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举动被女记者尽收眼底,她认为王志文这是对她的公然侮辱,女记者怀恨在心,联合30多家媒体在当年的金鹰颁奖典礼上,当着众人的面公开检讨王志文的所作所为,指责他不懂感恩,还以封杀相威胁。
文| 伍月
编辑| 一纸青史
“助人者,人恒助之,善人者,人亦善之。”可是这句话在王志文和王宝强的故事中出现了反例。
王志文曾经在落难的时候,王宝强曾经二话不说就给他进行了帮助,但是后来王宝强需要300万救急的时候,王志文却一分钱都没有借给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2000年,一场名为“口香糖门”的风波在娱乐圈掀起千层浪,事件的主人公是当红实力派演员王志文。
当时王志文正在拍摄电影《谁说我不在乎》,片场工作间隙,王志文终日奔波拍摄,疲惫之余会嚼口香糖放松,一天,一位女记者前来采访,递上自己的名片。
就在这时,导演喊卡,王志文赶紧吐出口香糖准备上场,可周围并无纸巾,王志文这才想起记者的名片,便顺手用它包裹了口香糖扔进了垃圾桶。
这一举动被女记者尽收眼底,她认为王志文这是对她的公然侮辱,女记者怀恨在心,联合30多家媒体在当年的金鹰颁奖典礼上,当着众人的面公开检讨王志文的所作所为,指责他不懂感恩,还以封杀相威胁。
王志文对此并不在意,他一直坚信观众会通过自己的作品认可自己,不需要靠这些无谓的炒作。于是他对女记者的指责置之不理,甚至回敬道:“你们也不要自视过高。”说完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颁奖现场。
这场口香糖门让王志文一时间成为舆论风口浪尖,各种负面新闻铺天盖地而来,2005年,有报道称王志文在片场殴打记者,后被证实是捏造的谣言。2009年,有狗仔拍到酒后失态的王志文驾车离开聚会现场,王志文直接怒斥记者无人格。2012年,王志文又因酒驾被查获......
面对层出不穷的负面新闻,王志文从不退缩,始终保持自己的个性和对演技的坚持,他曾在事业上升期拒绝了800万广告代言费,因为他认为演技才是演员的根本,朋友眼中,王志文是国内最顶尖的实力演员之一,和他合作的演员无不对他的演技推崇备至。
2009年,王志文凭借现象级电视剧《天道》在演技上再次突破,成功展现了一个内心复杂矛盾的人物形象,深受广大观众喜爱,这部揭露商业秘密的剧集本被禁播十年,后删减五次才得以播出,但评分至今高达9.2分,《天道》的成功重新塑造了王志文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
如今,王志文已是满头白发的老艺术家,岁月并没有磨灭他对演戏的热情,反而使他的戏路更加丰富。
无论经历多少起伏,王志文始终没有迷失自己,依然是业内最受尊敬的前辈之一。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荣辱不在于别人口中的评价,而在于自己能否紧紧抓住内心的那一缕执念。”
朋友之中的真诚:忘恩负义背后的无奈
1998年,一个16岁的少年王宝强来到北京追逐演艺梦想,他来自河北的一个普通家庭,只身来到陌生的北京,要靠自己的努力开创事业。王宝强过着简单的生活,有时一天只买几个馒头充饥,好在他有少林寺的习武经历,让这个看似瘦弱的少年拥有过人的意志力。
而在同一时期,王宝强的星途即将起飞。2003年,21岁的王宝强凭借电影《盲井》一举成名,获得“最佳新人奖”,这部电影成为他从草根走向成功的关键转折点,之后,王宝强又主演了多部热门电影,逐渐成长为家喻户晓的影视明星。
后来王宝强面临离婚危机,向王志文借款300万,但是最后却被拒绝,他认为朋友不应该是落难时的施舍者,而应该互相扶持,共同奋斗,也许王志文的解释并非全无道理,他并不是故意不借王宝强钱,而是真的没有那么多钱。
就在王宝强手足无措的时候,陈思诚伸出了援手,原来陈思诚和王宝强从《士兵突击》开始就结下不解之缘,两人命运的齿轮也就此转动。
陈思诚直接给了王宝强300万元,还鼓励他加油,这对于当时王宝强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有了这笔钱,王宝强顺利打赢了离婚官司,不仅赢回了抚养权,还维护了自己的声誉。这位好兄弟在王宝强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了他真诚的帮助。
生活的无奈,让我们难以做到尽善尽美,但真诚待人,共渡时艰,才是朋友之道,我们不应苛责他人的不足,而应宽容别人的无奈,因为生活中往往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都需要朋友之间的理解和扶持,只有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才能携手度过风雨,迎来光明。
