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曹公公第一次见藏海时,说他对藏海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虽然藏海发挥了高情商,说曹公公阅人无数,能让他有熟悉感,是他的荣幸。
《藏海传》最新剧情中,褚怀明买通了曹公公,让他帮忙除掉藏海。
曹公公第一次见藏海时,说他对藏海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虽然藏海发挥了高情商,说曹公公阅人无数,能让他有熟悉感,是他的荣幸。
但曹公公没说出口的是,这种似曾相识之感让他觉得不详,所以他派陆烬去调查藏海的身世。
为了让藏海的身世没有破绽,面具人下了大工夫。星斗自焚了,府上的那些人看似被遣散了,实则隐藏在镇子上继续生活,一旦有人来调查藏海的身世,他们就要发挥作用。
本来他们将藏海的身世圆得没有任何破绽,可陆烬察觉曹公公有除掉藏海的意图,便自作聪明,在飞鸽传书上谎称藏海的身世有问题,应立即诛杀。
镇上的人为了保护藏海,这才对陆烬和他的手下动手。
陆烬武功极高,不仅杀光了镇上的人,在他负伤去刘府时,面对几十个人的围攻也能逃出来。不过,陆烬就在和曹公公仅有几步之遥时,被香暗荼杀了。
陆烬是被香暗荼的鞭子勒死的,死后被扔到河里。曹公公的人将他打捞上来,发现他肚中藏着信物,陆烟便挖腹取物。
仔细回看这一段,我忽然发现陆烬的死,是因果报应。
陆烬在回城时,为了掩护身份,用绳子勒死了一位挖笋的老人,之后换上了他的衣服。这位老人何其无辜,只因为运气不好遇见了陆烬,就没了命。
香暗荼杀死陆烬的方法和陆烬杀害老人的方法很相似。她在陆烬回京城时,找了一件和他一样的衣服,之后趁陆烬放松警惕时,用绳子勒死了他。
陆烬在死之前,应该能感受到那位老人当时有多绝望吧。他杀害了那么多人,终于也能体会到那些人死前的无助和恐惧了。
除了陆烬,我发现目前死去一些的坏人,也都在背负自己的因果。
杨真是平津侯的心腹之一,此人善妒,且心狠手辣。平津侯杀了不少人,有些人和藏海一样,全家殒命。
平津侯不想把事情闹大,是杨真负责善后,把现场伪装成匪贼闯入。
杨真不擅长堪舆之术,杀人的手段都是在平津侯面前颠倒黑白,扭曲事实。而他,恰恰死于同样的方式。
他和褚怀明联手,说服平津侯让藏海去修皇陵。在功成之日,又联手庄之甫,谎称藏海是全阴的命格,适合与先帝陪葬。
皇太后入葬当天,藏海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出现在断龙石面前,说他命不该绝,因为该为太后和先帝陪葬的人不是他,是杨真。
藏海要做的,就是对杨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他故意说他推断过,杨真八字全阴,才是真正适合陪葬的命格。杨真知道这都是藏海的一番说辞,目的就是希望他死。
可平津侯相信了藏海的话,让杨真替换藏海出来。
平津侯许诺杨真,一会一定会救他,等到杨真真正站到断龙石后面,断龙石开始下降,杨真才发现,平津侯骗了他,他压根就没想救他。
杨真死前要说出平津侯隐藏的秘密,刚要说到关键信息,就被瞿蛟射杀了。
杨真这些年替平津侯伪造了那么多的现场,那些人明明死的很冤,却因为他破坏了现场,导致无人发现异常,冤情无处可诉。
如今他明明是被平津侯欺骗,被瞿蛟射杀,却也被伪造了现场。外人只知道杨真是为太后和先帝陪葬,谁能知道这其中的内情呢?
他临死前和死后都诉苦无门,这何尝不是他的报应?
瞿蛟因为射杀杨真,也遭到了反噬。瞿蛟是平津侯的心腹之一,当时杨真差点就说出一些能威胁到平津侯的秘密了,瞿蛟动手,是在帮平津侯。
但这一点,恰恰成了藏海离间瞿蛟和平津侯的关键。
藏海故意说,瞿蛟没有经过平津侯的同意就擅作主张,这是不把平津侯放在眼里。若不是他认为自己的决策是对的,就不用听平津侯的意见,怎么会如此行事?
如今他能这么明目张胆地对杨真,可见他之前也是如此做事。
平津侯生性多疑,藏海的话成功离间了他们。
瞿蛟在皇陵面前射杀杨真,也成了言官们弹劾的重点。平津侯要想平息这件事,必须处死瞿蛟。
站在瞿蛟的立场,他并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什么。他对平津侯忠心耿耿,对杨真动手也是为了护住平津侯的秘密,平津侯就算不嘉奖他,也不应该惩罚他。
可他却被平津侯下毒,暴毙而亡。临死之前,瞿蛟都觉得自己很冤。
瞿蛟的死,让我想起了月奴。月奴还是个孩子,瞿蛟当初在草垛发现了她,只要他假装看不见,月奴还能活命。
月奴那么小,她根本不懂大人之间的事。可瞿蛟却揪出她,还当着蒯铎家人的面抹了她的脖子。
月奴死之前都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她害怕,恐惧。瞿蛟在死之前,又何曾不是这种感受?
无论是陆烬,还是瞿蛟、杨真,他们视人命如草芥,死有余辜。虽然褚怀明、平津侯还有曹公公仍然活着,但藏海和暗香荼已经联手,他们的好日子,也要到头了。
来源:眼眸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