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内娱为数不多的歌唱类比赛节目,以前芒果台的《歌手》向来都是“优质”、“干净”的代名词。
作为内娱为数不多的歌唱类比赛节目,以前芒果台的《歌手》向来都是“优质”、“干净”的代名词。
他们不仅能找来韩红、孙楠这样的顶级歌手,还能挖掘出徐佳莹、邓紫棋这样的实力唱将。
可不知道为什么,今年这届《歌手》却彻底变了味儿。
节目开始前,大家都以为实力不俗的林志炫,会是撑起舞台的黑马,可谁都没想到,第二期刚结束,他就被淘汰出局。
更让大家想不到的是,把他淘汰出去的人,居然是一个毛都没张齐的爱豆偶像马嘉祺。
这里面,真的没有一点儿内幕吗?
林志炫是谁?华语乐坛的常青树,2013年《我是歌手》里的顶流选手,嗓子一开就能让人起鸡皮疙瘩。
这次重返《歌手2025》,观众都以为他能横扫全场,稳坐C位。
毕竟他经验丰富,唱功扎实,直播舞台对他来说应该就是“降维打击”。
而节目组也卖力宣传,直播无修音的噱头让大家觉得,林志炫这次肯定能证明什么叫“实力碾压”。
可第一期开唱,林志炫就翻了车。选的歌和他的嗓音八字不合,唱得再卖力也少了点灵魂。
观众有点失望,但还是觉得他能调整,毕竟是老将,底子在那儿。
到了第二期他唱起了张学友的《秋意浓》,想靠深情嗓音翻盘。
这首歌难度不小,林志炫花了三个月打磨,准备得不能再认真。
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林志炫竟然在第二期就被淘汰了,而淘汰他的不是别人,正是揭榜歌手马嘉祺。
观众炸了锅,网上直接开骂:林志炫被马嘉祺淘汰?这节目还有没有底线?
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将,竟然输给一个靠粉丝投票上位的流量偶像,这结果很难让人信服。
再来说说马嘉祺,这个时代少年团的队长,00后偶像,粉丝无数,流量惊人。
而在《歌手2025》官宣他当揭榜歌手时,网上就炸开了锅。粉丝欢呼“全能ACE”,路人却疯狂冷笑。
因为马嘉祺的音乐履历并不亮眼,之前在《声生不息》里还有过修音争议,现场稳定性更是被吐槽得体无完肤。
而节目组显然不care这些质疑,摆明了要吃马嘉祺的流量红利。
他们先是放出彩排音源,抛出《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和《我经过风暴》两首歌,暗示要“二选一”。
这招够狠,直接把马嘉祺的粉丝逼急了。
粉丝们怕选错歌影响“哥哥”的发挥,提前在网上讨论得热火朝天,投票策略分析得头头是道。
结果呢?节目组轻飘飘公布了表演曲目,这波操作就是赤裸裸的流量收割,粉丝的热情被点燃,节目的话题度直接飙升,芒果台赚得盆满钵满。
但这些都还不是最离谱的,为了增加所谓的看点,节目组还搞了个限时六小时投票,让网友选三位歌手作为马嘉祺的挑战对象,最后由他三选一。
这规则看似公平,实则把选择权交给了粉丝。马嘉祺的粉丝团战斗力惊人,硬是把白举纲、GAI和单依纯投进了候选名单。
最终马嘉祺选了白举纲,成功揭榜,按照规则,揭榜成功之后,两场排名最后的歌手就会被淘汰,而林志炫毫无疑问的被“踢”出了局。
这下观众直接炸了,都觉得这是明摆着靠粉丝人多欺负人少,因为马嘉祺的唱功和林志炫比,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节目组的算盘打得精,马嘉祺唱得好,节目组“慧眼识珠”;唱得不好,粉丝控评洗广场,热度照样拉满。
马嘉祺的个人微指一天破两亿,节目组的流量饭吃得满嘴流油。
可观众不是傻子,好歌手不是靠所谓的人气、流量吹出来的,大家更想看的还是公平干净的比赛。
《歌手》系列曾经是华语音综的天花板,靠的是硬核唱功和公平竞技。
想当年那英、韩红、林志炫这些实力派在舞台上针锋相对,观众看得热血沸腾。
可如今《歌手2025》为了流量不择手段,连林志炫这样的老将都被牺牲,马嘉祺这样的流量偶像却被硬捧上位。
节目组的逻辑很简单:流量等于热度,热度等于钱。
看看马嘉祺的粉丝有多猛,官宣后直接屠榜热搜,评论区全是“预定歌王”“舞台王者”。
路人看不下去了,纷纷吐槽,还没唱就封神,脸皮得有多厚?
可粉丝根本不在乎,他们有组织、有纪律,投票、控评、洗广场一气呵成。
节目组乐见其成,粉丝的战斗力就是他们的流量保障。马嘉祺的揭榜成功,不是唱功赢了,而是粉丝的票数赢了。
这规则摆明了告诉大家:唱得好不好不重要,有多少粉丝才重要。
再看看林志炫的遭遇,简直是实力派的悲歌。他兢兢业业准备三个月,却因为一两次发挥失误被淘汰。
反观马嘉祺,靠着粉丝的“人气护体”,轻松挤掉老将。
更可笑的是,节目组还试图复制去年的成功。
《歌手2024》靠中外对决和那英的“喜剧人”效应火出圈,可今年外国歌手没带来惊艳效果,单依纯虽然实力强,但大众认知度跟那英差了一大截。
或许是发现收视率比较一般,节目组干脆拉来马嘉祺这样的流量偶像“救场”。
可这救场救了个寂寞,观众的信任被透支,节目公信力跌到谷底。
红星新闻《热搜爆了!歌手第二场排名公布:林志炫爆冷淘汰!单依纯依旧第一,马嘉祺揭榜成功,回应上歌手被质疑》
环球网《热搜!《歌手》第二场排名公布:林志炫爆冷淘汰,单依纯依旧第一》
新浪网《马嘉祺回应参加歌手争议,称是22岁的挑战与答卷》
来源:王教授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