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万播放到商业变现:AI男频短剧的机遇与陷阱丨短剧显微镜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5-26 15:24 1

摘要:专栏说明:短剧显微镜专栏专注于短剧领域,本专栏将通过对短剧的数据分析和头部短剧拆解等,助力短剧从业者与短剧爱好者迅速把握赛道动态,挖掘爆款潜力,在短剧创作、理解上快人一步。

专栏说明:短剧显微镜专栏专注于短剧领域,本专栏将通过对短剧的数据分析和头部短剧拆解等,助力短剧从业者与短剧爱好者迅速把握赛道动态,挖掘爆款潜力,在短剧创作、理解上快人一步。

4月底,改编自天下霸唱知名IP《牧野诡事》的同名AI短剧预告片在抖音平台发布,迅速引发业界广泛关注与热议。预告片中,AI在人脸细节刻画与地府、墓穴等场景构建上均有亮眼表现,收获“强”、“带感”、“生动”等高频好评。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以往《鬼吹灯》系列影视作品动辄数亿的投资成本和以年为单位的制作周期,AI技术的介入无疑极大地提升了制作效率。

然而,当AI短剧从想象走进现实,我们需要思考:它究竟是下一个产业风口,还是仅停留在技术尝鲜阶段?

本次将对AI短剧的市场竞争力、创作特征及未来走向展开分析,为广大创作者理清AI短剧的发展前景。

01

AIGC市场竞争力分析

AIGC技术在短剧领域的应用,虽然尚处早期,但已展现出不容忽视的竞争力。要理解其市场地位,首先需要厘清现有AI短剧的分布格局、题材偏好,并客观评估AIGC工具在创作中的优劣势。

1. 现有市场上的AI短剧分布在哪些平台?

AI短剧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已展现出不俗的观众吸引力,以《田螺姑娘》《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兴安岭诡事》等为代表的头部作品,播放量已达千万级别。题材选择上,这些AI短剧目前多聚焦于科幻、玄幻、奇幻这类视觉冲击力强、想象空间大的领域,不仅满足了用户对新奇内容的追求,也凸显了AI在降低特定类型短剧制作门槛方面的潜力,预示其有望成为短剧市场一个富有活力的新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AI短剧在单集时长、总集数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显示其商业模式仍具备不确定性。但从现有播放数据趋势观察,“单集时长较短,总集数较多”的模式似乎更受市场青睐,这意味着AI短剧的内容创作或将逐渐借鉴并趋近真人短剧的成熟模式,更加注重叙事深度和体量,逐步摆脱早期实验性的简单情节呈现。

图源:德塔文科技

目前,综合性视听新媒体平台的AI短剧传播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成熟IP。《美猴王》《中国神话》等作品的良好表现,充分凸显了AI赋能传统文化传播的巨大潜力。然而,《英雄》《玉琮传说》等原创内容的关注度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新IP的观众市场接受度仍需进一步培养。

此外,这类平台的AI短剧通常将集数控制在10集以内,单集时长保持在4-6分钟,这体现了平台在创作时更侧重于叙事的完整性和文化内涵的传达,而非单纯追求短时间的视觉冲击与刺激,与短视频平台形成了差异化的打法。“AI+”的复合创作模式亦反映了政府在文化传播领域的刚性创作需求,但如何在保持叙事节奏、打磨IP的同时,更好地迎合观众的喜好,将是下一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图源:德塔文科技

一些具备技术实力或前瞻性布局的长视频平台也开始出现AIGC制作或辅助制作的短剧内容,它们往往在制作的精细度和叙事完整性上有所提升,时长相对较长,如芒果TV推进的微短剧《狸猫书生》的AIGC版本。不过,AI短剧并非长视频平台的发力重点,平台对其投入相对有限。

图源:AI短剧《狸猫书生》预告片

部分创作者也会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发布自己创作的AI短剧。这类方式更加灵活,适合普通用户即时分享自己的AI创作心得及使用感受。也正是因以分享为主,这些短剧多为独立的单集,难以完成完整的故事闭环。

2.AIGC工具进行创作的优势与劣势

AIGC作为一种新兴的创作工具,其在短剧制作中展现出双刃剑的特性。它在赋能视觉奇观与成本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着情感表达、细节真实性与商业化落地等关键瓶颈。

优势:

• 大场面、奇观化场景的构建能力

传统短剧受限于预算,很难实现宏大的战争场面、瑰丽的仙侠世界、崩塌的未来都市或深邃的宇宙奇景。AIGC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以相对较低的直接成本创造出这些视觉奇观。

