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个在手机里和外孙斗嘴、笑出满脸褶子的东北田姥姥,突然不“香”了。网友扒出她的每句唠叨都是编剧写的,每个“意外摔倒”镜头要拍二十遍,连姥爷去世后的眼泪都成了涨粉工具——原来我们追更的“温馨日常”,全是MCN公司按秒设计的剧本[狗头]。
那个在手机里和外孙斗嘴、笑出满脸褶子的东北田姥姥,突然不“香”了。网友扒出她的每句唠叨都是编剧写的,每个“意外摔倒”镜头要拍二十遍,连姥爷去世后的眼泪都成了涨粉工具——原来我们追更的“温馨日常”,全是MCN公司按秒设计的剧本[狗头]。
这年头,资本连老太太都不放过。田姥姥一家签约的机构,早把亲情明码标价:外孙可心负责当“恶作剧熊孩子”,姥姥扮演“暴躁老顽童”,连家里狗子摇尾巴的次数都写在分镜表里。最扎心的是,老人对着亡夫坟头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时,导演还在旁边喊:“情绪再饱满点!这条要上热搜!”
流量至上的时代,真情实感成了稀缺品。你以为刷到的是人间烟火,实则是数据算法推来的工业糖精。那些“恰巧拍到”的搞笑瞬间,九成是手机提前三分钟就开机偷录;所谓“婆媳矛盾”“萌娃日常”,背后都站着写脚本的95后小编。
田姥姥翻车给所有人泼了盆冷水:当亲情都能批量生产,我们还能信什么?资本把老太太捧成顶流时有多疯狂,塌房时就有多狼狈。下次再看到“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视频,不妨多想想——是真宝还是塑料道具?
说到底,观众不是傻子。我们会为真实的皱纹感动,却不会为演技买单。流量泡沫终会破灭,唯有真心换来的笑容,才能在人心里挂得住。
来源:云上的树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