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戏曲界,荣爱梅绝对是“开挂”般的存在!作为丁派鸣琴腔的正统传人,曾效力于晋中市青年晋剧团,她硬生生把传统须生行当玩出了“天花板”级别的水平。
在戏曲界,荣爱梅绝对是“开挂”般的存在!作为丁派鸣琴腔的正统传人,曾效力于晋中市青年晋剧团,她硬生生把传统须生行当玩出了“天花板”级别的水平。
先说说这丁派鸣琴腔,它可是晋剧界的“老网红”,由晋剧泰斗丁果仙创立,以韵味醇厚、刚劲清亮著称。荣爱梅师承名家,把这门绝技学了个透。
她的表演,那叫一个“拿捏”!唱戏时,嗓子一亮,声音穿透力直接拉满;演戏时,动作干净利落,刚柔切换毫无压力。
特别是演激情戏,别人还在酝酿情绪,她一上场,眼神、身段、唱腔全到位,观众瞬间就被代入剧情,鸡皮疙瘩掉一地。
荣誉这一块儿,荣爱梅直接“杀疯了”。上海白玉兰奖,戏曲界的“权威认证”,多少演员挤破头都拿不到,她轻松收入囊中;
山西杏花奖,本地戏曲的“奥斯卡”,也被她拿下;还有《走进大戏台》年终决赛亚军,要知道这可是面向全国的戏曲擂台赛,竞争激烈程度堪比“神仙打架”。这些奖项,实打实证明了她的实力。
再看她的代表作,部部都是“王炸”。《芦花》里,她把闵德仁的悲愤演绎得淋漓尽致,唱到动情处,台下观众眼泪止不住;《卧虎令》中,她又化身铁面无私的清官,一举一动尽显威严。这些经典剧目,在她的诠释下,有了新的生命力,成了戏迷心中的“必看清单”。
说实话,在如今娱乐方式五花八门的时代,戏曲能“出圈”太难了。
但荣爱梅做到了,靠的就是扎实的功底和对艺术的执着。她让我们看到,传统戏曲不是“老古董”,只要有人用心传承创新,一样能“圈粉”无数。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像荣爱梅这样的演员,让晋剧这朵艺术之花,开得更艳!
来源:微笑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