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黑皮男主+三位美少女,搭配典型的日式校园制服和立绘风格,乍一看以为是新番或乙女手游,但仔细一看标题:《中国黑龙传说》。再一看设定,主角竟然是——中专生?
最近微博上有张图火了。
一个黑皮男主+三位美少女,搭配典型的日式校园制服和立绘风格,乍一看以为是新番或乙女手游,但仔细一看标题:《中国黑龙传说》。再一看设定,主角竟然是——中专生?
不少网友感叹:“这么多年终于有中专题材的游戏了!”
但也有好奇的声音问:为什么不是高中?为什么是中专?
只能说,这真的就是国情不同了。
在日本:高中是搞社团、谈恋爱、拯救世界的最佳年龄段
在二次元作品里,日本高中几乎是“万能舞台”。
不管你是热血战斗番、校园恋爱番,还是异世界转生番,角色设定90%都是高中生。
比如:
《凉宫春日的忧郁》:SOS团拯救世界,成立于高一教室。
《Love Live!》:一群高中女生为了拯救学校组成偶像团。
《命运石之门》:男主是大学边缘人,但核心成员基本还在高中。
《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高中生社团谈人生哲学。
在日本,“高中生”是一种理想化的社会身份。他们有一定自由、少许责任,但没有现实的压迫。正适合幻想、冒险和各种剧情展开。
在中国:高中是人生最不能“出戏”的三年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高中三个字等于:卷生卷死的高考战场。
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点放学、每周做三套卷子,连恋爱都是“早恋”,更别提什么社团、课外活动了。
所以你就很少能在国产作品中看到“正经的高中日常番”。这不是我们不想写,而是真的太“出戏”。
你让一个中国高中生边备战高考,边组建偶像团体拯救学校,观众可能会留言:“你是在说笑?”
那为什么“中专”成了解法?
这就妙了。中专=介于现实与幻想之间的灰色地带。
首先,中专不承担高考的主力责任,相对“自由”;其次,大家对中专的印象相对模糊,创作空间反而更大。
所以你会发现,这种带点二次元味道的校园作品,如果硬要套一个“中国设定”,中专是最安全的选择:
不需要像高中那样讲“教育部规定”;又不像大学那样“已经成年了,代入感差”。
说白了,中专成了“中国特色的日式幻想缓冲区”。
网友怎么看?
有网友表示:“中专这个设定真的神来之笔,现实中很少被关注,结果在二次元里变成新圣地。”
还有人开玩笑:“你要是设定在中国高中,女主光是手机就得上交到期末。”
也有人说:“终于不用再看写作‘高三’,实际每天约会的国产恋爱游戏了。”
当日本高中生在操场上搞社团、组偶像、打怪兽、谈哲学时,中国高中生在做什么?在啃《五三》,刷《天利38套》,熬夜刷网课。
“中专”设定并不是妥协,而是国产校园幻想的突破口。
它既保留了“青春校园”的幻想空间,又避开了现实教育体系的束缚,是创作者们在体制边缘找到的一条缝隙。
所以啊,《中国黑龙传说》虽然看着像“Galgame版《龙王归来》,但它的设定是非常聪明的。
因为再浪漫的幻想,也得找个在中国能成立的“入口”。
来源:萌娘ACG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