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众的视野里,戏曲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情感。然而,近日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何赛飞在一档戏曲节目中的一番含泪痛批,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将戏曲行业鲜为人知的困境暴露在大众面前。
在大众的视野里,戏曲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情感。然而,近日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何赛飞在一档戏曲节目中的一番含泪痛批,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将戏曲行业鲜为人知的困境暴露在大众面前。
何赛飞,这位国家一级演员,在戏曲领域造诣深厚。在山西高平举办的《戏聚高平·擂响中华—中国梆子大会》中,她以评委身份出席。本是一场戏曲艺术的交流盛会,可当听到一些演员的困境后,何赛飞的情绪被彻底点燃。
台上,一位名叫张军波的晋剧演员,其精湛的表演深深打动了何赛飞。张军波基本功扎实,对角色的情感把控十分到位,何赛飞毫不吝啬地称赞他是“真正的艺术家”。可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演员,却面临着令人心酸的生活现状。他进入晋剧团5年,至今仍是临时工,每月工资仅有1500元 。为了维持生计,他在演戏之余,不得不去跑网约车、送外卖。即便发着高烧打着点滴,他依然坚守在舞台上。他的妻子和3个孩子留在老家,他一个月才能回去一次,爱人甚至几次半开玩笑地称要和他离婚。
何赛飞看到这样的情况,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她满含热泪地表示,不知道自己说了这番话节目会不会被停,但振兴戏曲真的不能只停留在喊口号上。她质问道:“这样的艺术家不保护,不给予基本生存,给谁?你们口口声声的文华奖梅花奖,几百万几千万,花那么多钱拍一台戏得了奖以后,封在仓库里面,老百姓也看不到,戏呢?钱呢?到哪里去了!你们基层的领导,你们怎么接受,怎么来执行党中央的国家政策的!复兴,传承,你们的钱用到哪里去了?就算你们把我抓去我也要讲!”
这番话犹如灵魂拷问,直击戏曲行业的痛点。一直以来,国家大力扶持戏曲文化,投入大量资金,旨在振兴这一传统文化。可现实却是,钱花了,戏却没有真正走进老百姓的生活,许多优秀的基层演员还在为基本生活苦苦挣扎。那些花费巨资打造的剧目,在获得奖项后就被束之高阁,成为了一种“荣誉象征”,而非文化传播的载体。
何赛飞的发声,也让我们看到了她对戏曲艺术的拳拳之心。她自己也表示,正是因为看到戏曲行业这样的状况,才离开越剧舞台去拍电影,其中的无奈与痛心,不言而喻。她的勇敢直言,得到了众多网友的支持与赞赏,大家纷纷表示,希望多一些这样敢说真话的艺术家,戏曲艺术才有复兴和传承的希望。
其实,戏曲行业的困境由来已久。在现代多元化文化的冲击下,戏曲市场逐渐萎缩,观众群体老龄化严重。年轻一代对戏曲的兴趣寥寥,导致戏曲传承后继无人。与此同时,戏曲院团管理体制不完善,资源分配不均,一些优秀的人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培养,而一些获奖剧目又脱离群众,无法产生实际的文化影响力。
要改变这一现状,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一方面,相关部门需要重新审视戏曲扶持资金的使用方式,确保资金真正用于戏曲的传承、发展和人才培养上,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另一方面,戏曲院团要积极创新,不仅在剧目内容和表演形式上要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还要拓展传播渠道,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让戏曲被更多人看到。此外,培养年轻观众群体也至关重要,可以通过戏曲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从小培养孩子们对戏曲的兴趣,让戏曲艺术在年轻一代中生根发芽。
何赛飞的含泪发声,是对戏曲行业困境的一次深刻揭露,也是对戏曲未来发展的一次有力呼吁。我们期待戏曲行业能够以此为契机,进行深刻变革,让这一传统文化瑰宝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光彩。
来源:奇妙圆月x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