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句台词让无数人热血沸腾,也让《大秦帝国之裂变》成为国产历史剧的“封神之作”。但你知道吗?这部被捧上神坛的剧,竟被学者怒批“历史虚无主义”!一边是豆瓣9.3的逆天高分,一边是学术圈的口诛笔伐,它到底是“中华文明正源”的史诗,还是披着古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句台词让无数人热血沸腾,也让《大秦帝国之裂变》成为国产历史剧的“封神之作”。但你知道吗?这部被捧上神坛的剧,竟被学者怒批“历史虚无主义”!一边是豆瓣9.3的逆天高分,一边是学术圈的口诛笔伐,它到底是“中华文明正源”的史诗,还是披着古装的“基层干部奋斗史”?
《裂变》这部剧最让人欲罢不能、沉浸其中的,毫无疑问,当属商鞅(王志飞饰)与秦孝公(侯勇饰)这对“君臣 CP”。在剧中,这两人可谓是坦诚相待、毫无保留,齐心协力地致力于打造“法治秦国”。这简直就是职场打工人心目中的终极梦想场景:“老板给予毫无保留的信任,提出的方案瞬间通过,业绩指标直接达到巅峰!”
然而,当我们翻开厚重的史书,就会发现真实的商鞅可远没有剧中展现得那么“伟大、光明、正义”。在《史记》的记载中,商鞅大力推行连坐法以及极其严酷的严刑峻法,甚至出现了“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天地”这样极其惨烈的景象。可是在剧中,却把这些充满血腥的细节进行了美化,将其说成是“壮士断腕”般的英勇之举,还把商鞅塑造成了如同“法圣”一般的完美形象,就连他最终车裂的结局都被拍摄成了殉道式的悲壮场景,仿佛他就是一个被旧贵族恶意迫害的“完美受害者”。
更为离谱的是,在剧中商鞅竟然拥有“徙木立信”“土地私有制”等等这些现代法治的标签。但在真实的历史当中,秦法的核心其实是“弱民强国”——让百姓处于贫困的状态,这样他们才会更愿意去打仗,哪里有什么“民本思想”存在呢?就有人调侃道:“这哪是商鞅?分明是穿越回去的罗翔老师!” 这种对历史人物的过度美化和现代化解读,实在是与真实的历史相去甚远,容易给观众造成错误的认知和理解。
剧组信誓旦旦地自称“还原战国风貌”,剧中秦人皆着黑衣黑甲,还满口“他娘的”这样的国骂,乍一看好像很硬核。然而,考古学家滕铭予却毫不留情地打脸。要知道,战国时期的秦军主要使用的是铜兵器,而且骑兵所占的比例仅仅只有 2%,可这部剧里却让五万铁骑威风凛凛地横扫戎狄,简直活脱脱地拍成了“古代装甲兵团”,这与真实的历史情况相差甚远。
最为魔幻的要数“老秦人”的形象塑造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秦人文化早就已经被三晋文化所同化。但是在剧中,却硬生生地塑造出了“吃苦耐劳、铁血护国”这样的乡土群像。甚至连嬴政都被刻画成了“非民女不娶”的纯情霸总形象。
也难怪有网友忍不住吐槽:“这哪是先秦时期啊?分明是关中老乡穿着古装在搞乡村振兴!打着‘法家奋斗史’的旗号来包装地域情结,其本质就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一种高级玩法。这种对历史的随意改编和虚构,不仅是对观众的误导,更是对历史文化的不尊重。它让人们对先秦时期的真实面貌产生了错误的认知,以为那是一个充满了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时代,而忽略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历史的复杂性。”
尽管历史考据方面存在着诸多漏洞,甚至可以说是漏洞百出,《裂变》这部剧却出人意料地能够极为精准地戳中大众的爽点。
就拿逆袭叙事来说,穷弱的秦国在剧中成功逆袭成为超级大国,这种情节像极了当下众多打工人“996 换财务自由”的终极梦想。在现实生活中,打工人日复一日地辛勤工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只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经济上的富足和生活的自由。而剧中秦国从弱小到强大的转变,让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努力奋斗后获得成功的希望,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再看职场代入这一方面,商鞅“遇明主、改命运”的剧情,使得广大社畜们不禁直呼“这才是理想老板”。在竞争激烈、压力巨大的现代职场环境中,许多员工渴望遇到一位能够赏识自己才华、给予充分信任和支持的领导,就如同商鞅遇到秦孝公一般。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得以施展抱负,这种情节设定满足了社畜们对于理想职场环境的向往。
还有大国情怀,“法治强国”这一主题暗暗契合了当代民族自信。在当今时代,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族自豪感日益增强。当观众看到剧中秦国通过推行法治而走向强大时,心中的民族自豪感被进一步激发,弹幕中刷满“此生无悔入华夏”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必须承认的是,这份“爽感”背后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在剧中,为了突出秦国的正面形象,将六国贵族一律丑化为“酒色废物”。比如,魏惠王的寝宫被刻意布置成摆放“不可描述铜柱”的荒诞场景,齐湣王则靠“龙生九子”来装文化人。这种简单粗暴的刻画方式,将复杂的历史简化为“好人打坏人”的儿童剧套路。
《大秦帝国之裂变》犹如一碗加了猛料的历史麻辣烫,其火辣刺激的情节和独特的叙事风格就如同那浓郁的汤底和丰富多样的食材调料,令人眼前一亮。然而,这碗“麻辣烫”调味着实过猛,有时甚至显得有些夸张和刻意。
它那跌宕起伏的剧情、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以及激昂奋进的主题,就像麻辣烫中那让人舌尖发麻的辣椒和浓郁醇厚的香料,极具冲击力,深深吸引着观众的目光,让人欲罢不能。
这部剧的成功,在不经意间暴露了严肃历史在当下所面临的尴尬处境。在当今社会,当严谨的学术研究无法及时跟上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时,人们往往宁愿选择用“爽文逻辑”来填补自身对于历史认知的空白。
然而,历史的发展往往是残酷而复杂的。商鞅变法固然使秦国在短时间内迅速强大起来,国力蒸蒸日上,但与此同时,也使得百姓在一定程度上沦为了战争机器。他们被迫卷入无休止的征战之中,生活充满了艰辛与困苦。
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战乱纷争,实现了天下一统的伟大壮举。但这一辉煌的成就背后,也埋下了二世而亡的祸根。繁重的赋税、严苛的律法以及大规模的劳役,使得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在头条记录我的2025##大秦帝国#
来源:公子泽谈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