图源:AI短剧《太阳坠落之时》

• 相对较低的直接制作成本

在概念设计、部分特效场景生成、虚拟场景搭建等方面,AI技术可以显著减少对昂贵物理置景、复杂道具制作以及部分人力密集型后期工作的依赖。

• 题材和类型边界的拓展

AI技术使得一些以往因技术或成本限制而难以涉足的题材和叙事方式成为可能,突破真人短剧以真实生活场景为主要故事背景的限制。

图源:AI短剧《兴安岭诡事》中东北雪景及野兽攻击场景

劣势:

• 人脸生成的“恐怖谷效应”与情感表达的缺失

什么是恐怖谷效应?简单来说,当AI生成的人物形象无限接近真人,但又差那么一点点时,观众会本能地感到不舒服,甚至有些毛骨悚然。这就像看到一个精致的蜡像——乍一看很像真人,但仔细一瞧,那双空洞的眼睛、僵硬的表情,总让人觉得哪里不对劲。

目前AIGC在生成动态、自然的肢体动作及富有微表情的人脸方面仍存在较大挑战,这直接影响了观众的情感代入和角色认同,使得AI短剧在刻画复杂内心戏时力不从心。在AI短剧里,这种"不对劲"无处不在。人物的脸庞精致得像是美颜开到最大,皮肤光滑得连毛孔都看不见;说话时嘴型总是慢半拍,像是在看一部配音不同步的老电影;更别提那些看似自然的动作里,总是缺少真人才有的微妙变化——比如说话时的小动作、眨眼的频率,或是情绪转换时脸部肌肉的细微变化。

这些细节上的违和感累积起来,就像一道无形的墙,把观众挡在了故事之外。你很难对一个"看起来像人但又不是人"的角色产生共情,更别提为ta的命运牵肠挂肚了。这也是为什么目前AI短剧更适合那些不太依赖情感刻画的题材——当观众的注意力被炫酷的打斗场面吸引时,谁还会在意主角的表情是不是有点僵硬呢?

图源:AI短剧《玉琮传说》中怪异的人物动作与表情

• 生活质感与细节真实感不如真人短剧

AI生成的画面,虽然在宏观视觉上可能很震撼,但微观细节常因技术限制而出现模糊或不完整,这降低了观众的沉浸感和代入感。

图源:AI短剧《英雄》中模糊的马路和相框背景人物

• 由试错、调优带来的隐藏高成本与时间成本

虽然AIGC在某些环节看似降低了直接成本,但要达到理想的、符合叙事要求的视觉效果,往往需要反复进行提示词修改和参数调整。例如可灵2.0版本的单个镜头的生成费用达10元(100灵感值/视频长度5s),在试错4到5次的情况下,单个镜头的成本可能就达到了50元。

• 变现能力与商业模式尚待观察和验证

目前多数AI短剧仍处于技术展示、实验探索阶段,尽管《太阳坠落之时》《兴安岭诡事》等短剧已经对付费模式进行了探索,但AI短剧的营收能力及观众是否愿意为AI短剧付费,付费意愿如何等问题尚待观察。

02

短剧为什么天生适合男频赛道?

在短剧发展初期,以都市修仙、战神归来、赘婿逆袭等为主要题材的男频短剧,曾凭借其爽感叙事成功推动了短剧这一剧集形式的破圈。然而,随着内容同质化加剧、创新成本攀升以及内容监管力度加强等问题的出现,传统男频短剧逐渐式微。

而AI技术的发展为男频赛道带来了新的契机:AI虽然在细微情感刻画上有所不足,却非常擅长构建宏大场面,这恰好与男频用户追求热血、刺激的观剧心理高度契合。用户画像数据也进一步佐证了这一点——男性受众对“AIGC”、“科幻”、“奇幻”、“玄幻”等(以下统称“三幻”题材)关键词的偏好程度明显高于女性,同样揭示了AI短剧创作与男频赛道之间天然的适配性。

1. 男频赛道与女频赛道的区别

两者的根本差异在于:男频更偏重外部世界的构建与征服,追求的是力量和成就带来的“爽感”;女频更偏重内部情感的体验与共鸣,追求的是关系和情感带来的“满足感”。

男频赛道

• 核心驱动:通常以“爽”为核心,强调主角的成长、逆袭、能力的不断突破和世界的探索。叙事节奏快,冲突直接,目标明确;

