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演员,在事业巅峰期的时候,突然在大众的眼中“销声匿迹”,当人们再次看到关于他的消息时,却是惨遭八一电影制片厂“除名”的惨状。
文| 伍月
编辑| 一纸青史
他作为春晚“钉子户”,连续24年出现在春晚舞台上。
作为名副其实的“小品之王”,就连赵本山来了都得恭敬的尊称黄宏为“前辈”。
除此之外,他曾担任过八一制片厂的厂长,并且拥有陆军少校的军衔。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演员,在事业巅峰期的时候,突然在大众的眼中“销声匿迹”,当人们再次看到关于他的消息时,却是惨遭八一电影制片厂“除名”的惨状。
舆论也随之而来...
“黄宏一定是犯事了!”甚至还有一些“知情者”表示:“上午被开除,下午就被带走了。”
一时间,各种关于黄宏不好的消息扑面而来,但是却迟迟没有得到黄宏的回应,直到两年之后黄宏才重新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之中,而这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也被慢慢揭开...
黄宏,一个土生土长的黑龙江人,自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对表演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3岁那年,黄宏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文工团,开始了他的表演生涯。
在文工团,黄宏不断学习、钻研,对表演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为了更上一层楼,黄宏努力学习,最终考入人民军队艺术学院深造。
1987年,27岁的黄宏迎来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机遇——参加辽宁电视台春晚,表演他自己编写的小品《买挂历》。尽管经验不足,但黄宏悉心准备,终于在舞台上完成了出色的演出,获得观众一致好评,这次成功,使他看到了登上中央电视台春晚舞台的希望。
一年后,黄宏凭借另一小品《招聘》再次登上辽宁春晚舞台。他精彩的演出吸引了中央电视台的注意,受邀参加了1988年的央视春晚。
首次在春晚舞台亮相,黄宏紧张又兴奋。尽管表演并未获得预期的反响,但这无疑是黄宏艺术生涯中重要的一步。多年后,黄宏回忆起那次首秀时说:“第一次上春晚舞台,我激动得几乎睡不着觉。无论结果如何,能站在那里就是我的骄傲。”
虽说黄宏春晚首秀之旅并不顺利,但他没有放弃,继续努力创作有特色的小品,很快他便成为了春晚舞台的常客,25年如一日,黄宏用他的节目带给观众欢乐,也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从一个新人到春晚巨星,黄宏是用汗水和坚持换来成功的。
但是黄宏的路并非一帆风顺,儿时的他性格内向,不喜欢说话,受到同龄人嘲笑排挤,进入文工团后,黄宏开始学习开口说话,但口吃的毛病始终难改,初次登上省级春晚舞台,黄宏紧张得差点忘词,多亏搭档的提醒才没出大错。
1987年,黄宏踌躇满志地把自己编的小品邮寄央视,结果被无情地拒之门外,次年,黄宏再战辽宁春晚,终于吸引了央视导演组的眼球。1988年的首次春晚之旅虽平平,但黄宏没有气馁。他更加努力钻研表演艺术,最终在90年代成为春晚小品界的一哥。
自此也开始了他和宋丹丹的一块“姻缘”...
