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闹大了!都开始报道230万耳环,现在全世界要知道了吧?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22 22:03 2

摘要:很快有眼尖的网友发现,杨钿甜佩戴的耳环与英国奢侈品牌GRAFF经典系列高度相似,该系列产品在二手市场的交易价超过百万元,而黄杨钿甜的这副耳环恐怕价值超过230万元!

这段时间,关于黄杨钿甜佩戴“230万耳坠”的热搜,把这位本该低调演戏的小童星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黄杨钿甜估计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前途恐怕要栽在一副小小的耳环上!

争议的焦点不是耳坠本身,也不是黄杨钿甜本人。而是这背后,一整套娱乐工业与资本审美交织的叙事——

一边是童星打扮得像贵妇,一边是网友的朴素价值观被踩在脚下,众人心中那个“中国式家庭奋斗史”似乎正在被资本一把撕碎。

2025年5月11日,深圳某高中的成人礼上,17岁的黄杨钿甜戴着母亲借给她的祖母绿钻石耳环,在镜头前笑得明媚灿烂。

很快有眼尖的网友发现,杨钿甜佩戴的耳环与英国奢侈品牌GRAFF经典系列高度相似,该系列产品在二手市场的交易价超过百万元,而黄杨钿甜的这副耳环恐怕价值超过230万元!

230万元是什么概念,虽然随着短视频的兴起,各种炫富视频充斥在网上。但是对于觉得大部分家庭来说,230万元或许是一辈子都积攒不下的巨款。

如果不是大富大贵的家庭,自然消费不起这种级别的耳环。黄杨钿甜虽说早在10岁的时候就已经以童星的身份红了一把,但收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按照黄杨钿甜的说法,这副耳环是借妈妈的,网友们顺着其父母深扒。谁知道,不扒不知道,一扒吓一跳。

黄杨钿甜的父亲曾是一位公职人员,于2015-2017年担任雅安市经合外事局公务员,负责招商引资工作,2017年选择辞职经商。

这下就难解释了,当初负责过招商引资的工作,然后干了两年之后立马辞职经商,这种经历本身就很让人怀疑——黄父是不是利用了职务之便搭上了经商这条路?!

更荒谬的是,在2011年以前,黄杨钿甜一家还是个很普通的家庭,住的是很平常的商品房,家里的装修更谈不上什么豪华。

2016年之后,这一家子就完全变了个样。不仅住的最豪华的,穿的也是最时尚的,戴的东西更是价值不菲。

从其日常中可以看出,在自家的豪宅中,黄杨钿甜随手一拍就是一张“价值不菲”的照片——身后一个奢侈品首饰柜一看就不简单。

同年,其母亲与她的合影照中也出现了一个看起来价值不菲的项链,有网友查到了官方同款——价值26万!

那么问题来了,2016年黄杨钿甜一家到底发生了什么?

黄父真实姓名叫杨伟,曾作为市投资促进局工作人员,负责荥经县云峰山4A景区开发项目。该项目总投资7亿元,属于“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工程,建设周期为2014-2019年。

2013年雅安地震后,全国募集救灾资金超100亿元(数据来源:四川省慈善总会2014年报),但据《中国青年报》2015年实地调查,部分灾区群众反映“收到的物资以方便面、矿泉水为主,住房重建补贴存在延迟发放”,甚至有些地方吃了上顿没下顿。

此外,根据中国网2016年的报道,汶川地震600多亿捐款8成或入政府账户,但有501亿去向未明......

既然涉及汶川灾区,那么这件事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可能这些钱款中就有你我的捐款,这也是此事件热度非常高的原因。

杨伟第一时间辩解说,女儿戴的耳环是“非正品”,可以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但是网友们对这套说辞显然不买账。

2014年,他们家就开了注册资本为500万的公司,或许碍于杨伟的公务员身份,起初的公司法人是黄杨钿甜的舅舅,2016年变更为黄杨钿甜母亲。
而就在2017年,杨伟卸下公职身份后就成为了该公司法人,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是否一开始杨伟就是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

对公务员的的违法行为一向令民众深恶痛绝,但是此次事件更加让大家出奇关注的点在于其背后可能的违法行为事关汶川灾区。
因为他们现在炫耀的每一分钱,可能都是当年一个急需救助的家庭的血与泪,乃至生命。

当年哈尔滨市道里区副区长张明杰贪污了3.5亿下岗工人安置费以及非法征地补偿款,这些款项涉及566个家庭的救命钱。

当年的哈尔滨,有多少家庭因为没有拿到这笔应得的款项而度过了有生以来最寒冷的一个冬天。而相比这些家庭,又有多少人的生命而因此永远地被冰封在了那个寒冬之中。
炫富有如风月宝鉴,有人看见的是珠光宝气,有人看见的是森森白骨。这些带血的赃款,都被张明杰将她的女儿曲婉婷打造成歌手,进入演艺圈,并最终卷款逃亡加拿大。

人大概都差不多,都有虚荣心。从古时候到现在就没有变过。有个成语叫“沐猴而冠”,说的是项羽。项羽发达以后,就想要荣归故里,说什么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被人嘲讽楚人“沐猴而冠”。

杨本人的回应,当然否认,并且认为针对其怀疑,都是“谣言”,要大家“不信谣不传谣”,以及什么“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大有要使用行政手段,平息民众的质疑。

但是事实胜于雄辩,很多事实非口舌之争所能澄清,需要用证据说话。

其实每次炫富之类的风波背后,并不在于炫富本身,实则是公众对"规则公平"的执着守护。在这个全民皆媒体的时代,每一件奢侈品都可能成为放大镜,照见财富背后或清白或浑浊的底色。

黄杨钿甜事件的舆论本质,其实是一次“幻灭”。观众曾以为她代表着“努力就有机会”的童话,如今却发现童话背后是官二代、富二代,有剧本,有金主,也有利益游戏。

正如极目新闻评论指出,公众真正关注的是公务员家属经商的合规性、资本与权力的边界。在中央持续深化反腐的背景下,任何涉及公职人员的消费异常都会触动社会敏感神经。

截至目前,雅安市纪委监委官网“群众举报”栏新增多条涉及灾后重建的投诉,但尚未发布针对性通报。

这场裹挟着反腐诉求、贫富焦虑和娱乐八卦的风暴,最终需要权威调查来划下句点。

来源:螃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