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25》争议再起:丁太升怒批林志炫

天堂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5-24 21:38 2

摘要:当《歌手2025》第二期舞台的灯光暗下,林志炫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淘汰名单时,乐评人丁太升的一句“他身上有上一季那英的影子”瞬间引爆舆论场。这场看似针对个人表现的批评,实则撕开了竞技音乐综艺中“技术流歌手”与大众审美之间的永恒博弈。

当《歌手2025》第二期舞台的灯光暗下,林志炫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淘汰名单时,乐评人丁太升的一句“他身上有上一季那英的影子”瞬间引爆舆论场。这场看似针对个人表现的批评,实则撕开了竞技音乐综艺中“技术流歌手”与大众审美之间的永恒博弈。

丁太升的“毒舌”直击要害

在丁太升看来,林志炫的《悟空》改编堪称“灾难现场”。他将这首融合京剧念白的作品斥为“投机取巧的烂歌”,更尖锐指出其舞台呈现“夸张到令人不适”。这种评价与上一季那英的境遇如出一辙——那英在直播中因音准瑕疵被嘲“五旬老太守国门”,而林志炫此次也被捕捉到“音准飘忽”与“肢体僵硬”的细节。丁太升甚至直接类比:“两人都像被困在‘高级感’牢笼里的困兽,技术越精湛,越显得与舞台格格不入。”

数据佐证:排名冰火两重天

节目数据为这场争议提供了注脚。林志炫在专业评审团中位列第三,却因现场观众投票仅获8.01%的支持率垫底出局。这种割裂与上一季那英的经历惊人相似——她曾因《征服》等经典曲目被专业评委盛赞,却因选曲保守屡遭观众票选淘汰。更耐人寻味的是,两人都选择了“安全牌”策略:那英执着于金曲翻唱,林志炫则反复演绎《没离开过》《烟花易冷》等旧作,被网友讥讽为“炒冷饭”。

文化表达与竞技规则的悖论

争议背后,是艺术追求与综艺规则的深层冲突。林志炫曾坦言改编《悟空》是为“向世界展示京剧之美”,却在表演中因夸张妆容与念白节奏被批“像二手玫瑰上身”。这种“文化输出”的野心,在丁太升眼中却成了“本末倒置”的投机。而原唱戴荃的回应更显微妙——他感谢林志炫“摒弃高音炫技”,却暗讽丁太升是“为流量而战的网络乞丐”。这场争论,实则是音乐人、乐评人与观众对“何为好音乐”的三重定义碰撞。

综艺生态的镜像困境

从那英到林志炫,两代技术流歌手的命运折射出音综的残酷真相:当观众更易被《孤勇者》式情绪炸裂的歌曲打动时,林志炫坚持的“鸡尾酒唱法”与文化融合实验,注定成为小众狂欢。节目组虽以“实名制投票”回应黑幕质疑,却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在流量至上的时代,连那英这样的天后级歌手都需靠“五旬老太”的梗破圈,林志炫的“高级感”坚守,或许从一开始就选错了战场。

这场争议最终将如何收场?或许正如戴荃所言:“音乐没有优劣,只有共鸣与否。”但当技术流歌手的匠心沦为综艺游戏的牺牲品,我们不得不问:在追求“神级现场”与“话题爆点”的平衡木上,音综还能为真正的艺术表达留下多少空间?

来源:秦秦综艺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