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综艺《种地吧》里的十个勤天组合又火了——不过这次不是因为种地种出了新花样,而是因为一位主播一句“十个勤天是爱豆”的调侃,直接把节目组和粉丝都整不会了!这场“爱豆道歉风波”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来扒一扒这场荒诞又离谱的乌龙事件。
最近,综艺《种地吧》里的十个勤天组合又火了——不过这次不是因为种地种出了新花样,而是因为一位主播一句“十个勤天是爱豆”的调侃,直接把节目组和粉丝都整不会了!这场“爱豆道歉风波”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来扒一扒这场荒诞又离谱的乌龙事件。
事件回顾:主播一句话,十个勤天集体鞠躬?
某著名主播,在一次直播中突然抛出“十个勤天其实是爱豆”的论断。本以为是句玩笑话,没想到瞬间引爆网络,十个勤天的粉丝们直接炸锅:“十个勤天是种地的,不是唱跳的!”“你这是在否定我们兄弟的努力!”更夸张的是,有粉丝连夜翻出十个勤天在节目中弯腰插秧、扛锄头的画面,配上“爱豆?不如叫‘农夫’”的弹幕,场面一度十分魔幻。
面对舆论发酵,主播连夜发视频道歉,甚至模仿《种地吧》里王一珩带队道歉的经典桥段,单膝跪地喊话:“十个勤天是农夫,不是爱豆,我错了!”还配上了“抽屉文学”式操作——一边道歉一边偷塞话术:“其实你们也挺适合唱跳的,毕竟干饭速度比爱豆还快,抢麦姿势也够飒。”
争议焦点:爱豆=种地?这届网友瞧不起爱豆这个词了吗!
这场风波之所以火出圈,除了主播“嘴欠”,更离不开十个勤天本身的“反差萌”。这群年轻人白天扛着锄头种地,晚上在直播间试吃沙棘火锅粉条,硬是把“种田”玩成了“种田文主角”。而当有人试图用“爱豆”标签定义他们时,反而戳中了观众的笑点——谁说爱豆只能跳舞唱歌?十个勤天用锄头在地里种出的“农业偶像”,不比荧光灯下的表演更真实?
网友们的脑洞更是开到飞起:
“十个勤天的爱豆属性是:干饭速度比偶像剧更新快,种地技能比选秀舞台还炸裂。”“建议十个勤天开演唱会:第一首歌《锄禾日当午》,第二首歌《丰收的喜悦》,返场加一首《我的地盘我做主》。”“这波道歉太抽象了,建议下次直播穿个草帽,边道歉边唱《春天在哪里》。”个人观点:爱豆的定义,不该被标签绑架
作为吃瓜群众,这场闹剧让我忍不住思考:“爱豆”这个词,到底该用什么标准去定义?
在传统观念里,爱豆(IDOL)必须能唱会跳,形象完美,甚至要靠数据和流量堆砌“顶流”。但十个勤天的存在,却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他们没有精致的妆容,也没有华丽的舞台,却用真实的劳动和接地气的互动,赢得了数亿观众的喜爱。这种“反偶像”的偶像,反而更让人觉得可爱。
其实,爱豆的本质是“被爱的对象”,而“被爱”的理由可以千奇百怪——有人因为舞台魅力成为爱豆,有人因为种地技术成为爱豆,有人甚至因为“干饭速度天花板”成为爱豆。重要的是,粉丝喜欢的是真实的他们,而不是被贴上的标签。
至于主播的“道歉”,与其说是认错,不如说是一次“抽象文学”的表演。毕竟在综艺《种地吧》里,十个勤天就靠“荒诞行为”圈粉无数——谁能想到,一群种地的小伙子,能用一句“天天开心”的愿望,演出让观众笑中带泪的道歉仪式?如今主播的“抽象道歉”直接照搬剧本,反而成了对原作的致敬。
这场风波最终以“草帽道歉”告一段落,但十个勤天的故事远没结束。从成立农业公司到打造“518爱侬日”助农IP,这群年轻人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偶像,不一定靠流量活着,而是靠真诚和热爱发光。
至于“爱豆”和“农夫”的争论?或许正如网友所说:“十个勤天不需要标签,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最鲜活的剧本。”你怎么看呢?
来源:彤宝有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