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高圆圆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我是一个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社交的人,也不需要社交,90%以上的社交对于我来说都是消耗。”
近日,高圆圆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我是一个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社交的人,也不需要社交,90%以上的社交对于我来说都是消耗。”
社交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人累的时候就想找人聊聊,有的人就正好相反,累的时候只想一个人独处呢?
作者-晨 编辑-晨
“就是只要回家,没有社交,我就能歇过来。比如说拍戏工作以外的社交,我几乎是没有的。也不是说没有朋友,但是我们就是线上社交,完全也不需要线下社交。就是你的精力有限,你不可能分配给那么多人,对于我来说是。”
从高圆圆对媒体所说的这些话可以看出,这位1979年10月5日出生的,北京大妞竟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内向型人格。
对于这类人而言,社交就是不折不扣的消耗自己能量的事情。
而对与之相反的外向型人格的人而言,独处反而更容易累,多一点社交自己才能补充能量。
所以也难怪高圆圆已经三年都没在大众出现过了,相比于与高圆圆同时期的其他女星,内向型的高圆圆,婚后出现在大众面前的几率少的可怜。
上一部作品,还是三年前,2022年播出的都市婚恋剧《完美伴侣》。
结婚以后的高圆圆,似乎已将生活的重心转移到了家庭生活。
虽然还有影视作品,但真的少的可怜。
1979年出生的高圆圆,现在已经45岁了,17岁就因为长相过于漂亮,而被广告公司发掘的她。
早年拍摄了大量的商业广告,并在18岁时就出演电影《爱情麻辣烫》而正式出道,进入了影视圈。
之后陆续出演了多部作品,而小有名气。
2003年对高圆圆的演艺事业而言是一个转折点,当年她与苏有朋、贾静雯出演的《倚天屠龙记》在台湾地区创下了收视率第一的记录。
在内地的最高收视率高达26%,随着这部剧的大火,高圆圆也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而高圆圆并没有像杨幂等明星那样趁着人气火爆就多演戏,多接剧本。
反而是将自己出镜的频率慢慢降了下来,可见高圆圆所言非虚,她的确不怎么爱社交,除非是工作必须需要的。
2012年,高圆圆与赵又廷在拍摄电影《搜索》时因戏生情,两年后与赵又廷北京登记结婚,在赵又廷的家乡,台北举行了婚礼。
此后的高圆圆,似乎更加宅了,甚至做不到每年一部影视剧。
并在19年顺利产下一女后,似乎过起了相夫教子的日子。
可显然,广大网友们并没有忘记她。
高圆圆清纯美丽的形象和优雅的气质,让大家念念不忘,以至于2020年已经升级成为母亲的高圆圆,依旧以高票数在某男性用户居多的网站,获得了女神大赛的冠军。
时隔三年的高圆圆,此次带着作品《绝密较量》,再次登上央视频道。
以一位成熟干练的谍中谍,女间谍的形象,讲述了国家安保人员的工作与生活。
也将外国间谍势力日益猖獗的问题,和他们各种骗人手段,摆到了我们平民百姓的眼前。
影片中,高圆圆用生命守护了国家安全,演绎了什么叫做忠诚,什么叫做爱国,也是获得了不少的好评。
可在影片中善于利用社交获取情报的赵亚苧,回到现实生活就变成了不愿意社交的高圆圆。
并且相当多的网友和高圆圆都是同一看法,社交似乎成为了生活的非必需品。
他们更喜欢独处,但这种独处并没能上升到“慎独”的高度,反而带着一些“自我放纵”的味道,与我们所说的“躺平”有许多共通之处。
这种逻辑的底层似乎带着一种“丧”的底色,不愿意高调的打扮,不愿意高调的出行,不愿意引人瞩目,甚至不想和人说话。
但不得不说“社交”是一种能被锻炼,也需要锻炼的能力。
当你要放弃这种能力时,很多时候父母或者伴侣就成为了这种压力的承担者。
日本就有不少长期脱离社会,不愿参与社交和就业,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宅人”。
这些宅人一方面推动了动漫、游戏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又因长期久坐,引发了各种健康问题,加重了家庭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尤其是在经济下行的时候,社交的意义变得格外重要,我们不得不承认,与需要我们挣得利益相伴的就是自我价值的证明,这种证明就需要我们社交。
而社交也与我们各种各样的情绪病相伴生,所以不得不说,可以讨厌社交,可以避免社交,但这些都需要适可而止。
太过于封闭自我,不社交,也许会引来更大的麻烦。
而高圆圆这样的明星社交的体量,也是与我们普通人完全不一样的。
他们可能一天就要接触成百上千的人,一天就要说没数的话,参与几场资本组的局。
这样高强度的社交,难免会引起不适。
所以我们普通人也不要明星说什么就觉得我们怎么怎么样,我们所处的境遇不一样,所说的同一个名词,可能真的不是一个意思,或者说不是一个适用范围。
年轻人还是要奋斗起来,当你站在峰顶的时候,才有资格说一句,我不爱爬山!
来源:修竹书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