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现场,“文化出海”成为贯穿多个展区的高频词。从数字化传播平台到IP内容生产者,从国家级机构到市场化企业,不同主体以多元路径推动中国文化“破圈出海”。其中,雅文传播与五洲传播展现出平台型企业的赋能价值,而国家博物馆等机构则以优质内容为内核,
在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现场,“文化出海”成为贯穿多个展区的高频词。从数字化传播平台到IP内容生产者,从国家级机构到市场化企业,不同主体以多元路径推动中国文化“破圈出海”。其中,雅文传播与五洲传播展现出平台型企业的赋能价值,而国家博物馆等机构则以优质内容为内核,共同构成文化出海的“双引擎”。
平台赋能:
技术与生态构建出海“高速公路”
在10号馆国际文化贸易展区,雅文传播的动态文化长廊吸引观众驻足。作为国内领先的跨境数字内容传播企业,其联合创始人武大可在采访中揭示了平台型企业的独特价值:“我们不是简单搬运内容,而是构建‘技术+运营+生态’的完整链路,让中国文化既能‘走出去’,又能‘走进去’。”据介绍,雅文传播主要在海外社交媒体上进行电视剧、综艺、电影、二次元及短视频传播。此外还会进行线上直播、点播回看、线上线下粉丝私域搭建及举办活动等。
雅文传播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构建的全球最大华流社交矩阵。截至2025年2月,该矩阵覆盖YouTube、TikTok等20余个海外平台,拥有2.1亿订阅用户,其中60%为非华语用户,日活超1800万。通过AI翻译、多语种配音及本土化运营团队,《奔跑吧》等综艺节目在东南亚等地实现“本土化重生”,线下粉丝聚会超千人同步观看最新剧集。
值得一提的是,在雅文传播展区中有不少如动漫《时光代理人》等IP衍生品吸引不少观众。“公司通过线上内容引流、衍生品销售及线下沉浸式体验的联动,实现了优质IP的价值延伸。”武大可表示,雅文传播通过海外社媒矩阵推广中国动漫、影视IP时,同步开发文创衍生品,并策划线下互动活动。2024年,公司携《凡人修仙传》《时光代理人》等国漫IP赴新加坡、马来西亚举办线下点映会及快闪店,吸引数千粉丝到场。活动现场,粉丝身着cosplay服饰打卡互动,相关衍生品销售额突破百万元,展现出海外用户对中国文创的高度热情。
这种“线上+线下”的联动模式,不仅提升了IP的国际影响力,更打通了从内容传播到商业变现的闭环。武大可透露,未来雅文传播将进一步整合文旅资源,计划推出“IP+文旅”的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海外用户通过内容触达、产品消费到实地打卡,多维度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内容深耕:
国家级IP的破圈密码
与平台型企业形成互补的,是五洲传播中心等机构对优质内容的深度挖掘,五洲传播中心展现出国家级机构的资源整合能力。在文化产业招商大会投融资项目推介环节,五洲传播中心副主任崔斌箴强调,凝聚行业力量讲好中国文化企业与文化贸易故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受众中“入眼、入耳、入心”,增强文化产品的市场活力与影响力。据了解,五洲传播中心与全球100多家媒体合作,内容触达48亿人次。
在文博会招商大会上,五洲传播中心与半岛电视台签署2025年融媒体合作协议,将以“阿拉伯视角+深度体验”模式制作文旅、科技专题片。同时,活动中还推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品牌《绿色丝路行》,用纪录片、交互内容等形式,向全球传播中国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实践。
半岛电视台是一家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的阿拉伯语电视媒体,目前其全球拥有69个分社,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4亿用户。读特新闻记者在五洲传播中心展区现场了解到,《旅行者——到访中国》是五洲传播中心与半岛电视台联合策划的首档面向阿拉伯语受众的中国文旅纪实节目。节目立足中阿文明对话视角,呈现中国文化的当代活力与传统底蕴,致力于构建跨文化传播的新型内容载体。
来源:读特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