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媛媛去世仅,翟天临发文悼念突遭怒骂,学历造假记忆犹新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24 19:22 2

摘要:5月21日,演员朱媛媛因癌症去世的消息传来,令人猝不及防,悲伤情绪在网上弥漫开来,无数同行、观众发文缅怀这位温柔坚韧的“国民媳妇”。

人走茶未凉,但网络却从不遗忘。

5月21日,演员朱媛媛因癌症去世的消息传来,令人猝不及防,悲伤情绪在网上弥漫开来,无数同行、观众发文缅怀这位温柔坚韧的“国民媳妇”。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默哀,悼念的氛围中时,一条看似普通的悼文,一时间,却让“悼念”变成了“讨伐”,评论区骂声不断,究竟发生了什么,引起网友们的强烈抵触情绪?

朱媛媛的离世,对于整个文艺圈来说,是沉重的。

她的作品总带着一种亲切又踏实的气息,那种不张扬、不造作的演技,像极了身边熟悉的邻家姐姐,而她那总是挂在嘴边的微笑,也总能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从《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到《送你一朵小红花》,她从不抢戏,却始终扎根人心。

信息来源:纪念|演员朱媛媛:她的表演将日常琐碎升华为艺术真实光明网2025-05-22

她在抗癌的五年里从未高调宣传,一边治疗一边坚持拍戏,甚至在弥留之际也只希望能带孩子去趟寺庙,她的低调和坚韧,让人佩服,也让人更加心疼。

在大家纷纷通过社交媒体悼念这位值得尊敬的演员时,翟天临也发布了自己的悼文:“媛媛姐走得太突然,她是个真正温暖的人。”

看似无可挑剔的内容,却像一块巨石砸入湖面,激起千层浪。

“你难过,我就不难过了?我查重花了多少钱?”

“你有脸说人好?你当初造假的时候怎么没想过后果?”

“你去死换她回来吧。”

类似的评论迅速霸占热评,一条本应寄托哀思的微博,转眼变成了口诛笔伐的现场,而翟天临忍无可忍的几句评论,更是激起网友们的又一翻“攻击”。

信息来源:翟天临悼念朱媛媛时回怼网友,被网友翻旧账2025-05-22 大河报

要说这场骂战的导火索,还得追溯到2019年。

那年,翟天临因为一场直播中的一句“知网是什么东西”,引发巨大争议,作为北电博士,他的无知瞬间暴露了学历的“泡沫”。

紧接着,媒体深挖、论文查重、博士资格被撤销,学术造假实锤落地,不仅令他的演艺事业跌入谷底,更是把无数高校毕业生卷入了“地狱难度”的毕业季。

不少学生调侃那一年为“天临元年”论文查重率从40%直降到15%,查重费用更是翻倍,重复率动不动就不合格,修改一遍又一遍,有人甚至查了八次才过线。

于是,哪怕翟天临已经“退圈”多年,只要一出现,哪怕是出于悼念的善意,也总有人忍不住情绪爆发。

更令人反感的是,当年他不仅没有诚恳道歉,反而在评论区回怼网友:“你论文写不过是你能力不行,又不是我让你不过的。”这句话彻底激怒了无数为毕业煎熬的学子,“翟天临”三个字,从此成为学术不公的象征。

所以这次他出现在朱媛媛的悼文中,才会被网友一边倒地“围剿”。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因悼念而起的误会,但其实背后隐藏的是公众对“公平”的极度敏感。

有人说:“一个用真心演戏、用生命生活的人走了,一个靠走捷径混进学术圈的人却还在炒热搜,这不公平。”

朱媛媛的温婉坚强与翟天临的风波历史,刚好形成强烈反差,一位是兢兢业业、不争不抢的“德艺双馨”,一位则是“高开低走、功利主义”的代表。

公众的情绪其实不只是在针对翟天临,而是在借此发泄对整个“潜规则”、“走后门”现象的愤怒。

网友的留言里,有愤怒,有嘲讽,也有无奈。

“我论文改了一个月,差点毕不了业,你一句话毁了我们整整一代人。”

“有些人一封悼文能上热搜,我们却连毕业答辩的资格都得用命换。”

信息来源:翟天临发文悼念朱媛媛,却和网友因论文查重问题吵起来了!鲁中晨报2025-05-21 山东

这不是对悼念的不敬,而是对不公的控诉,朱媛媛的离开,本应成为一次情绪的收束,却被翟天临的出现无意中变成了导火索。

有人质疑:翟天临真的没有权利悼念朱媛媛吗?

从个人情感出发,也许他确实真心怀念这位前辈,但作为公众人物,在自己口碑未修复的前提下出现在舆论热点中,就注定会引来巨大反弹。

尤其是在如此敏感的时刻,一言一行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如果他选择以私人的方式缅怀,或许不会有如此大的风波,可一旦在公共平台发声,那这条“悼念文”就不再只是私人的情绪表达,而是一次需要承担舆论后果的“公众行为”。

理性网友也纷纷表示,翟天临确实做错过事,但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行为,只是,在朱媛媛这样一个纯粹又高洁的名字面前,人们希望哀悼也能保持应有的分寸和敬意。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也是有情绪的,而这些情绪,不该在逝者的名字下继续纠缠。

朱媛媛的一生,是认真、温暖、坚韧的缩影,她在荧幕前后展现出的品格,小编觉得是当下娱乐圈最稀缺的存在,她走了,留下的不只是作品,还有一份对“好演员”的共同记忆。

而我们,是否也该思考,在悼念与清算之间,如何划清边界?

是否可以让追思回归沉静,而把怒火转向制度的修补?

是否能在表达不满的同时,也守住内心最基本的敬意?

愿我们都能记住的是朱媛媛这份热爱生活的力量,请谨慎发声,理性表达,让悼念不被打扰,让清明不被污染。

你怎么看翟天临的这条悼念文?是诚意,还是蹭热度?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栗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