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从长剧转型短剧的典型案例,李沐宸曾在《司藤》中饰演反派 “沈银灯”、《梦华录》中塑造 “葛招娣” 等经典角色,后者更让她入围国际电视节新人奖。但 2023 年起,她将重心转向短剧赛道,主演的《齐妙请微笑》《影后的复仇》等作品均成爆款。谈及为何暂别长剧,她坦
近日,凭借短剧《执笔》《招惹》等作品被称为 “短剧弯道超车代表” 的演员李沐宸,在综艺中公开谈及长剧市场现状,引发行业对演员生存生态的讨论。
作为从长剧转型短剧的典型案例,李沐宸曾在《司藤》中饰演反派 “沈银灯”、《梦华录》中塑造 “葛招娣” 等经典角色,后者更让她入围国际电视节新人奖。但 2023 年起,她将重心转向短剧赛道,主演的《齐妙请微笑》《影后的复仇》等作品均成爆款。谈及为何暂别长剧,她坦言:“近一年收到的长剧本子,要么角色和我的戏路不匹配,比如总让我演‘傻白甜’,要么片酬低到离谱,甚至比同等级中剧低 30%-50%。”
面对嘉宾对 “过于关注价格” 的质疑,她进一步解释:“如果一个长剧角色和中剧角色同样有发挥空间,但片酬差距悬殊,作为演员肯定会选性价比更高的。比如我在短剧《执笔》中饰演的‘双面女杀手’,人物层次丰富,单集片酬是同类长剧角色的 2 倍,为什么不选?” 数据显示,2024 年短剧市场规模已突破 200 亿,头部演员单集片酬可达 5-10 万,而部分长剧因成本压缩,二线演员单集片酬仅 1-3 万。
事实上,李沐宸的选择折射出行业趋势:随着 Z 世代观剧习惯改变,短剧以 “高密度剧情”“强角色反差” 吸引资本涌入,不少演员通过短剧实现曝光与收入双增长。但她也强调:“并非完全拒绝长剧,如果有像‘葛招娣’这样能展现多面演技的‘天选角色’,即使片酬持平短剧,我也会回归。演员的核心还是要和角色‘双向奔赴’。”
从长剧女配到短剧女王,李沐宸的转型之路或许为行业提供新视角:当流量红利退潮,演员的价值判断正在从 “平台属性” 转向 “角色适配度 + 商业回报” 的综合考量。正如她在节目中所说:“市场不会辜负真正有演技的人,无论是长剧还是短剧,能让观众记住的永远是角色本身。”
来源:青涩菠萝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