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集时长给力,诚意满满;画面细节到位,末日科幻风的营造也很有氛围。整体剧情走向出乎意料,整个世界背后的运行逻辑更是发人深省。
在二次元的土壤里,
种下一颗“科影融合”的种子。
文 | 酸梅汤
排版编辑 | Joy
每集时长给力,诚意满满;画面细节到位,末日科幻风的营造也很有氛围。
整体剧情走向出乎意料,整个世界背后的运行逻辑更是发人深省。
2019年7月13日~2021年5月15日期间,讲述未来人类在末世废墟中艰难求生的末世题材作品——《灵笼》在B站上线,凭借飞扬的想象力、令人惊喜的制作质量和充满诚意的剧作,掀起网友们现象级的追番热潮。
截至目前,《灵笼》第一季在B站收获6.7亿的播放量,口碑分高达9.6,成为B站国创动画的一杆旗帜。
时隔五年,很多剧粉都开始调侃“上一季还在上中学,现在我都大学毕业了”的时候,《灵笼 第二季》千呼万唤始出来,定在2025年5月23日B站开更。
全新第二季的制作全线升级、人物世界观更宏大,除了继续展示第一季“灯塔”和“地面世界”的末世情境,更新增了仿如“世外桃源”的龙骨村;
作为科幻故事,诸多灵笼世界观中的新线索浮出水面,情节涉及学科包含生命科学、地质学、生物学、电子通信、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甚至中医药等前沿领域,呈现出一种“新中式科幻”的全新风格,让人耳目一新。
前几日,《灵笼 第二季》在多个城市举办了超前点映会,提前释出三集,向粉丝们展示了新一季的故事看点和成片品质。
其中有一场“科学家超前观影”专场活动特别引人注目:艺画开天《灵笼 第二季》主创团队邀请了相关科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观看内容,并在现场展开深度交流探讨。
这创造了国产动画番剧的历史。
△ 《灵笼 第二季》"科学家超前专场"观影活动
△ 艺画开天CEO、《灵笼》项目出品人、《灵笼》项目文学策划阮瑞(左二),艺画开天副总裁、灵笼项目总监制陈威(左三),导演董相博(左一),动画指导许瑞曦(右三) ,动捕指导丁诗莹(右二)悉数到场与科学家们交流
在活动现场,艺画开天CEO、《灵笼》项目出品人、《灵笼》项目文学策划阮瑞向科学家们表达,近几年国内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灵笼》团队在创作时也有了更大的积极性;
△ 艺画开天CEO、《灵笼》项目出品人、《灵笼》项目文学策划阮瑞
五年间,粉丝们一直不离不弃的等待是件非常幸运的事情,他保证后面一定不会让粉丝等太久,并笑称:
我得赶紧做,要不然就跟不上科学现实了。
01 从“末日废土”到“龙骨桃源”世界观全面升级
《灵笼 第一季》故事背景设定在末日后的废土世界,人类幸存者在名为“灯塔”的浮空堡垒中艰难求生。
第二季的故事重心则从灯塔转移到了地面,开启了新地图,解锁了新阵营——龙骨村。
△ 栖息之所——灯塔细节图
△ 栖息之所——龙骨村细节图
这里的村民刻苦自律,在地面世界以自己的方式修炼出末世“处世之道”,用自己的力量抵御生存威胁,与灯塔阵营形成了鲜明对比。
△ 龙骨村村民们用自己的力量抵御生存威胁
同时,龙骨村掌衡白月魁带领龙骨村阵营与查尔斯掌控的灯塔阵营正面硬刚,即将开启一场激烈的“马克争夺战”。
对比来看,阵营冲突是故事的最大亮点之一,灯塔阵营以基因优劣划分阶层,而龙骨村则更注重情感与潜能的开发,这种理念的碰撞让故事充满了张力。
人物的变化与成长亦然,马克在第二季中以“半人半兽”的形态出现,他的特殊能力成为抗衡玛娜生态的关键。
△ 《灵笼 第二季》角色设定 「马克」前猎荒者指挥官,如今的生态嵌合体
而4068从底层尘民到猎荒者指挥官的转变,也充满了人性的挣扎与复杂。
△ 第二季中因全新建模而“变帅了”的尘民4068
此外,第二季在制作上也进行了全新的尝试和探索,灯光渲染、色彩空间、动作捕捉等方面都做了非常大的升级;
例如白月魁驾驶机车从天而降的长镜头片段,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世界观方面,《灵笼 第二季》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
新地图和新阵营的解锁,不仅在地理空间上进行了拓展,还深入探讨了人类文明存续的本质。
例如,反派格雷与灯塔的关联浮出水面,揭示了灯塔的起源并非单纯的“人类庇护所”,而是权谋的产物。
超级人工智能ASH的设定也进一步丰富了世界观,以及,格雷与海岸联盟的勾结、释放孢子病毒的行径,揭示了科技失控的灾难性后果。
△ 《灵笼 第二季》角色设定「ASH」旧世界久川市的超人工智能
相关呈现里,涵盖了众多前沿学科元素:
如生物学中的生物基因与潜能激发、人类逆转衰老,动物学中的生物进化与生态平衡,深地探索中的玛娜生态、深空探索与地外文明,物理与电子通信中的龙骨村生存机制等等前沿理论,以及计算机科学,超级人工智能ASH的存在,引发了对人工智能伦理与人类未来关系的思考。
△ 《灵笼 第二季》「栖身之所龙骨村篇」PV画面
这不仅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探索空间,也使得整个世界观更加丰富和立体,让观众在欣赏精彩剧情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科幻的魅力和乐趣。
02 科学家专场:科学家与动画人双向奔赴
为了让《灵笼 第二季》在设定、情节和视觉上更严谨,细节更具考究感,艺画开天核心团队在“科学家超前专场”观影活动上,与科学家展开深度沟通:除了认真倾听反馈和建议,还虚心向老师们请教困惑;面对学者提出的修改建议,导演更是在现场就表示“现在改还来得及”,可以说是诚意满满。
而科学家看到主创的认真和用心,纷纷对其制作态度给予了鼓励和支持,达成了一场科学家与动漫人的双向奔赴。
