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新声》能否带领音综走出「虚假繁荣」的困境?

天堂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5-26 08:08 3

摘要:节目不少、话题不断、热度不减、收视飙升,整个音综市场表面上看似热闹非凡,但是真正细品下来,实则缺乏深度和音乐价值,仿佛陷入了一种“虚假繁荣”的怪圈。很难不让人怀念十几年前《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那个真·神仙打架的年代。

最近两年音综节目一档接一档,领域越来越细分,形式越来越多样,对于一些爱看音综的观众来说,这几年确实是算得上“吃”得比较营养均衡。

节目不少、话题不断、热度不减、收视飙升,整个音综市场表面上看似热闹非凡,但是真正细品下来,实则缺乏深度和音乐价值,仿佛陷入了一种“虚假繁荣”的怪圈。很难不让人怀念十几年前《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那个真·神仙打架的年代。

而如今看上去打得热闹,可无论是对乐坛、对平台、对观众都是不痛不痒。

一方面听众处于过度被市场“填鸭式”投放状态,缺乏主动选择。大家看似听得更多更广了,实则却存在着大量创作低质、编曲重复的口水歌,真正具有音乐价值和艺术深度的作品相对匮乏。

另一方面节目也过度依赖娱乐元素,打着音综幌子实则靠整活救世。这种过度娱乐化的倾向,导致很多音综节目在形式上越来越接近真人秀,而“音乐”本身则被边缘化,失去了其作为音综节目的核心和灵魂。

斯文斗胆猜测,要是再这么下去比内娱先完蛋的,很可能是乐坛。(我也是操碎了心hhhh

音综顾名思义,重点应该在音乐本身、在演唱的音乐人本身,才是行业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今天斯文朋友圈被爱奇艺刚刚抬上来的《亚洲新声》刷屏,该说不说,确实是有点新东西,难怪能被网友期待这么久,大家早就在等着审判了。

最近几年音综节目同质化严重,音乐圈“回锅肉”现象泛滥,比前几年选秀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周深、胡夏、大张伟、汪苏泷、GAI、薛之谦、尚雯婕、张碧晨、毛不易、陈楚生、单依纯、黄子弘凡……熟脸扎堆,几位综艺常客来来回回排列组合,换个台、换个节目还是他们几个battle。

从人到歌,基本都是复制粘贴。

选人依赖明星效应,选曲迎合大众喜好,并且逐渐往下沉市场靠拢。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熟悉的艺人,翻唱着大家耳熟能详单一重复的网络金曲,斯文有时候是真的好奇,额~咱华语乐坛是真的没有新人、新歌了吗?

毕竟咱都是吃好东西过来的,回望千禧年前后的华语乐坛,一年能出多少经典歌曲,数都数不过来。而如今同一批歌曲来回翻唱,改个编曲换个key也能被粉丝变着花样吹捧音乐才华。

尽管节目名称和形式也在不断翻新,但核心逻辑依然是换汤不换药,模式雷同、缺乏创新。

内娱音综当下想要走出这一困局,急切需要一批新鲜血液的注入。

给麻木的听众一些唤醒和刺激,打破音综市场循规蹈矩的“回锅肉”模式,多维度革新,或许能成为打破僵局的关键。

而《亚洲新声》的恰好出现让斯文看到了希望,这节目从录制到定档再到播出,都备受整个行业和各个年龄层听众的期待,主要是它确实各方面都很“新”。甭管咋样,都得尝尝咸淡。

首先是“新”声代:各个热情洋溢、横冲直撞,真·00后整顿职场既视感扑面而来。

早些年的音综,年年新人辈出,斯文记得那会看节目,大家最常感慨的一句话就是“原来高手真的在民间”。我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没想到竟然在看《亚洲新声》的时候出现了。

节目里不仅有国内新人还有国外新人,全员00后实力唱将同台,一个比一个有种!

国内赛区这边的00后“抽象”唱作人周菲戈、嗓音自带混响的爱新觉罗·媚、掌控听众泪腺开关的潘虹、仿佛行走的人形CD机王泓昊、Z世代最拽酷摇滚唱作人杨润泽、以及最会唱国风歌曲的00后声音精灵可楼。

海外赛区的新声歌手们,虽然名字对我们来说比较陌生,但各个实力都不容小觑,光是前缀就把人听得one愣one愣。

来自泰国拥有超强出圈神曲的SOILBOY小巷男孩和自带超宽音域的Flower.far佛乐华、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铁肺天才少女Daneliya丹妮莉娅、来自马来西亚的神秘天籁歌者Amsyar Leee阿木沙、来自日本凭借《超时空要塞》主题曲爆火全亚洲的May’n中林芽依、来自蒙古手握专业歌唱比赛冠军的DALI大海。

真·人均音乐“悍匪”阵容,放眼望去,看着谁都不太好惹。

其次是“新”看点:《亚洲新声》作为亚洲首档跨国歌手文化交流节目,不仅新声歌手国际化,而且导师阵容也国际化,就连节目赛制也跟着一起国际化。

虽然新声召集人张靓颖来自中国内地,但她独特的海豚音早已享誉国际。

除了新声启航人Jessie J、新声召集人张靓颖、新声护航员尤长靖之外,节目还邀请了8位新声见证人:日本的工藤静香、越南的丹长、新加坡的蔡健雅、中国台湾的张信哲、苏有朋、林志颖,中国香港的古巨基、张智霖。