黄宏与宋丹丹的“分手记”
黄宏与宋丹丹这对曾经的黄金搭档,从相识到分开,留下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传奇故事。
20世纪90年代初,黄宏刚刚崭露头角,却难以找到合适的搭档。
当时黄宏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他的第一个小品《我要轮值》,其他知名演员认为黄宏还太年轻,都没有与他合作的想法。
黄宏四处碰壁后,鼓起全部勇气联系了当红小品演员宋丹丹,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宋丹丹竟然答应了黄宏的邀请,两人的首次合作也让所有的观众眼前一亮。
宋丹丹后来在采访中谈到,当时她看好了黄宏的潜力,所以同意与一个新人合作,她没有想到两人的合作如此成功,两人很快成为了央视春晚的常客,连续多年携手演出脍炙人口的作品。
就在两个人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却在他们准备上映的新小品《打气》时产生了争执,两人最终不欢而散。
但是关于两人的争执内幕至今没有对外公开,但是根据传言所说:当时黄宏是想通过修车工人的故事引发观众对社会反思,而宋丹丹则坚持小品只需要让观众开心。
两人各执一词最终没能谈拢,双方关系迅速恶化...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赵本山向宋丹丹抛出了橄榄枝,两人理念相投,很快确认合作,于是,宋丹丹选择了与赵本山一起在新的舞台上大放异彩,“白云”、“黑土”的形象深处大众的心中,而黄宏也只能与新的搭档继续在娱乐圈打拼。
两人的“分手”无疑是当时娱乐圈的一大新闻,但令人欣慰的是,多年后的今天,这对曾经的搭档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他们各自在舞台上发光发热,用自己的方式继续带给观众欢乐。那场争执不再是隔阂,而成为两人互相尊重的象征。
1999年,黄宏与搭档宋丹丹因小品创作发生分歧,两人结束多年搭档关系。黄宏离开春晚舞台,转战幕后,出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任内,他领衔制作了经典之作《智取威虎山》,展现管理才华。然而好景不长,仅两年后他便遭撤职...
多年来,公众对黄宏离奇“被撤”一事众说纷纭,一些网友猜测:难不成黄宏犯了什么事?
随后有一些“知情者”表示:自己有内幕消息,黄宏上午被撤的职,下午就被带走了!
一时间关于黄宏的谣言越穿越多,但是黄宏对于这件事却迟迟没有回应。
但是最近在黄宏退休之后,又重新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之中,对于多年前“撤职”的那件事也给出了正式的回应。
黄宏说,担任厂长后,感到身体和精力无法承受管理整个制片厂的重任。再加上为让年轻人有施展空间,他自愿提出辞职,希望让年轻人有更多成长机会,网上传播的那些“内幕消息”并非事实。
经历从明星到管理再到退休的黄宏,最终选择彻底消失在公众视野,沉淀下来生活。当年的抉择,是他对人生职业关键转折点的一次思考和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
一位艺术家的自我救赎
黄宏,出生于1958年,原籍广东,中国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小品演员。他从影多年,扮演过无数经典角色,将喜剧艺术发挥到了极致。然而,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
20世纪90年代,黄宏出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这原本是一件令人振奋的大事,但是,就在他执导了备受赞誉的电影《智取威虎山》后不久,有关他被免去厂长职务的传闻开始在娱乐圈弥漫开来。
黄宏并没有因“免职门”一事的传闻而选择隐退,反之,他以积极的公益活动来证明自己,他加入多个公益组织,经常深入基层为群众送去温暖,他的努力最终化解了流言,重新赢得了公众的认可。
这位喜剧大师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期达到了演艺生涯的高峰,他凭借出色的演技和创作才华,在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等多个领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他曾经主演的不少作品,如《特务皇帝秘史》《中国沙皇》《天下第一家》等,都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经典之作,深受观众喜爱。与此同时,他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举办慈善演出,为弱势群体筹集善款。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加,黄宏逐渐感到压力日益沉重,作为一线演员,他需要面对各种角色的挑战,作为导演,他还要承担起电影创作的重任,作为公众人物,他更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于是,他主动提出退休,希望能够卸下这些负担,过上轻松一些的生活。
退休之后,黄宏隐居在美丽的海滨小城,离开了喧嚣的娱乐圈,他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他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家庭、朋友、爱好中,看书、旅行、钓鱼......他也会偶尔回忆起从影生涯的点点滴滴,但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激情与冲动。
如今的黄宏变得平和、积极而满,他享受着来之不易的退休生活,当过去的传闻被提起时,他只会微笑着摇头,那已成为他漫长艺术生涯里不算波澜的一页。
黄宏的故事激励了无数梦想家,他是中国喜剧表演界的杰出代表,黄宏的人生,一段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从喜剧演员到电影大亨,他用辛勤和坚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事业王国。
但是,高处不胜寒,成功背后隐藏的丑闻,最终导致他黯然退出舞台,人生没有永远的答案,成功也许只是眨眼功夫。
来源:爱你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