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当年的普通家庭来说,想要养育众多的孩子并不容易,所以从小到大,丛飞基本上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
他是默默无闻的歌者,却为了公益事业付出所有,更是先后两次获得感动中国人物称号。
多年以来,他资助过183名贫困儿童、150余名残疾人、37个失去双亲的孤儿。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爱无疆的公益人士,却因为患癌在2006年不幸去世。
可偏偏祸不单行,2011年,意外再次降临到妻子邢丹的身上,导致两个女儿成为孤儿。
如今已经过去多年,他们的两个女儿生活的如何?
1969年,丛飞出生于辽宁盘锦的一个贫困家庭中,加上父母和兄弟姐妹,家中一共8口人。
对于当年的普通家庭来说,想要养育众多的孩子并不容易,所以从小到大,丛飞基本上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
据说当年丛飞在学生时代,经常会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被老师赶出教室。直到老师多次催促、父母才能将为数不多的学费凑齐,不过这也恰恰造就了丛飞能吃苦、肯奋斗的好性格。
但由于家里实在是太贫困,初二毕业后,丛飞不得不辍学在家,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来分担经济压力。
可即便是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父亲也从未忘记过帮助他人,一家人都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可父亲却毅然决然的收养了一位病友的孩子。
父亲的决定虽然使家庭陷入更严重的贫困,可却对丛飞的影响很大,在他看来,尽己所能帮助他人,似乎能让一个人的内心变得更加满足。
不过当年的丛飞还没有太大的能力能够帮助他人,在工厂担任保安期间,由于丛飞表现的十分优异,还被上级领导提升为工厂的会计。
这一下工资上涨了不少,不过每个月只要工资发到手,丛飞都会将其一分不少的交到父母的手中。
在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下,工厂即将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年度晚会,而丛飞因为平常喜欢唱歌,被领导安排给工人们表演节目。
在节目现场,丛飞悠扬的歌声受到众位工友们的青睐,这也让丛飞意识到,与其呆在工厂,倒不如报考艺术院校专职学习唱歌。
尽管父母不希望丛飞放弃目前稳定的工作,可是为了心中的歌唱梦,最终丛飞还是选择从工厂辞职,并考入了沈阳音乐学院。
丛飞嗓音浑厚,虽然从未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可却能凭借着个人独到的见解,将每日一首歌都演绎的绘声绘色。
正所谓是金子总会发光,丛飞良好的歌唱条件也引起男高音郭颂老师的注意,于是郭颂将丛飞收为关门弟子。
这是丛飞人生中第一次拜师,能得到郭颂的肯定,也更加坚定了郭颂想要在歌唱道路发展的信心。
从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后,丛飞决定前往北上广一类的大城市发展,因为在那里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刚刚到达广州的丛飞一样面临着就业的压力,为了生存,丛飞不得不在业余时间里做搬运工或者装卸工。
一次丛飞好不容易接到一场商演,可在演出开始几天前新的问题却出现了,丛飞因为没钱买服装,只能穿着格格不入的装卸工服装登台。
这可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商演,如果演出效果不好,很有可能会面临着更加窘迫的局面。
万万没想到,在这紧要关头,一位刚刚相识几天的女歌手竟然伸出援手,将600元钱送给丛飞,并嘱咐他到商场中买一套像样的衣服。
对方的善举让丛飞感动不已,这是他第一次受到他人的帮助,在他看来,如果不是对方主动帮助自己,或许自己就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受到对方的影响,丛飞也正式加入到帮助他人的行列中,听闻山区的孩子因为没钱交学费而无法入学。
丛飞就拼命的参加商演,甚至参加免费的义演,为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募捐善款。
多年以来,丛飞几乎将自己所有的收入全都用来帮助他人,也正是因此,导致丛飞的家庭因此破裂。
前妻认为丛飞应该在保障家庭正常生活的前提上,再去帮助他人,而不是无条件的奉献导致一家人的生活陷入窘迫。
对于前妻的说法,丛飞并不认同,两人也总是因此发生矛盾冲突,万般无奈之下,前妻选择和丛飞离婚,并将年仅2岁的女儿留给他。
即便因此导致家庭破碎,丛飞也从未改变初衷,依旧保持着竭尽全力帮助他人的作风,哪怕生活变的窘迫,哪怕父女俩人整日风餐露宿。
邢丹在2001年来到深圳,由于没有边防证,导致她无法在深圳定居,机缘巧合的机会下,邢丹找到丛飞。
在邢丹看来,丛飞已经是有名的歌手,应该有着一个比普通人都好的生活。
可万万没想到,当邢丹来到丛飞的家中时,却发现他和女儿的住宅破烂不堪,甚至屋子里连一件像样的电器都找不到。
这一幕幕都让邢丹感到震撼,为了报答丛飞,邢丹经常会帮助他料理一些家务事,闲暇时还会帮助他照看年幼的女儿。
随着两人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两人之间也摩擦出爱的火花,并在2003年时登记结婚。
对于丛飞的公益事业,邢丹无条件支持,哪怕自己吃糠咽菜,也不会阻拦丛飞资助他人。
可这一切都在2005年时戛然而止,由于常年奔波在外,再加上超负荷的工作,导致丛飞患上了胃癌。
等身体出现异常时,已经是胃癌晚期,而此时的邢丹已经有4个月的身孕。
尽管悲伤,可按照目前的医疗条件,根本无法控制丛飞身上的癌细胞。
经过一年的抗争后,丛飞于2006年离开人世,临终前丛飞还不忘嘱咐妻子,要将家中的钢琴和身上的眼角膜捐献给他人。
丛飞去世后,邢丹继承丈夫的衣钵,继续从事丈夫未完成的公益事业。
可偏偏祸不单行,2011年邢丹跟随公益组织外出活动,半路上不小心发生车祸,导致邢丹的生命就此终结。
当年邢丹的小女儿只有5岁,许多人为两个孩子捐钱捐物,按照捐款的配比,慈善基金会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为两个孩子发放生活费,直到22岁。
好人有好报,丛飞的大女儿在18岁的那年考上沈音,和父亲成为校友,而且从事和父亲一样的事业,小女儿在2021年时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南方科技大学,如今已经快毕业了。
丛飞和邢丹,即使面对生活的不幸,也从未放弃过对他人的帮助。
如今两个孩子也在努力地追寻着自己的梦想,延续着父母的精神,这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信息来源:
1、新浪网2011年7月15日------丛飞:赤子大爱感动中国
2、南方网2023-01-12-------丛飞:贫困儿童的“爸爸”
来源:木乔简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