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声界拜师有两种,一种是师父还在世,直接磕头拜师,另一种是师父已经去世了,由大徒弟或师门里最有名望的师兄代拉拜师,虽然按照传统规矩,代拉拜师的要比直接拜师的矮半头,但这两种无疑都是相声界公认的拜师方式,但值得说明的是,相声界只有代师收徒,而从来没有代父收徒,那
相声界拜师有两种,一种是师父还在世,直接磕头拜师,另一种是师父已经去世了,由大徒弟或师门里最有名望的师兄代拉拜师,虽然按照传统规矩,代拉拜师的要比直接拜师的矮半头,但这两种无疑都是相声界公认的拜师方式,但值得说明的是,相声界只有代师收徒,而从来没有代父收徒,那么为什么马志明可以见证李文华拜师,促成李文华拜师马三立,为何侯耀华不能促成杨议拜师呢?
马三立和侯宝林大师都是解放后相声界的领军人物,相声界历来有傍大腕的说法,因此想要拜师在他们两位门下的人实在是太多,1984年侯宝林收下关门弟子师胜杰,就曾受到巨大的阻力,常贵田先生在回忆这段故事的时候坦然承认,阻力之一就是想要拜师侯宝林的人太多太多,收谁不收谁,会得罪很多人。
李文华拜师马三立是相声界的一段疑案,在许多人的访谈中,例如马志明、姜昆、郭德纲都提到过当年李文华拜师受到权威人士阻拦,因此没能拜成,这位权威人士近来被侯耀华透露是自己的父亲侯宝林大师,但即便侯宝林大师故去多年,李文华也没能如愿拜师,在生命垂危之际,李文华还在惦念着拜师马三立这件事。
李文华拜师马三立这件事,姜昆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在姜昆的奔走下,最终李文华如愿拜师在马三立门下,当时相声界的许多前辈也都纷纷到场,可谓是颇为隆重,马志明先生作为马三立的长子也到场祝贺,在这里有一个误区,马志明自己也表态过,自己不是代父收徒,自己也没有这个资格,自己只是一个见证者。
李文华拜师是在许多相声界德高望重演员的共同见证下完成的,反观侯耀华支持杨议拜师侯宝林则完全没有这个能力,为何马志明可以见证,而侯耀华不行呢。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马志明见证马三立有收徒李文华的意思,不仅是口头,而且还有证物,有马三立当年和李文华的通信记录,反观侯耀华见证侯宝林收徒杨议,则仅仅只是一面之词,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而且这一面之词也没有太多的信息量。
第二,马志明不仅仅是马三立的长子,同时还是马氏相声的传承人,是可以代表马氏相声的,反观侯耀华,一直都不是相声圈内的人,直到后来拜师常宝华门下,也仅仅是为了一个师承,真正能代表候派相声的应该是侯耀文,如果侯耀文见证或促成此事,可能影响会更大一些。
第三,李文华拜师马三立是许多相声同行到场的,其中还有马三立的徒弟常宝华先生,而侯耀华如果促成杨议拜师侯宝林,几乎没有什么相声同行到场,更不会有侯宝林大师的徒弟到场。
因此,李文华拜师是相声界公认的,他的师承也是可以明明白白写进家谱的,但是侯耀华促成的杨议拜师则完全不一样,不过杨议最后也放弃了拜师侯宝林,而是选择自己开宗立派,这也许也是最好的选择之一了吧。
来源:且行且听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