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普通观众作为俗人,其实也不太懂为啥做女演员就要为艺术献身,反而觉得这类戏应该更适合躲起来一个人欣赏。这好像对票房不利呀。但是懂行的却说这是噱头,看点,能让票房大卖。
超越无线班里,李沐宸被问到有男友了后还能接受亲密戏么。李沐宸回答:“会考虑另一半的感受,可能不会。”
听闻这句话,郝蕾一下子炸了:“勇敢地不要他!他不能选择性地爱你的一部分。”
这句话不用多讲,就知道郝蕾还对当年邓超因为她接拍大尺度动作戏而跟她分手不能释怀。
我们普通观众作为俗人,其实也不太懂为啥做女演员就要为艺术献身,反而觉得这类戏应该更适合躲起来一个人欣赏。这好像对票房不利呀。但是懂行的却说这是噱头,看点,能让票房大卖。
有一说一,其实国内的演艺圈好像有这么一个隐形的鄙视链,就是演过大尺度戏的女演员不怎么招业内人士的待见,资源会减少。
在这里面典型的代表就是郝蕾跟汤唯。
先说汤唯吧,演了色戒后被内娱封杀,尽管有冯小刚等导演为她发声,指责性别待遇不公。但是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如果这样演戏成为捷径,那么会有更多女孩效仿,会带坏演艺圈的风气,而梁朝伟本身就是影帝,名气已是顶级,不需要借此炒作。
至此,汤唯有了10年的空窗期,好在李安跟梁朝伟没有放弃她,想尽办法让她加入了香港籍,并去国外进修。再回来后李安牵线搭桥,补偿性的给了她一个主角,出演《月满轩尼诗》,搭档是张学友,不过这部影片票房扑得死死的。
后来还接拍了《晚秋》,搭档玄彬,也没有多大水花。
之后作品更加稀少,直到与吴秀波出演了《北京爱上西雅图》系列才稍稍翻红,可惜吴叔不努力,直接连累汤唯。
这样又过了三年,才有了个电视剧《大明风华》,这个作品数目,基本上等于演艺圈边缘了。
再看郝蕾,一部《颐和园》,直接成了她跟邓超分手的导火线。但是,更不幸的是,这部作品上映就扑到姥姥家了。留给观众的只是一个八卦的传闻。
郝蕾从那之后,基本没什么好资源了。09年终于出演了一部《白银帝国》票房惨淡。12年,过意不去的娄烨给了她一个角色,出演《浮城谜事》。再后来苦等五年,演了一部《情满四合院》,至此除了上综艺再无其他作品上架。
除了他俩,最年轻的金像奖影后春夏,出演《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莫小棋,《下海》的齐溪等,当时拍摄尺度惊人的女演员后面都再无戏可拍。
有例外吗?当然有。
比如范冰冰,《苹果》后没啥影响,当然人家容颜倾城,又有后台资源,别人根本没法比。
虽然吧,为艺术献身确实是很高尚的事,这尤其在欧美非常常见。可是欧美毕竟开放,国内还是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大。业内人士投资也会考虑风险,自然而然,她们就没什么好资源了。
不信,你看郝蕾和孙俪,两人到手的剧本和奖项,就知道影响有多大了。
来源:我就是小苹果88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