包括两位已经公开的新声守擂人凡希亚和李玖哲,也都是国际级歌手。

在赛制方面,国内国外的新声歌手你来我往、摩拳擦掌,面对面battle为争夺“亚洲歌王”的荣誉使出浑身解数,一整期节目看来,斯文着实有点子被惊艳到了。

率先代表国内出战的“小卷毛”周菲戈,开口就让队友觉得赢得很安心,高音清透仿佛穿透整片海洋,震动海浪。尤其他唱歌时周身散发着那股自信且张扬的气场,带着无畏的锋芒与蓬勃的朝气,是00后身上该有的那股冲劲儿没错了,炽热而耀眼。

最让斯文惊艳的是爱新觉罗·媚,这个妹妹声线太特别了,是听完还想再听一百遍的程度,对嗓音的掌控远远超越了她这个年龄的成熟和阅历,舞台气场和她的姓氏一样强大。明明是妹妹,但却给人一种姐里姐气的味道。

还有Daneliya丹妮莉娅,长着一张可可爱爱洋娃娃的脸,眉眼灵动,结果张口嗓音浑厚且富有磁性,斯文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股汹涌而来、气势磅礴又直击人心的力量感。太强了妹妹,真·给人唱得尸体暖暖的。

以及灵魂歌者Amsyar Leee阿木沙也给斯文的印象非常深刻,他纯净细腻婉转悠扬同时又极具穿透力的声音,仿佛将人卷入一场热烈又汹涌的爱情漩涡,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不仅好听,而且好看,再伴随着满屏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以及每一位新声歌手独树一帜的表演方式和音乐风格,首期节目审判下来斯文就一个感觉:太享受了。

整个人仿佛置身一场跨越国界的亚洲音乐文化之旅,来自亚洲各地的新声代音乐人齐聚一堂,他们带着各自独特的音乐背景、创作理念和文化视角,为节目注入了多元的音乐基因。

各种音乐风格在节目中相互交融、相互碰撞,形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亚洲音乐文化拼图。

阵容国际化、选曲多元化、制作专业化,节目集结海内外多地专业音乐制作人组成线上评审团。

阵容包括日本唱片大赏奖项获得者菊池一仁、泰国影视原声音乐创作人德萨克、十大原创金曲奖获得者邓智彰、林俊杰的制作人许环良、孙燕姿的制作人李伟菘、索尼音乐音乐总监陈美威等等……他们来自亚洲各地,各自擅长不同的音乐制作,有着各自喜好的多元曲风,在节目里实时参与投票录制,保证了节目音乐审美的多样性。

然后是“新”启航:游轮巡演+跨国竞演,在内娱音综赛道是绝对史无前例的挑战。

节目将舞台搬到游轮上,让音乐与变幻莫测的大海同频共振,甲板的颠簸、海风的呼啸,现场所有的不确定因素都成了舞台的保留惊喜,所有“意外”都成了无法复制的即兴魔法。

周菲戈在演唱《这样很好》时,天边的月亮、浩瀚的星空、海上的汽笛声都化成天然的伴奏;潘虹在演唱《无聊的》时,海风海浪海港都为这首歌的呈现,增添了别样的氛围。

也正是这样的“失控”感,反而让他们的舞台表演,迸发出最原始的生命张力。

三十二组多国新声歌手、三十天航程、五大赛区,他们从中国上海出发,途经日本冲绳、越南下龙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巴生,再回到中国香港,沿海上丝绸之路一路寻找具有震撼全世界能力的亚洲之声。

在各国殿堂级歌手全程见证下,诞生新一代的“亚洲歌王”。

《亚洲新声》这些后辈年轻力量的涌现令人期待,他们的创新与突破能否带领音综走出当下困局,能否重塑内娱音综“新”生态,斯文认为有待考量,随着节目的陆续播出我们会找到答案。

但斯文可以肯定的是,《亚洲新声》好比恋综里的“鲶鱼”嘉宾。

勇于打破音综市场的固有模式开启音综新纪元,让音综节目从过度娱乐化逐渐回归关注音乐本身,更注重音乐品质和音乐深度,提升观众的音乐审美,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整个行业的求生欲。对我们听众来说,肯定是好事一件。

音综的未来在于不破不立,节目把镜头对准更年轻、更有待发掘、更需要舞台机会的新声代歌手,一方面让节目更具看点,一方面也为乐坛注入了新鲜活力。

新声力量的出现,往往也会带来区别传统音乐人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在节目里我们不仅看到多国新声力量的同台对决,也看到了同时代新声歌手之间的惺惺相惜、友好交流,推动着音乐风格更多元的发展。

在斯文看来,当下沉浸在虚假繁荣怪圈里打转、沉沦在流量泡沫中狂欢的音综市场,唯有不断挖掘更多鲜活独特的新鲜面孔,输出更多直击灵魂、震撼人心的优质作品,才能让乐坛获得生生不息的良性驱动。

如今,一批热血澎湃、来势汹汹的新声代“音乐悍匪”,他们正以Z世代的无畏之姿集结于《亚洲新声》的舞台,驶向未来。

他们是否有足够的音乐才华和创作能力,用穿透时代的声浪打破桎梏,重划乐坛版图、颠覆行业秩序、强势占领拿到亚洲音乐未来十年的话语权归属,让更多人听到属于新声代的咆哮,斯文拭目以待。

从私心来讲,内娱苦好音综久矣。我期待《亚洲新声》能如一把利刃以破竹之势带领音综走出迷雾困境,为乐坛带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同时也期待才华横溢、怀揣梦想的新声代歌手,成为打破这场僵局的关键变量。

来源:漠上青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