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童年是危险的,“妈妈给我了两条命”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25 20:03 2

摘要:1954年,宝岛台湾屏东小学老师杨思庄,即李安的妈妈,身怀六甲,已有七个月了。她挺着大肚下楼,一不留神,摔在楼梯上。恰逢午休时间,楼道空无一人。李妈妈急着要去给学生上课。她就地坐了一会儿后,缓缓起身,竟然自己慢慢走到学校。

本文作者:湖北蔡

童年是危险的,大导演李安也不例外。

如果让李安用一首歌回忆童年,那歌词里会有:像父亲的责骂,母亲的哭泣,永远难忘记!

1954年,宝岛台湾屏东小学老师杨思庄,即李安的妈妈,身怀六甲,已有七个月了。她挺着大肚下楼,一不留神,摔在楼梯上。恰逢午休时间,楼道空无一人。李妈妈急着要去给学生上课。她就地坐了一会儿后,缓缓起身,竟然自己慢慢走到学校。

晚上回家,李妈才把摔倒的事情告诉丈夫李升。这可把丈夫吓坏了,二话不说,赶紧赶去医院检查,结论是,大人伤得不轻,但孩子没事。杨思庄惊叹孩子皮实。李升则担忧,该不会是脑袋不灵光,感受不到痛吧!

左右担忧,想来是为人父母在子女成长必有的心理。

3月后,于1954年10月23日,李家请了医生到家里接生。孩子顺利生下来了。医生告诉李妈,脐带绕颈有两三圈,这孩子也是命大。

天秤座的魔童李安出生了,在宝岛台湾屏东的潮州镇。之所以取名安,据说是为了记住家族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他的祖籍,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二是他父亲李升来台,搭乘“永安”号。

不过,少年李安总让家人不安。

“读幼稚园时,我与爸妈去划船,不小心栽进水里,妈妈当时想都没想就跳下去,一把抱住我,幸好水只淹到我妈眼角下。”

李安每每回忆都觉得好险,他说,“妈妈给我了两条命”。

为什么不是父亲去救他?可能是妈妈更近,可能妈妈的直觉更迅捷。从后来回忆来看,李妈妈对他的影响更大。包括他对电影的爱好,也是经妈妈启蒙,进而培养出来的。

可是,男孩子总该有男孩子的样子。

家里有四个孩子,他是最顽皮的一个。父亲的眼里,李安从来都不闲着,不是出去乱跑,就是在家里乱钻,身上经常受伤,青一块紫一块的。

李安淘气,身体不好,自幼多病,如有两周时间没去求医。连医生都和他们打趣,怎么没来缴菜钱。

那个年代,有一种营养品叫“胖维他”,李安吃了不少,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父亲曾戏谑地说:“胖维他都让你给吃得变成瘦维他了。”

病倒了,他也玩心不改。

总算要去念书了吧。

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日,李安随大人去朋友家。当大人们说话正欢,突然听到李安一声惨叫,大人们冲出来看,狗死死地咬住了李安的头部。父母被吓得魂飞魄散,将狗打走,而李安的眉骨处和脸颊,已经被狗尖利的牙齿刺穿,血流满面。

主人家过意不去,将狗打死。

当时流行狂犬病,父母生怕他被传染。将狗头拿去化验,化验要等21天才出结果,一家人提心吊胆过了三周。

李安听说狗死了,便跑到埋狗的地方竖起了一根棍子,主人问为什么,李安说:“我来把棍子还给它!”

那天,李安见狗屁股下有根棍子,想去拿。他没想到,狗可能受到惊吓,扑了上来,张口就咬。上牙咬住他的眉骨,留下一块疤,下牙深陷在他的脸颊,后来成了酒窝。

大导演童年的上半截时光是呆在台湾花莲,他和家人在那里住了八年。

除了生病之外,那些日子或是李安儿时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年幼的李安,最喜欢的两件事:啃甘蔗与看电影。如果有比这两个还快乐的事情,那就一定是,边看电影,边啃甘蔗。

和妈妈去看电影,是他最高兴的事。王家卫也有同样的经历。所以说,要培养未来的大导演,就多带孩子去看电影。

李妈带他去看李翰祥的《梁祝》,9岁的李安哭得稀里哗啦。或许在某一个时刻,电影梦已经埋进他的心田。

而父亲对哭鼻子的李安很失望,第一次对李安说出“要像个男人一样!”