王志文生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从小对表演艺术展现出极大的热情与天赋。为了实现成为演员的梦想,王志文高中毕业后便离开家乡,来到北京报考中国电影学院(今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然而他的学业之路并不平坦,1984年,王志文为了准备北电影的入学考试,坐火车来回奔波三天三夜,终于等到了最后一场面试的机会。就在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改变了王志文的命运——他在车祸中摔断了几根骨头,需要卧床休息三个月。
这对王志文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北电影的最后一场考试就在眼前,如果错过将前功尽弃。想到家乡的母亲对自己寄予厚望,王志文咬牙支起沉重的身体,找到人将自己抬进了考场。
为了挽回一切,王志文忍痛应考,最终他在文化课上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如愿以偿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北电影学习表演。
那时的王志文以为愿望就要变成现实了,却不料在校期间他面临了另一个难题——相貌平平的王志文在五官出众的同学中根本没人注意,就算争取到面试机会,也常被导演一眼否决。
这令王志文多次陷入迷茫,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当演员,1988年毕业后,王志文只能放下目光,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当教师。
当王志文以为演艺之路已成泡影时,1991年,导演赵宝刚给了他一个小角色的演出机会,这成为王志文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两年后,赵宝刚再度相中王志文,让他在电视剧《皇城根儿》中担任重要配角,1993年,王志文终于在赵宝刚导演的《过把瘾》中有了第一个主角,并凭此角色获得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男主角,一举成名。
1994年,王志文又以电影《粉红》获第五届中国电影金凤凰奖。1995年,他在陈凯歌的电影中出演老师一角,不仅荣获金凤凰奖、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还斩获第2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三项大奖令其实力获得广泛肯定。
此后,王志文活跃在影视圈,参与多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屡创佳绩。进入21世纪,他将重心放在家庭戏剧,依然以细腻内敛的演技征服观众。时至今日,王志文已经是公认的老戏骨级人物。
如果说王志文的演艺之路起起伏伏、跌宕生动,那么他的感情历程也可谓波澜壮阔。
20世纪80年代,王志文与北电影学姐林芳兵相恋,但因自卑分手,90年代初,他遇到女模特潘婕,两人曾甜蜜同居,后因价值观不合而离异,之后又被学生徐帆倒追,经历分分合合。
虽然感情多番失利,王志文仍然选择沉稳下来,与现任妻子陈坚红结为夫妻,共组了一个温馨的家。
如今回望,那个不顾一切只为梦想而来到北京的青年,已经蜕变为国内一线的老艺术家。岁月并未减损他对表演的热忱,反而让他用自己的故事激励后进——永不言弃,命运终会眷顾那些坚持努力的人。
笔者认为
王志文是一个敬业与有原则的老艺术家,他不随波逐流,始终坚持自己的道路和态度。然而,在这个名利场中,是否应该保持绝对的真我,亦或应顺应环境作出些许妥协,这似乎值得我们深思。
一个人应该如何在这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并获取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呢?希望王志文能继续发光发热,为大众带来更多精彩作品,也希望他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状态。
来源:小符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