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51岁的曹颖在综艺节目《乘风2025》中轻抚胸口的手术疤痕,首次公开了自己与胃癌抗争的经历。作为曾经的央视主持人、演员,如今的“带货女王”,她的故事不仅是娱乐圈的热点,更成为一场关于生命、母爱与职业选择的全民讨论。
2025年5月,51岁的曹颖在综艺节目《乘风2025》中轻抚胸口的手术疤痕,首次公开了自己与胃癌抗争的经历。作为曾经的央视主持人、演员,如今的“带货女王”,她的故事不仅是娱乐圈的热点,更成为一场关于生命、母爱与职业选择的全民讨论。
曹颖的人生轨迹充满戏剧性:19岁从化妆师意外踏入演艺圈,凭借天赋成为央视主持人,连续三年登上春晚舞台,却在巅峰期选择离开央视转战影视圈,主演《乌龙闯情关》等经典作品。2011年生育儿子后,她淡出荧幕,却在2020年以“拼命三娘”姿态杀入直播行业,两年创下5亿销售额,单场直播14小时带货4800万。然而,光鲜背后是代价——长期熬夜、饮食紊乱让她中断胃镜复查两年,最终在2023年确诊早期胃癌,切除了三分之一胃部。
术后仅8天,曹颖挂着引流管重返直播间,脸色苍白却坚持试吃20多种零食,甚至因化疗声带受损仍完成高难度唱跳表演。这一举动引发两极争议:支持者赞其“为母则刚”,用拼命工作填补对儿子未来的焦虑;反对者痛批“透支生命”,专家更警告术后静养是铁律,过早复工可能导致感染甚至癌症复发。面对质疑,她坦言:“工作是我的止痛药。”镜头前云淡风轻的她,唯一落泪时刻是听到14岁儿子的录音:“妈妈,你只要不死就好。”
曹颖的“拼命”根源在于母亲身份。确诊时她最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谁能像我一样爱他?”儿子王梓涵的懂事成为她抗癌的动力:用压岁钱买止痛药、学做饭照顾术后母亲。丈夫王斑(国家大剧院副院长)的支持亦是她后盾,但曹颖始终难以放下“给孩子更好未来”的执念,即便家庭经济无忧,仍选择以事业填补安全感。这种矛盾恰是无数职场母亲的缩影——在“给孩子最好的”与“先活到孩子长大”间挣扎,最终往往以健康为赌注。
曹颖的经历远超明星八卦范畴,它撕开了现代社会的高压生存图景:直播行业的内卷、中年女性的多重角色困境、健康管理的集体漠视。医学数据显示,早期胃癌五年生存率超90%,但多数人因忽视胃胀、黑便等信号延误治疗。她的故事让“40岁后定期胃镜”登上热搜,更警示公众:事业可重启,生命无重来。正如网友所言:“孩子要的不是钱,是妈妈陪他长大。”
来源:娱乐繁星眼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