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9 年秋天,北京的风已经带着凉意。一个扎着马尾辫、眼睛像黑葡萄般透亮的小女孩跟着妈妈走进《婉君》剧组。9 岁的金铭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就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大人们对戏时跟着鼓掌。没想到这一幕让琼瑶阿姨眼睛都亮了:“这孩子就是小婉君!”
1989 年秋天,北京的风已经带着凉意。一个扎着马尾辫、眼睛像黑葡萄般透亮的小女孩跟着妈妈走进《婉君》剧组。9 岁的金铭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就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大人们对戏时跟着鼓掌。没想到这一幕让琼瑶阿姨眼睛都亮了:“这孩子就是小婉君!”
谁能想到,这个第一次拍戏的小姑娘,一哭就能让全国观众跟着揪心。刘雪华回忆第一次见到她时直说:“这孩子可爱得像个洋娃娃,我都看傻了。” 从《婉君》到《青青河边草》,金铭成了 90 年代最火的童星。
那时候,几乎每个小学生的课本里都夹着她的贴纸,电视剧只要她一出场,收视率就蹭蹭往上涨。
可金铭的人生剧本,从一开始就没按娱乐圈的套路走。13 岁考上北京五中后,她推掉了所有片约,每天穿着校服骑自行车上学。高考时,连中戏北电的保送名额都不要,志愿表上只写了 “北京大学” 四个字。“我就想试试,除了演戏还能做点别的。” 她说。
1999 年,金铭真的走进了北大国际关系学院。
课堂上的她穿着白衬衫扎着马尾,和同学们讨论国际政治时眼睛还是那么亮。那几年,她悄悄剪掉了标志性的长发,在图书馆一泡就是一整天。毕业时,大家都以为她会成为外交官,她却转身又回到了镜头前。
这一次,观众发现那个哭起来让人心碎的小婉君长大了。她演《天龙八部》里的天山童姥,穿着紫色纱裙在竹林里飞;在《爱情悠悠药草香》里,她饰演的四姨太眼神里全是故事。转型主持人时,她在《青年中国说》的舞台上和撒贝宁搭档,被调侃 “是我 14 岁的梦中情人”。
45 岁的金铭,早过了靠 “可爱” 吃饭的年纪。
有人说她 “长残了”,她就在微博晒出素颜照,笑称 “自然生长才是人生常态”。关于婚姻,她亲自下场辟谣:“安玉刚不是我先生,我也没结婚。” 她说如果真的找到了幸福,一定会大大方方告诉大家。
现在的金铭,住在北京的老胡同里,养了一只叫 “小布丁” 的猫。她写的书《童心》里,记录着当年在琼瑶剧组的趣事,也写着北大校园里的樱花。周末常去公益机构教孩子们表演,教他们怎么用眼神表达情绪,怎么在舞台上找到自己的光。
前几天刷到她参加访谈的视频,主持人问她:“你觉得自己是成功的童星吗?” 金铭笑了:“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镜头扫过她眼角的细纹,却依然能看到那双眼睛里的光,和 30 多年前那个在试镜现场鼓掌的小女孩一模一样。
人生最难得的,大概就是像金铭这样:在闪光灯下清醒地选择,在质疑声中坚定地前行。曾经的小婉君,早已在时光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 不是永远活在别人的期待里,而是成为那个能为自己掌灯的人。
来源:小声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