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怒批:耳环不是重点,重点是其父亲入职离职的动机可疑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24 12:30 2

摘要:而随着事件的发酵,北京日报的发声更是将焦点聚焦,耳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父亲入职离职的动机可疑。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一副疑似230万的耳环,让17岁的黄杨钿甜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而随着事件的发酵,北京日报的发声更是将焦点聚焦,耳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父亲入职离职的动机可疑。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5月11日,黄杨钿甜在社交平台晒出成人礼照片,那对闪耀的耳环瞬间引发轩然大波,疑似奢侈品牌GRAFF经典款,价值230万元。

网友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一个17岁的年轻演员,哪来如此财力?于是,黄杨钿甜父亲杨伟的身份被扒出,曾经是公务员。

杨伟迅速发文辟谣,称耳环是仿品,自己也未参与雅安灾后重建工作。

5月22日,雅安市联合工作组发布通报,显示杨伟在雅安工作期间虽未参与灾后重建项目招投标等,但存在违规经商办企业和隐瞒违法生育二孩问题,已被立案调查。

可问题来了,为何北京日报会直指其入职离职动机可疑?

原来,杨伟2011年考上公务员。按常理,一个千辛万苦考上公职的人,会珍惜这份铁饭碗。

然而,杨伟却在2017年以照顾家庭为由辞职。

蹊跷的是,同期他密集注册公司。更有网友发现,杨伟配偶曾为雅安尚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经营范围与杨伟职务管辖的招投标项目存在业务重叠,涉嫌用职务便利为亲属谋利。

这样的情况很难不让人怀疑,他当初入职是否带着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利用公职身份为未来的商业布局做铺垫?

而离职又是否是察觉到风险,想要掩盖一些事情,或者转移资产?

毕竟,他离职后财富似乎突飞猛进,买豪宅、开公司、送女儿进娱乐圈,这与普通公职人员的轨迹相差甚远。

在过往,也有类似事件刺痛着公众的神经。曲婉婷母亲张明杰贪污3.5亿赈灾款,北极鲶鱼晒富挖出爷爷钟庚赐贪污。

这些案例都让公众对公职人员的行为格外敏感。公众的质疑并非毫无根据的仇富,而是基于常识和逻辑的合理推理。

公职人员本就应廉洁奉公,其行为和收入都应在阳光下晾晒。

这场耳环事件,已然从简单的明星八卦演变成了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和公职人员廉洁的大问题。

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北京日报的发声,深入调查杨伟入职离职的动机,给公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大家觉得这件事最终会怎样发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让我们一起关注事件的后续进展。

来源:娱乐老Z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