• 题材偏好:集中在玄幻、奇幻、科幻、仙侠、武侠、都市异能等。这些题材往往包含大量的战斗、冒险、奇遇、权力斗争等元素;

• 主角光环:主角通常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运气,通过不断克服困难、战胜敌人来获取更强的力量、更高的地位或更广阔的认知;

• 情感表达:更侧重于兄弟情义、家国大义、师徒恩情等,对于细腻的男女情感刻画相对较少或作为辅助;

• 视觉诉求:对打斗特效、宏大场景、奇特设定、力量体系的可视化有较高要求。

图源:AI创作生成

女频赛道

• 核心驱动:通常以“情”为核心,强调角色间细腻的情感纠葛、浪漫的爱情体验和人物内心的成长与和解;

• 题材偏好:集中在现代言情、古装言情、青春校园、都市职场等;

• 主角光环:主角的魅力、善良、坚韧是关键,通过情感的付出与收获、人际关系的经营来达成目标或实现自我价值;

• 情感表达:极其注重男女主角之间的化学反应、情感的推拉、微表情的传递以及内心活动的细腻展现;

• 视觉诉求:对服化道的精美度、场景的唯美感、演员的颜值和CP感有较高要求。

图源:AI创作生成

2. 三幻题材与AI技术的深度结合

“三幻”题材是男频内容的绝对主力,其核心魅力在于构建一个超越现实的、充满想象力的世界观。在这些题材中,AI不仅能大幅降低幻想世界视觉化的门槛,更能提供超越传统人力所及的创意和细节,让“脑洞大开”的文字设定得以“眼见为实”。

未来科幻:AI可用于生成末日废墟、未来城市等宏大场景,并辅助设计科技装备、外星形态。这为科幻设定的视觉化提供技术路径,支持复杂世界观的呈现。

图源:AI短剧《觉醒》中的未来世界场景

奇幻探险:AI可生成异域风光、古代遗迹及奇特生物,为奇幻探险中的神秘氛围和视觉元素提供生成基础,辅助将文字描述的诡谲场景与生物进行具象化。

图源::AI短剧《牧野诡事》

玄幻仙侠:AI可将抽象的修炼体系、功法特效进行视觉化处理,并用于构建仙魔奇境,这为男性力量和宏大世界观的视觉呈现提供了新的技术工具。

图源:AI短剧《玄幻:从拉二胡开始》

3. 打怪晋级的线性爽感叙事

打怪晋级的叙事框架具有显著的结构化特征:情节发展遵循固定模式,角色成长呈现明确的量化指标,剧情冲突可拆解为独立单元。这种高度程式化的特点与AI创作的技术路径相契合。

从具体案例来看,《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将少年李行舟"救母-战兽-夺宝"的传统英雄冒险叙事,拆解为"镜碎劫起→异兽降世→神戟斩妖"的线性进阶路径。每个阶段都设置了明确的任务目标和对应的视觉奇观,通过关卡式的叙事推进来维持观众注意力。

图源:AI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

同样,《兴安岭诡事》采用"组队-遇险-揭秘"的探险主线作为基础框架,在此之上填充"鼠群围攻""神秘生物袭击"等标准化的惊险场景模块。这些危机事件可以灵活组合、按需调用,极大提升了内容生产效率。

图源:AI短剧《兴安岭诡事》中的鼠群与狼群

从深层逻辑来看,程式化的情节构建降低了AI创作的难度,可以规避其在复杂情感表达和人物刻画方面的局限;另一方面,通过密集植入动作场面、悬念转折等强刺激元素,在短时间内制造足够的观看快感,从而掩盖作品在人文深度上的不足。

4. 生死情谊的关系构建

AI在科幻、奇幻、玄幻这类“三幻”题材上的创作潜力,使其天然倾向于生死情谊的构建。这些题材往往围绕宏大叙事与共同挑战,生死情谊是推动情节的可靠引擎,其发展脉络——从结识、共历风险到生死与共——往往目标明确,进程清晰,易于AI在线性叙事中铺陈。这与当前AI短剧主要受众——男频用户的偏好相契合,他们更习惯于在冒险与征战中见证男性间的信任与扶持。

