狂潮中守住内容初心,在全球化浪潮中讲好中国故事。

只有合作

“全世界只有一个咪蒙,全世界也只有一个红果。咱们打不过,当然想的就是如何去合作。”当提及红果、听花岛、九州等如今在业内首屈一指的巨头,多位业内人士都纷纷表示,做竞争对手,不如做战略伙伴。

做内容,绕不开;做出海,绕不开;玩IP,还是绕不开。

“国内平台现在就是几个巨头了嘛,现在开始做平台肯定是搞不赢的。我们也希望免费模式给付费模式或者其他模式多几年活路,当然我们自己要做的就是拍好每一部片子。”一位西安的短剧承制方说。

“当被果燃计划挑中的时候,我觉得是一种被大平台认可的感觉。”一位成都的版权方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透露,据他表述,自己在开拍短剧之初缺资金,是红果作为合作方先垫付了一部分,才让这部短剧顺利面世。

当国内的流量已经在上游被截流之后,远航的水手们在寻找更大的新蓝海。

“中国短剧工业具备明显的先发优势,我们希望通过文博会平台,让更多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关注并支持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广州光盒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MO梁剑表示,光盒动力已构建完整的全球化短剧全链路服务能力。“我们不仅在国内有扎实的基础,在海外也建立了自己的影视基地。”

深圳酷看文化的曹蕊也对海外市场有着充足的信心。十多个海外平台,五百多个海外频道,三十多种语言,持续稳定的增长率……曹蕊认为,海外微短剧市场还可以继续增长下去。

散入千行百业

当与从业者讨论短剧的未来时,大家会忧心一个核心的问题——“短剧,是泡沫吗?”

“真的有那么多人看吗?还有新市场吗?国外的赛道还能继续拼吗?”“做精品内容的跟不上行业周期,做短平快剧集的上线就被淘汰,怎么才能回本?”“没有可持续的优质内容打底,短剧的利润率真的有看上去那么高吗?”……

一位从事文化出海的平台方业内人士对记者不避讳地讲出了自己对于短剧的判断:“我们去年大量地与各家厂商碰撞交流,最后决定还是要做长期的、高质量的文化内容。能拉长后期回款链条的一定都是文化顶流,短剧从IP做起的成本太高了,对我们来说选品最重要。”

据悉,目前其公司在短剧方面的重点业务,一是在于帮助短剧合作伙伴找到合适的市场,从市场和不同平台的观看习惯推荐出最适合的平台;二是将国内一轮播后的精品短剧或库存视频,集中起来做成一个海外频道,期待观众为此付费,或广告商投放的那一天——也就是成功变现的那一天。

一位红果内部的消息人士曾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透露,以番茄免费读书软件的流量和营收作为比较,红果以一个免费短剧平台的内部数据作出的推断是,短剧产业的潜力还没有封顶,并且还有很长足的生长空间。

根据DataEye研究院的数据,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为504亿元,预计2025年将超过680亿元,并在2027年突破1000亿元。《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

事实上,越来越多“微短剧+”“跟着微短剧去学法”等项目被推介出来,在文博会上的各地展台或展板前也能看见“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等作品或项目。微短剧这一形式像是满天星,散入了千行百业。

“我们制作了微短剧《黄金奈李西游记》,粉丝们跟着唐僧师徒四人的视角近距离地接触我们乐昌的农产品、景点、民宿和风土人情。”穿着一身粉色旗袍的邓东梅现任广东省乐昌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刚在文博会南方财经助农直播间结束对乐昌农产品的推介。“我们希望通过微短剧吸引年轻人的关注,让大家到乐昌来玩一玩、看一看,春赏花、夏摘果、秋观景、冬赏雪。”邓东梅说。

在文博会的深圳龙岗展位,一块为微短剧赋能的展台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负责人何慧非常热情地对记者介绍起这个项目,并提起第二十一届文博会粤港澳超高清数创产业园分会场在深圳龙岗同步开幕,邀请记者去现场看一看。她表示:“这是一片政府重点在推的产业聚集区,有制片公司、动漫以及20多家微短剧企业,可以说是覆盖了影视生产的全产业链。” 据介绍,该园区依托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深圳),投资超亿元打造超高清内容制作公共服务平台和超高清智能算力平台,构建“硬件+技术+内容+场景”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当短剧深度嵌入地方经济肌理,便能突破娱乐产品的单一属性,构建"内容-体验-消费"的价值闭环。这种"产业路由器"的定位,或为短剧提供穿越周期的生命力。

来源:老李谈5G智能通信技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