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著名京剧艺术家马长礼追悼会,欧阳中石悼念,千人送别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4-12-02 23:05 7

摘要:2016年冬天,北京的寒风格外刺骨,京剧艺术家马长礼的追悼会上,挤满了前来送别的人。欧阳中石手书“长礼弟,一路走好”,几个大字苍劲有力。台下的戏迷和同行们默默伫立,千人送别。作为京剧界的传奇人物,马长礼的一生像一出跌宕起伏的京剧大戏,台上光鲜亮丽,台下却是无数

他是“刁德一”,也是一铲泥

2016年冬天,北京的寒风格外刺骨,京剧艺术家马长礼的追悼会上,挤满了前来送别的人。欧阳中石手书“长礼弟,一路走好”,几个大字苍劲有力。台下的戏迷和同行们默默伫立,千人送别。作为京剧界的传奇人物,马长礼的一生像一出跌宕起伏的京剧大戏,台上光鲜亮丽,台下却是无数辛酸与挣扎。可谁又能想到,这位被戏迷亲切称为“刁德一”的艺术家,竟出身于一个与戏曲毫不沾边的家庭呢?这背后,是怎样的故事?

一场意外让家道中落

马长礼的祖上并非戏曲世家,而是正儿八经的官宦之家。他的祖父马祖培在清末担任刑部的财务官,每月按时将银票从官府取出,换成现银供衙门运转。一次偶然的疏忽却彻底改变了这个家庭的命运。有一回,马祖培带着银票回家,却因大意将它遗失了。更荒诞的是,那张银票竟被家中不识字的祖母误当废纸,用来包馒头送给孩子。

事情一出,马祖培焦头烂额。法不容情,他被下狱问罪。亲友们好不容易辗转找到那张“救命银票”,但为时已晚,马祖培已在狱中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出狱仅三天,他含恨离世。至此,这个原本算得上殷实的小康之家,彻底败落。

家里的顶梁柱倒下后,马长礼的父亲靠做鞋子勉强养家。可日子依旧捉襟见肘。年幼的马长礼从小就明白,生活的苦,得自己扛。

“读书高”还是“唱戏低”?一次家庭的拉锯战

马长礼真正接触京剧,是因为父亲的朋友李洪春。这位老先生是个戏迷,经常来家里走动。一来二去,小马长礼对京剧慢慢产生了兴趣。李洪春看出了他的天赋,便劝他去学戏。这个建议却在家里引发了一场“战争”。

在马母看来,祖辈好歹是刑部官员,家族虽败,但读书才是正道,唱戏是下九流的营生,实在抬不上台面。而父亲虽然没明着反对,但想着学戏的苦和不稳定的出路,也不愿让儿子走这条路。家里其他长辈更是摇头叹气,觉得这是“不务正业”。

但马长礼是个拗劲十足的少年。他一边软磨硬泡,一边偷偷跑去听戏学唱。半年后,他终于下定决心,带着些许行头,投奔了戏班。家人无奈,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丑角起步,苦熬成名

学戏的路,说是“苦不堪言”一点也不夸张。马长礼早期并没有直接学老生,而是被安排学丑角。他曾拜萧连芳为师,但因条件限制,唱小生的机会寥寥无几,连登台的门槛都够不上。更糟糕的是,家里接连出事,二哥摔倒生病,生活重担压得这个少年喘不过气。

幸运的是,他天资聪慧,悟性极高,在戏班里学到了不少派系的精髓。郭春山教他发声,刘盛通带他揣摩表演,尚小云更是直言不讳地点拨他。马长礼做到了“拿过来,为己用”。从谭派的激昂,到马派的圆润,再到杨派的留白,他都能灵活融合,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他终于熬出了头。从一个不起眼的配角,到主演京剧《红鬃烈马》《借东风》等大戏,马长礼一步步站上了京剧界的巅峰。

“刁德一”的诞生:从正面英雄到反派特务

马长礼一生饰演过无数经典角色,但“刁德一”却让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1960年代,《沙家浜》横空出世,马长礼接到出演刁德一的任务。这对他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要知道,他此前饰演的多是正面人物,比如《秦香莲》中的杨子荣。而刁德一,是个狡猾阴险的国民党特务,光是角色的反差就让他一时间摸不着头脑。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开始研究特务的动作、神情,甚至连烟嘴的摆放角度都一遍遍琢磨。为了演出烟嘴的“味道”,这个平日滴酒不沾、烟草不碰的演员,硬是随身带着几个塑料烟嘴反复练习。

排练初期,他的刁德一反而像个“斯文书生”,毫无特务的狡诈气息。但他坚持不断试错,调整动作和语调,终于让这个角色活了起来。《沙家浜》一经公演,刁德一成了观众最喜欢的“坏人”。媒体评论他“演的入木三分”,甚至戏称他为“刁德一本人”。

“京剧杂家”:他的戏属于所有流派

马长礼的艺术道路极具特色。不同于许多京剧演员明确师承某一流派,他的风格是“杂家”。谭派、马派、杨派,他都学,又都不完全照搬。比如在《赵氏孤儿》中,他用马腔为基础,结合余派的清晰吐字和杨派的深沉韵味,演绎出了程婴的复杂情感。

他的这种创新精神也体现在传统曲目的改良上。一次,他与马连良合作《三家店》,将“流水板”这种原属于“外江派”的唱法融入京派戏,效果极佳。他不仅没有被传统束缚,反而用自己的方式让京剧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生活里的“老顽童”

戏台上的马长礼严谨认真,生活中的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老顽童”。他酷爱放风筝,家里的各式风筝多到可以开个展览。每次去天坛或永定门外,远远就能看到他牵着风筝线,笑得像个孩子。

年轻时,他还痴迷摩托车,喜欢追求速度带来的刺激感。后来年纪大了,他迷上了摄影,甚至自己动手研究如何冲洗彩色照片。尽管手抖和视力问题让他不得不逐渐放下相机,但他始终没有停止对生活的热爱。

他曾说,“多些爱好不仅能养生,还能让生活更有趣。”即便到了晚年,他依然保持着一颗童心,陪孙辈玩玩具,自己动手组装小飞机。

马长礼的一生,是京剧的一铲泥。他没有戏曲世家的背景,没有明确的流派传承,却用自己的努力和天赋,为京剧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沙家浜》的刁德一,到《赵氏孤儿》的程婴,他的名字已经深深镌刻在京剧的历史中。

有人说,马长礼的离世,是京剧界的一大损失。他留下的,不仅是那些传世的角色,更是一种对艺术的执着和突破传统的勇气。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不过是一铲泥、一块砖,但也要铺在艺术的大厦上。”

来源:能怎样i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