相比之下,男女情感的细腻、曲折与多变,对AI而言尚属高阶挑战。其复杂互动、潜台词以及情感的微妙演进,在当前的AI创作模型下难以精准捕捉和自然呈现。若处理不当,不仅可能削弱“三幻”题材本身的热血与爽快感,还容易陷入刻板生硬的表达,反而影响观感。因此,AI短剧选择凸显生死情谊是对当前技术能力与用户偏好的一种务实选择,从而扬长避短,优先确保核心叙事的流畅与吸引力。

03

AI短剧的垂直赛道机会

AIGC在内容创作上的高效性、成本优势以及突破传统制作局限的独特能力,正驱动着AI短剧向更广阔、更多元的领域探索。创作者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对现有真人短剧模式的简单复刻或替代,而是开始积极思考:如何将AI的独特优势与特定内容需求、新兴垂类题材以及创新的表现形式深度融合

1. AIGC与动态漫

动态漫画,是一种平面漫画与动态元素相结合的动画表现形式。在漫画图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动作处理,令漫画中的人物或事物可以做出简单的动作。鉴于动画人物与真人的相似度较低,观众观看AIGC动态漫画的不适感也随之减少。

从成本核算角度看,相较于动画人工团队,AIGC 技术的效率可实现显著提升。目前,AI 动态漫多以“动态图片+解说词”的形式呈现,这意味着在题材选择上,更倾向于进行2万字以下的短内容创作或对短篇小说进行改编,以减少人工修改视频的工作量。

图源:抖音用户“虹猫AI-承程”自制动态漫画《蜕变》

2. AIGC与萌宠题材

萌宠分享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热度居高不下,然而现实生活中萌宠互动日常的记录往往局限于生活片段,难以串联成系列故事,且拍摄真实动物面临着诸多不可控因素以及高昂的训练成本。相比之下,AI 生成的萌宠则不受现实限制,能够呈现出更丰富的表情、动作,还可融入奇幻设定。

以小红书账号 “LT 小狗日记” 发布的《比熊殿下她权倾天下》《霸道雪总爱上我》等宠物短剧为例,评论区用户反馈诸如 “萌”“可爱” 等正向情绪,还会分享自家宠物,充分展现出此类萌宠短剧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图源:AI短剧《比熊她权倾天下》

3. AI技术在女频赛道的尝试及困境

海外短剧《After Divorce: My Five Brothers Paved My Way to the Billionaire Throne》集合“团宠”、“逆袭”、“打脸”等高度模式化的“爽点”元素,讲述了女主在离婚后,凭借五个哥哥的无条件支持,一路开挂,走向人生巅峰的故事。尽管该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若将其成功简单归因于AI技术的胜利,并以此作为AI在女频市场全面开花的先声,则显得过于乐观。

首先,市场验证的缺失是其核心短板。该剧仅在海外上线,其叙事节奏与文化内核能否适应国内女频观众成熟的审美与文化语境,尚是未知数。国内市场对剧情逻辑、情感真实性及价值观共鸣有更高要求,海外模式未必能直接复制成功。

其次,“技术光环”掩盖了内容本身的真实成色。公众对于该剧的讨论更多聚焦于AI创作的技术新奇感,而非作品在叙事艺术或情感深度上的突破。这种猎奇关注难以评估其内容本身的持久吸引力。因此,将该剧作为衡量AI在国内女频市场潜力的标尺,参考意义确实较小。

04

结语

AIGC技术为短剧领域带来显著潜力,特别在营造视觉奇观、增强"爽感"方面表现突出,可能成为未来内容创新的关键力量。然而,该技术在刻画人物情感、再现生活真实感方面的不足,以及潜在的版权争议、监管风险等问题亦构成了实际挑战。创作者需在技术探索与合规创新之间找到平衡。AIGC技术的持续进步将为多元内容创作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但如何将技术特性与创意叙事深度融合,同时确保内容的合法合规,这既是行业面临的核心挑战,也是其寻求突破的关键机遇。

德塔文数据说明

1、德塔文剧集景气指数计算剧集的全网讨论度、网友互动量、媒体曝光率,网络口碑等要素,致力于反映最真实的剧集热度,是行业更先进的剧集热度指标;

2、角色贡献度:剧集中,各角色贡献的讨论热度对该剧总角色热度贡献占比。

3、榜单显示主出品公司和主播放平台,以及待播剧的网络舆情焦点。

4、数据覆盖首次上星的电视剧和首次播出的网剧。

5、数据源为公开信息的分析挖掘,如有任何潜在权益人对此主张相关权益,请及时与我司联系。

来源:德塔文影视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