年少的李安,那时还估不到,这句说话竟是他从老父亲那听到最多的责骂。当一名老师,做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或许是他对长子李安的执念。即使,当李安当导演享誉世界的时候,父亲还给他规划,等到五十岁后,再执教鞭。

最令李安怀念的是花莲师范附小的三年。该校采用美式启发教育,小朋友按组落座,与填鸭式教学不同,教学以发问、讨论为主。这种学习方式,李安很喜欢。

用李安自己的话来说,在花莲接受的是美式自由开放的实验教育,他像一匹野马,可以随意奔驰。而家里是典型的老式儒家文化,一回到堂屋,李安必须驯服自己的心猿意马,抚平所有纵横交错的念头和举动。

中西方迥异的思维方式,激烈地冲突着,他小小的内心,一定掀起过一阵又一阵狂风暴雨。这似乎为他日后试图用电影解构中西方文化,提供了最初的思想启蒙。

顺带说一嘴,那段日子,他最要好的大哥哥是任文祥——任贤齐的爸爸。

李安10岁时,父亲事业到了转折点,调职台南二中。与此同时,李安也迎来了童年生活的转折点。举家迁至台南后,李安转学到公园国小。

转学第二天,李安就挨打了,生平头一次挨了老师的打。下午五点多,放学时间,也是老师算总账的时间。考试成绩不佳的同学全体出列,在教室旁跪成一排,依次挨耳光,这些可怜的孩子被老师掌掴后,还要鞠躬,可怜巴巴地向老师致敬,谢谢老师!

这一巴掌下去,李安的眼泪簌簌地往下掉,直觉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而在花莲师范附小,老师几乎连重话都没对他说过。

混到小学六年级,李安过着科科都挨藤条的日子,妈妈常常暗自饮泣。李安的学科中,最糟糕的是数学,简直是灾难。在李安30多岁时,仍对数学有深深的恐惧感,在半夜做噩梦,为解不出数学题而吓醒。

多年后,当李安再次回忆童年时,他冷静地解剖儿童教育,颇为中肯:老师觉得打你,就是爱你。其实,打骂小孩是最不需要花脑筋的,因为你不需要观察他成长中的细微变化,设想出有益的辅导对策。其实,抚育小孩与其它人生事务一样,是很困难、很复杂的一件事,拿某种模式去套,用的都是最不费心思的方式。

李父后去做了花莲师专的校长,李安也在那间学校上学。“父亲的公文包装着学生名单,而自己的书包里塞满不及格的考卷。”

他回忆的词语,闪烁着羞愧和灰色幽默,像个调皮大男孩的说话。

当李安在学校走廊与父亲相遇时,他低头绕道而行。对他来说,校长公子的身份像一件不合身的西装,裹着他蜷缩的脊梁。

第一次高考失利,与录取分数线相差六分,这六分像一道伤口,一边是自己和家人的期待,一边是现实的溃败。

隔年,李安参加第二次高考,又一次发挥失利。尤其是数学,有说,李安数学考了67分,在李安接受采访视频截图,应是0.67分。当时,台湾数学计分很变态。做错了,还要倒扣分。这对于数学不好的李安来说,又是灾难。

考试后,李安一度玩失踪。后来准备专科考试,李安考进了台湾艺专影剧科。

/

这张照片里。小李安的个头刚到父亲肩头,一身短衣热裤挨着父亲李升。父亲形容略胖,笑容可掬,西装笔挺,领带胸花,一幅成功人士的样子。一手搂住小李安的胳膊。这个中年男人显然对长子李安寄予太多期望。

我是无法归类,我一生都是局外人。

——李安

来源:邑人电影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