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近期播出的《无限超越班》中,青年演员哈妮克孜素颜戴大框眼镜探班剧组,却遭制片人张书维当众否定:“这个形象不够美,无法让观众相信她是女主角。”随后,其在电视剧《北上》的角色也被替换。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哈妮克孜眼眶通红哽咽反问,而一旁的郝蕾更是犀利回怼:“不
在近期播出的《无限超越班》中,青年演员哈妮克孜素颜戴大框眼镜探班剧组,却遭制片人张书维当众否定:“这个形象不够美,无法让观众相信她是女主角。”随后,其在电视剧《北上》的角色也被替换。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哈妮克孜眼眶通红哽咽反问,而一旁的郝蕾更是犀利回怼:“不红就是原罪,当你没有流量加持时,连穿搭都会成为被否定的理由。”这番对话瞬间撕开了娱乐圈“颜值即正义”的遮羞布。
事实上,哈妮克孜的遭遇并非个例。在娱乐圈,“颜值审判”早已是不成文的规则。迪丽热巴早年因“长相太异域”被多部仙侠剧拒之门外;某古装剧甚至要求女演员必须有“破碎感双眼皮” ,“观众看的就是赏心悦目”成为堂而皇之的理由。更讽刺的是,行业内还存在明显的双标:顶流男星素颜戴眼镜会被赞“真实”,而小花同样造型却遭批“颜值塌方”。
对此,影视行业评论人李悦指出,流量经济下,资本倾向用外貌快速筛选“安全牌”,演技反而成了风险项。心理学教授王琳也表示,公众人物的外貌焦虑正在向普通职场传导。反观国际影坛,宋康昊、树木希林等非传统外貌的演员,却凭借实力成为行业标杆,这与内娱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
事件发酵后,#郝蕾说透娱乐圈真相#迅速登上微博热搜,网友们议论纷纷。有人力挺郝蕾,回忆她当年也因“不够漂亮”被质疑,却靠演技成就经典;也有人认为娱乐圈本就是眼球经济,对演员外貌有要求无可厚非;但更多人开始反思,这背后本质是对“流量话语权”的臣服。
作为资深演员,郝蕾用24年演艺生涯证明,演员的价值在于塑造角色的能力。她拒绝为上镜磨骨,坚持“脸要承载角色的灵魂”。如今,随着《宇宙探索编辑部》《漫长的季节》等作品的成功,市场也开始奖励“去颜值化”的真诚创作。或许正如郝蕾所说,当行业不再以“眼镜”“素颜”定义演员价值,中国影视才能真正诞生更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演员。
来源:完全化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