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国产脱口秀的迅猛发展,一些相声演员甚至相声团体也转型成为脱口秀演员,有的是领航,有的是试水,有的是玩票,还有的干脆转行,由此也产生了一种观点,相声打不过脱口秀就加入,以后语言节目的天下是脱口秀的。
我们熟知的国产脱口秀确实是舶来品,但在国外叫单口喜剧,国外的脱口秀在我国是《鲁豫有约》和《非常静距离》这种谈话节目。
单口喜剧不仅听起来更像是单口相声,其“一个人、一支麦”的表演形式也和单口相声差不多,但在我国,这种表演形式就叫脱口秀。
国产脱口秀大致从2017年开始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各种国产脱口秀明星陆续出现,有的甚至还登上了央视春晚舞台。
国产脱口秀小剧场在全国各地同样如雨后春笋一样遍地都是,吸引了大批观众同时,有不少白领、大学生纷纷走上舞台成为脱口秀演员。
由于国产脱口秀的迅猛发展,一些相声演员甚至相声团体也转型成为脱口秀演员,有的是领航,有的是试水,有的是玩票,还有的干脆转行,由此也产生了一种观点,相声打不过脱口秀就加入,以后语言节目的天下是脱口秀的。
事实上,如果你真的深入了解国产脱口秀和相声艺术之后,你会得出一个相反的结论,国产脱口秀的前景堪忧。
对于国产脱口秀而言,其发展方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娱乐,一个是艺术。
目前国产脱口秀主要走的就是娱乐路线,几乎没有从业者主动去总结归纳国产脱口秀的艺术理论,大家忙的都是小剧场和巡演,主要的目标是如何取悦观众然后得到不错的票房,或者炒作话题成为网红,最后上综艺拍电影走上人生巅峰。
为了卖票而努力,为了走红而奋斗,这本无可厚非,但这种迎合观众的结果就是国产脱口秀乱象频出,不是挑拨性别对立就是打擦边球。
其实这也是娱乐产业的通病,你无法通过优秀作品吸引观众,那就只能用下三路的糟粕迎合观众,毕竟人类在娱乐方面有天然的向下兼容惯性。
以某明星相声社为例,当发现自己的创作水平达到极限之后,他们果断选择用荤段子、伦理哏和屎尿屁等三俗相声迎合欣赏水平不高的观众,照样赚得盆满钵满,甚至比老老实实说好相声赚得都多。
这个市场规律其实很简单,比一比山口百惠和苍老师的电影下载量就知道了,只要你不顾一切突破底线,娱乐市场通常都会给你不错的回报。
如果国产脱口秀继续往娱乐方向发展下去,肯定还会出现各种擦边包袱和各种乱象,长此以往这个行业的名声就会出现问题,已经有网友戏谑说现在的国产脱口秀是“单人转”。
实际上人家二人转从黄色转向绿色的进化很成功,反而国产脱口秀刚开始普及就已经走上了二人转的老路。
问题来了,如果国产脱口秀往艺术方向发展呢?就像建国后的相声行业一样,从不入流的娱乐玩意成长为文艺战线轻骑兵,继而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门有影响力的语言艺术。
如果整个国产脱口秀行业群策群力,甚至也可以成立一个“国产脱口秀改进小组”,是否也能让国产脱口秀成为一门语言艺术?
能倒是能,只不过到最后你会发现国产脱口秀就会在实质上变成单口相声。
国产脱口秀不论是从实践上还是理论上,其实都还是简配版单口相声,整体并没有离开单口相声的范围。
如果国产脱口秀往艺术方向发展,势必要求作品有主题、有故事、有人物、有内涵、有审美,那不就是单口相声吗?
单口相声《逗你玩》《连升三级》《珍珠翡翠白玉汤》,同样是“一个人一个麦”,论艺术价值和经典程度,这些单口相声值得现在的国产脱口秀学习很多年。
可能有人会说,不对啊,国产脱口秀有自己的艺术理论啊,人家是冒犯的艺术。
问题是国产脱口秀里的“冒犯”和相声里的“砸挂”有什么本质区别?
说白了,国产脱口秀本质上并没有离开单口相声,他们只是用了一个舶来的名称,再加上一个莫名其妙的“冒犯艺术”,就把自己从单口相声摘了出去。
为什么很多观众感觉国产脱口秀和相声不一样甚至比相声先进而且搞笑?
其实不是国产脱口秀这种形式先进,而是现在很多相声演员拉胯,缺乏新作品和好作品,自然容易被野蛮生长的国产脱口秀比下去。
一些优秀的国产脱口秀演员之所以能够成名,一个重要原因是作品紧跟时代贴近生活,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共情。
事实上很多相声作品也有这样的表现,以姜昆为例,他在七十年代末的《如此照相》《祖爷爷的烦恼》紧跟那个时代,八十年代的《虎口遐想》《电梯奇遇》《特大新闻》与时俱进,九十年代的《着急》《美丽畅想曲》甚至领先于时代。
正因为作品足够优秀且有艺术内涵,所以姜昆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顶流明星,还能成为相声表演艺术家。即使到了近些年,六七十岁的姜昆还能拿出《专家指导》《新虎口遐想》《精准推送》等紧跟时代的相声作品。
如果现在的相声演员都能像姜昆那样拿出与时俱进贴近生活并且有主题有内涵的作品,而不是搞网络碎段子集锦甚至三俗表演,也不会让国产脱口秀抢了风头。
说到底,不是国产脱口秀有多优秀,恰恰是相声演员们在传统相声、网络碎段子和三俗的坑里爬不出来,这才衬托出国产脱口秀的与时俱进和贴近生活。
有些相声演员为了抢流量转型说国产脱口秀,到最后恐怕就是一个怪圈,如果你能创作出有主题、有内涵、有故事、有人物的优秀脱口秀作品,难道不能创作出同样优秀的相声吗?
反过来,如果你创作不出优秀相声作品,就能创作出优秀脱口秀作品吗?到最后不过还是炒了一个概念换了一层皮罢了。
综上所述,国产脱口秀的一时红火,一方面是炒了一个舶来品的概念,另一方面则是钻了相声行业创新不足的空子,但从本质上讲,国产脱口秀的前景并不看好,往下走的话容易滑入三俗,向上发展则又回到了单口相声。
相声本来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语言艺术,所以有一个词叫“万象归春”。
来源:我就是个码字的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