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起因是综艺《无线超越班》里,制片人张书维对女明星哈妮克孜说了一段话。
今天,有个视频片段上了热搜。
还蛮讽刺的。
起因是综艺《无线超越班》里,制片人张书维对女明星哈妮克孜说了一段话。
解释当初电视剧《北上》,为什么没选她做女二:
“你知道为什么当时我们考虑过你,没用你吗?我当时看到你第一眼,我好失望。”
“你戴了一副黑框眼镜,因为和我看到镜头里的哈妮克孜完全不一样。”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后来在考虑这个角色的时候,我觉得你不够好看。所以最后没有用你。
哈妮克孜应该是第一次知道这事。
她表情意外又苦涩,说自己没想到,原来探班也会成为一种面试。
我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事。
怪不得我至今没当上一线女星,因为我出门喜欢戴黑框眼镜,估计也被人偷偷探班的时候刷下来过。(开玩笑)
言归正传——
视频里,旁边的郝蕾明显被这番话干无语了。
她深吸一口气,等待技能CD。
接着放了个大招:
“我自己发明了一句话,很落地,很‘恶俗’,但是很好用。对于演员叫【不红就是原罪,红了什么都对。”
然后她安慰哈妮克孜。
“你就听听就好了,不用哭,明白吗?”
镜头转向哈妮克孜,此时的她已经眼泪汪汪。
人就是这样,受了委屈,没人帮忙说话,你还能挺一挺;一旦有人站你那边,能立马哭成筛子。
怎么讲,在当下这个流量为王/只看结果的时代,郝蕾这句话,我还蛮有感触的。
就一个稀烂的内娱。
多少古装剧、仙侠剧女主,不好看还要硬抠倾城倾国人设的,就因为人家有粉丝、有流量。
到了哈妮克孜这,就因为戴个眼镜,就失去了宝贵的上戏机会?
这么漂亮还要多漂亮?纯纯cpu。
要真因为这种原因内耗,才真的是毁了自己前途。
所以我大概有点明白了,内娱女明星为什么普遍有容貌焦虑,动不动把自己整成寿星公和充气娃娃。
看现在的影视作品里,个个女主女配,要么有流量,要么年轻美丽。
像是里面角色超过20岁就死了似的,所以显幼态是首要目标。
每天被打压,你不够好看就会失去工作机会,能不焦虑吗?
不红就是原罪,红了什么都对。郝蕾这句话为什么能上热搜?
因为替换成任何主语,在任何行业领域都能奏效。
-穷就是原罪,有钱什么都对;
-失败就是原罪,成功了什么都对;
-没流量就是原罪,有数据什么都对。
多少成功学大师滔滔不绝兜售自己的成功经验。
但他们的成功可以复制吗?
能的话就没那么多人创业失败了。
其实,可能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啥成功,
只是在既有经验里一顿乱蹭——有时候成功本身,就是一种玄学。
连我也一样,经常写文章把自己感动到痛哭流涕,直觉今天这篇一定会爆!
一顿操作猛如虎,发完一看阅读二百五。
反而草草一小时写出来,根本没正眼看的内容,归来却成了顶流。
最后。
其实我很讨厌,现如今这种万事以结果为导向的普遍风气。
浮躁,肤浅。弱肉强食,毫无温情。
成功了,你说什么都对。
没成功,你的声音根本没人听。
为什么内娱看重颜值、流量胜过演技?因为资本想快速变现。
但是拍戏,演技难道不该是首先被考量的吗?
尤其不光在娱乐圈,很多行业都如此。
有深度的内容没人点开,uc震惊体趋之若鹜。
老戏骨饿死都没人请,瞪眼睛面瘫的流量明星,一天片酬208w。
网红餐饮又贵又难吃?好评刷起来。
骗一段时间游客,换个名字东山再起。
所有人想的都是圈一波快钱,不关心后续会给市场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最终劣币驱逐良币,摧毁的是整个行业。
作为一个曾经拿到过小小结果的人,我不想教你成功以后,如何不去内耗。
因为世俗的成功,一定会带给你远远超越你本身的自信。
反而需要控制自己的,是尽量不过于膨胀,把风口当能力。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哪怕你一直在跌倒,也不需要太把别人的批评放在心里。
真的,成功是一种玄学,天时地利风口运气,缺一不可。
最后给大家一个诀窍:
想成功,就做一株向上生长的树。
只靠近让自己开心/进步的人和事,远离内耗,
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树干上,而不是周围那些沙沙作响的叶子。
找好目标,每天都离天空近一些,再近一些。
然后,永远不要下牌桌。
来源:摇铃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