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汪筱林老师说:
看了第二季前三集,感觉制作水准相当高超出预期;
未来希望能有更多科学家参与进来,比如古生物、地质领域的专家,和创作团队一起把这个世界构建得更真实、更有逻辑。
△ 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汪筱林
结构生物学与计算生物学家,科普作家,科幻作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叶盛直言,自己看过《灵笼 第一季》,当时看完就充了B站大会员,所以这次点映不能错过。在他看来,系列故事的大胆想象,对于科幻动画有明显的助力作用,同时对于部分已知科学的准确呈现,也有一定的真实感。
△ 结构生物学与计算生物学家,科普作家,科幻作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叶盛
平日里就与生物学成像仪器打交道的分子医学与生物医学成像专家皮帅玻与邱国华表示,剧中的各种仪器看着很带感,细胞分裂等微观结构的呈现也让他们觉得熟悉,并直接向主创发出了“如有需要,可以来我们实验室参观”的邀请。
△ 分子医学与生物医学成像学者发言
电子通信科学专家、《流浪地球2》科学顾问崔原豪博士指出,剧中通讯系统设定与现实6G基站技术的逻辑很像,包括多方向挂载天线、针对不同方向发射电磁波的设定,贴近通信工程的原理。
△ 电子通信科学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助理,《流浪地球2》科学顾问崔原豪博士
火箭专家、《独行月球》科学顾问李铎分享,他从第一季就开始追《灵笼》系列,当天又看了第二季,很期待后续更新。他还称赞主创团队在机械结构和动作设计上很下功夫,停顿、碰撞、烟尘效果都很逼真,跟真实的火箭发射场景有类似。如果《灵笼》后续还有涉及地外探索的情节,自己很乐意从航天工程的角度提供一些技术参考,让科幻更有“根”。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研究员,火箭专家,《独行月球》科学顾问李铎
人工智能专家,生数科技产品总监张旭东很期待剧中人工智能ASH后面的展现,同时分享,自己本身就是《灵笼》系列的粉丝,之前看过第一季之后,买过白月魁的手办。
△ 人工智能专家,生数科技产品总监张旭东
中国古动物馆荣誉馆长王原建议从古生物化石中汲取原创生物设计灵感,同时感受到主创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并欢迎他们去古动物馆多多交流,希望未来科学家和艺术家能多多合作出优秀的影视作品。
△ 中国古动物馆荣誉馆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原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与影视融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林育智从科学与影视双向奔赴的方向讲到,影视作品的世界观构架足够真实,它的故事和情感才会打动人,观众才会产生更强烈的情感共鸣,希望两边的碰撞会产生更多优秀的故事作品。
△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与影视融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林育智
在座的科学家们非常认可《灵笼》团队对科学的尊重态度,主创创作时在科学调研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对很多细节悉心雕琢,在动画业内树立起科学性与艺术创作平衡的标杆。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科学家本身就是《灵笼》系列的粉丝,这也让大家看到了科学家的另一面。
这种科学与二次元的双向奔赴,必然会助力提升科幻类动画番剧的幻想气质和内容品质。
如果说“匠心”是《灵笼》系列收获众多粉丝支持的根基,那么在第二季中主创们对科学性的注重和坚持让整个故事更具气质。
龙骨村环境与文化的设计,不仅是对中式科幻精神的独特诠释,更是对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创新呈现。
第一集龙骨村的设定就把我看傻了:
农田和机械并存,太空电梯横空出世,还有什么折叠复合栽培农业系统。
种地,拜土地,用《齐民要术》对抗噬极兽。
那个稻田种得这么自信,这么自豪,你就说中国人到底有多爱种地?中式科幻精神一绝!
△ “世外桃源”龙骨村地理位置
村内的电磁屏蔽结构、村中孩童们口口相传的科学童谣、白月魁对“觉行者”原理的阐述……都把对现代科技的呈现与情节紧密结合,拓展了动画在科普领域的潜力。
前两集做的铺垫不错,让我们更加了解地面聚落的状况;
通过日常生活的描绘,可以看出来灯塔下的生活不仅多姿多彩、人们还可以有爱有感情,还有对抗噬极兽的超凡能力,对应白老板说的“情感会帮助人类走向跃迁。
△ 全科学堂:龙骨村里孩子们的快乐宝地
△ 白月魁在餐厅给马克传授激发潜能的奥秘
相关动画表达,均与“科影融合”的趋势相得益彰。
这亦表明,影视创作与科学家的连接已经来到了“动画番剧”层面:
动画人以真诚的态度寻求创作中的科学性,而科学家们也对创作充满热情,争先恐后地给予帮助。
这无疑是中国影视领域的一大探索方向,也是对观众粉丝们更负责的创作态度。
《灵笼 第二季》“科学家超前观影专场”,就像是在二次元的土壤中播下了一颗“科影融合”种子;
期待这颗种子茁壮成长,最终帮助国创动画长成能够影响世界的中国原创IP。
来源:极客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