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方圆十里之内,只要听说哪里放电影了,除非家人极力阻止,我都会兴高采烈,呼朋引伴,像过节似地前去一睹为快。很多时候,之所以去看,并非是电影有多好看,而纯粹只是为了凑个热闹而已。因为各个地方在同个时间所放映的影片,大同小异,有时一个影片,会足足看个四五遍,五六遍,
小时候,乡村的文化生活异常单调贫乏,看露天电影,真可谓是既热闹,又有趣,我总是乐此不疲。
方圆十里之内,只要听说哪里放电影了,除非家人极力阻止,我都会兴高采烈,呼朋引伴,像过节似地前去一睹为快。很多时候,之所以去看,并非是电影有多好看,而纯粹只是为了凑个热闹而已。因为各个地方在同个时间所放映的影片,大同小异,有时一个影片,会足足看个四五遍,五六遍,会看得都快吐了。
有时,大风刮来,一张悬空的四方小屏幕,会“哗啦啦”地随风猎猎飘荡起来,影片中的图像完全变形,甚至什么都看不到了,可屏幕前的现众往往依然热情高涨,看得津津有味。
有时,影片看到一半,天公不作美,降下雨来。雨不大,电影一般会继续放映下去。雨太大的话,就不得不停止放映了。电影注定半途而废,弄不好还要被淋成个落汤鸡,看露天电影的人甭提有多懊恼失望了。但人算不如天算,又有什么法子可想呢?
颇让人感到尴尬,啼笑皆非的是,有时一群人兴致勃勃,有说有笑,风尘仆仆地赶去看电影。不料先去的人已回转来,声称没电影放的,是有人在造谣。于是,大家只好悻悻然地半路折回家去,笑称看了一场白跑故事片。
记得在一个隆冬的夜晚,在我村子里放《红楼梦》。这种唱腔拖拉,节奏缓慢得像老牛拉破车的古装戏剧片,对我们这些小孩子来说,不啻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却正合爷爷奶奶的口味。我手脚被冻得冰凉麻木,昏昏欲睡,喋喋不休地抱怨电影太难看。母亲叫我先回家睡觉去。我才不呢,一个人孤仃仃的,多难受呐。
当年放《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那会儿,只要听说放,我就要跑去看,越看越爱看,越看越有味。前前后后,我估计总共看过不下十回,回回看得入迷,流连忘返。
在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在邻村看完《刘三姐》后,大家成群结队,意犹未尽地乘月归来,七嘴八舌地谈论着美貌泼辣,能歌善唱的刘三姐。
突然,有个男人不无感慨地朗声说,一辈子能娶上这么个女人过日子,那才真叫一个美呢!
依我看呐,不仅不美,反而烦恼多多。一人接口说。
瞎说,这有什么烦恼不烦恼的?先头的男人反驳说。
这样的女人,你喜欢,别人不喜欢吗?没有一点真本事,哪里留得住这样的女人呢?这人毫不示弱地调侃道。
众人听了,都“哈哈”“咯咯”地大笑起来。
自从电视普及之后,露天电影便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头脑中一个不可磨灭的回忆。
对于我来说,看露天电影,并不仅仅只是看电影,而更像是去参加一个热闹非凡的派对。
来源:恪守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