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把目光聚焦在肖战的演技上,拿他和胡歌做对比,觉得他演得不好,觉得他眼神太清澈。
1
本来不想写《藏海传》的,毕竟某个顶流的名字,现在都快讳莫如深了。
但好多读者留言,说看了剧,总觉得哪里不对,又说不清哪里不对。
很多人把目光聚焦在肖战的演技上,拿他和胡歌做对比,觉得他演得不好,觉得他眼神太清澈。
其实啊,这部剧还真不怪肖战。
咱实话实说,肖战的颜值的确好,当年看完《陈情令》,我半年才出坑,所以我对肖战没有恶意,反而有滤镜。
只是后来发生了太多事情,让他这个人成了腥风血雨体质。
肖战做主演,好处还是很明显的,《藏海传》里有很多实景大场面,比如殉葬那场戏,大场景还是很震撼的。
还有香老板的枕楼,看上去富丽堂皇,剧组应该也没少花钱。
至于演技,目前我觉得最好的是演平津侯的黄觉,把平津侯那种狠戾多疑演得入木三分,看着这个人就不由自主紧张。
为什么大家觉得这部剧不对劲呢?
剧情老套这些就不说了,特别是前面几集,一出场就是全家被杀,然后男主被人救,发誓要替家人报仇,所以苦心学艺。
这也就算了,毕竟咱也不能要求一部剧各方面都新颖啊。虽然也有人吐槽前面几集节奏慢,但总体还好,至少我是看下去了。
最大的问题,其实是逻辑太经不起推敲。
2
藏海最大的目标,是给家人报仇。
为了帮他完成这个心愿,一大堆人围着他转。好不容易接近了平津侯,还不能直接杀。因为他要全身而退。
这个设定最大的问题是,会让人觉得吃饱了撑的。
既然人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替父母报仇,还这么珍惜自身?只要能报仇,还要什么全身而退呀。
那么多人阻止他直接报仇,应该是想他完成更大的目标,只是这个目标没说出来之前,观众就觉得费那么大劲没必要。
对比一下《琅琊榜》里的梅长苏,他的目标就不仅仅是报仇这么简单,而是要给赤焰军平反。因为这个目标足够大,杀人是没用的,必须用智谋,大家就觉得,不管前路多难,逻辑上都是通的,就得这么干。
但藏海呢?就是报个仇,就是要杀一个平津侯,与其一次又一次把自己置于危险中,不如直接杀了,哪怕杀完自己无法全身而退又怎么样?就他那冒险方式,观众更担心仇没报完人就死了。
再说了,师父都有能力让他的履历看起来干干净净,让别人找不到一点破绽,连换脸的技术都有,杀完平津侯全身而退很难吗?
换个脸,重新弄一份履历不就完事儿了,总比一次又一次让自己置身危险强。
所以,一看到藏海有危险,观众总忍不住想:没必要啊,不如直接把平津侯杀了。
3
十集之前有两个高光时刻。
一个是藏海作为风水先生被带到墓里,同行的人都死了,只活了他一个。明明他是可以救这些人的,但编剧就是安排这些人死。
第二个是殉葬时,七八个人被带到墓里,墓里不仅有毒酒,还有机关,最后,又是只有藏海一个人活着,其他人都死了。
刚到墓里时,就有弹幕说:肯定最后又是只有藏海一个人活着。
结果毫不意外,估计后面还会有无数次这种结果。
不是这样不行,但次次这样,只会让人觉得,藏海的主角光环太强烈。
而且藏海的整个谋划,其实都是经不起推敲的,不是过于冒险的问题,而是成功概率极低,低到根本不应该这么干。
他让师父扮作风水先生,跟平津侯说最近有灾祸,而能救他的,是一个人将死未死之时。
平津侯可是刚靠风水说解决了太后下葬的问题,他会不知道风水里的那些门道?会相信一个风水师说的话?
然后,藏海让师父控制水闸,起到控制墓地门的作用,水闸一开,门就往下落,水闸一关,门就不动。
既然门是靠水驱动的,当门不动时,其他人不知道去查看水闸?就任由师父在那儿操作了一次又一次?
所以说,他整个策划成功率极低,简直跟送死无异。结果最后每一步都还按计划完成了,过于巧,就成了主角光环。
另外,平津侯就是为了试探藏海,才让他自由出入书房。结果他在书房里发现了自己父母,并且哭了好久。
这事儿平津侯居然不知道!
还有,藏海想和二公子结盟,二公子认出他身份,断然拒绝。然后,他发现了二公子娘坟上的毒草,断定二公子娘是被毒死的。
这也太巧了吧?他需要一个策反二公子的理由,然后编剧就直接给他了,甚至都不需要他花精力去找。
所以这部剧,主要是剧情漏洞和巧合太多,经不起细品。
当然,忽略这些细节,这部剧整体来说还是看得下去的,比一般的剧好看。毕竟,现在它和《折腰》同时更新,我会先看它。
而且,我对后面的剧情也有一些期待,就看后面能不能渐入佳境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汤小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