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剧中,发现上世纪初,中国到日本的留学生还蛮多的,文生、武生都有。每年有四、五千青年才俊去日留学。有公费生,有自费的。
追剧中,发现上世纪初,中国到日本的留学生还蛮多的,文生、武生都有。每年有四、五千青年才俊去日留学。有公费生,有自费的。
革命党人也喜欢在日本聚集、避难,从事革命活动。不仅如此,清政府官员与地方军阀也爱往日本考察。
中国在当时积弱积贫,积重难返,饱受列强侵略凌辱。国内一批年轻的有识之士都想找一条改变中国现状的道路。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给国人提供了一个模板
剧中革命党人吴文白,就多次往返国内与日本。多次赴日既为避难,也为筹款和组织革命。菽红的姐夫杨一帆,来日本与孙先生(实际是孙中山)商谈革命纲领,创立新党。
后来查了一下。孙中山有17次赴日,停留时间达9年半之久。他将日本作为革命活动的重要基地。同盟会是在东京成立的,《民报》也是在东京发行的。
另一位革命先驱黄兴,也有10次进出日本的记载。
武昌起义的枪响,是辛亥革命标志性事件。革命党人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而这起事件的发起者和追随者,都具这么一个相同的身份背景。 他们大多是中国留日学生。
看来,电视剧《人生若无初见》编剧还是读了那段历史的。
#端午纳福#
来源:小陈侃大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