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五月,我们班群里突然有人说朱媛媛老师走了,消息传得很快。班长王千源后来在微博发了悼念,说他们一起上学三十多年了。其实她生病的事很多人不知道,直到她老公辛柏青发讣告才知道。
戏里戏外三十年的朋友:一个班级最后的告别
去年五月,我们班群里突然有人说朱媛媛老师走了,消息传得很快。班长王千源后来在微博发了悼念,说他们一起上学三十多年了。其实她生病的事很多人不知道,直到她老公辛柏青发讣告才知道。
她得病五年一直没跟外人说。这段时间她还拍了六部戏,去年四月在《造城者》片场时,临时演员拍到她坐在布景边休息,人瘦得厉害。当时有人说她老咳嗽像是感冒,谁也没想到就是最后几天。
王千源是中戏93级班长,比别人晚两天才发悼念。网上有人说他是不是冷淡,其实谁懂那种说不出的感觉呢?他们三个,加上李乃文从小一块学戏,私下关系很好,这些都不需要靠发朋友圈证明。
朱老师走前半个月还在拍戏。四月十七号那天有人拍到她慢慢走着去现场,脚步都比以前慢。剧组后来发过杀青照,那是她最后一条社交动态。现在评论区几万条留言,全都是说舍不得。
班上其他同学都发了悼念。李乃文说了很多往事,辛柏青推迟了出国行程。有人统计过,班里二十几个同学陆续说了话,方式都不一样,但都是真心。
这些年她一直瞒着病。化疗期间还帮班上同学改台词,有次拍《长安十二时辰》加了段即兴表演,后来成经典镜头。片场的人都佩服她能撑下来。
最近翻她的采访,她说演戏就是生活。拍戏时疼就歇会儿,回来继续。有回记者问起健康,她只说"戏比天重要"。现在再看那些访谈,突然觉得特别心酸。
片场那个临时演员后来回忆,朱老师走那天还笑着说等戏呢。没人知道她已经这么难受了,连医生都说奇迹。
班长的悼念词很短,只有几句话。但他后来没再提过这事,可能太难过了。有网友翻出他们大学时的照片,三个男生抱着奖杯笑,现在只剩两个还在。
剧组资料里还有她最后的路透。那天她穿着角色衣服,扶墙慢慢走,谁都没在意。现在看这视频,好多网友都在评论区打字,说要看完她所有戏。
有人整理了这些年她的作品,从《美丽的大脚》到《亲爱的小孩》,每一部都是真功夫。年轻演员讨论她演技时,总说"这是老一辈的底子"。
网上还在传当时片场的情况。她说完词就去休息室,后来没人见她出来。那场戏是群戏,导演后来补了镜头,没人发现异常。
现在她的名字还在电影列表里,每次点开片尾字幕,总看见"特别纪念"四个字。剧组发了花絮,里面还有她和黄晓明对话片段,声音轻但笑得开心。
有人问为什么非要带病拍戏,其实演员都懂。就像她老公说的,她就是那个把戏当命的人。现在知道真相了,反而更心疼她。
中戏93级的同学聚会再不会齐了。班长王千源后来拍动作戏摔伤了腿,在片场绑着护具继续打。有粉丝问起朱老师,他只会说"她最爱看我的动作戏"。
纪念账号还在发当年课堂录像。三个年轻人在排练厅打架,后来成了影迷口中的"三剑客"。现在只剩照片上笑得最大的那个,还在继续演戏。
剧组发过最后的工作照:她站在布景前侧脸,手里拿着对讲机,背景是未完成的墙面。这张图被传了无数遍,有人说像油画,有人说像告别。
观众自发整理了她的作品时间线,五年抗癌期间她演的角色,从温柔母亲到职场精英,每部片都认真对待。有粉丝说她演的每个女人都像身边认识的人。
有人说她走得太突然,其实她早就准备好了。遗嘱里详细列了捐赠事宜,甚至包括珍藏的戏服道具。律师说她五年前就开始做安排了。
今年清明有个影迷去她老家扫墓,发现很多人自发去献花。当地老人说她小时候就爱表演,常在街边给玩伴编故事讲。现在那些街坊都来看,说姑娘回来吧。
剧组保存了她当天的台词本,上面画满了批注。工作人员无意翻到,发现每页都有修改,连群演台词都标了重点。他们这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路人甲的戏份特别自然。
网上还在传当年入学考试录像。二十岁的她弹吉他唱《甜蜜蜜》,评委说没想到能考上。现在那些老教授还在教课,每次说到她都要停顿会儿。
有位网友做了时间线图,标注她治疗和拍戏重叠的时间。医疗记录和拍摄日程交错,像两条咬合的齿轮。医学顾问看了说不可能,除非每天只睡三小时。
网友整理了她生前最后三个月的行程:四月在横店,五月回北京,六月进组新戏。没人知道这些安排现在都取消了。制片人说片方会给她留个角色,用特效完成。
她的学生发了毕业作品,导师写评语时引用她的话:"演戏就是把自己活成别人"。现在这句话被做成海报挂在教室,每次考试都放投影在墙上。
微博超话里有个帖子,收集她所有的采访回答。有人说看得流泪,因为那些话现在听是另一种感觉。论坛管理员删了评论区的煽情内容,只留事实。
演员基金会以她名义设了资助项目,专门帮助患病艺人。申请条件里写着"需提供主治医师证明",像她当年那样默默做事的风格。
制片人透露她去世前签了三部戏,合同里没写健康保障条款。后来整个行业开始修改合约模板,新增了艺人健康优先的条款。
同班同学开了纪念公号,每周发一段课堂录像。第二期视频里,朱媛媛在背台词,王千源在旁打手电,李乃文举着镜子当监视器。配文只有日期和片场地址。
有位编剧写了剧本,主角是个带病拍戏的演员。制片方找王千源做咨询,他看剧本时停了半小时,说里面有个细节弄错了。
最近有人复刻了她的最后一场戏,用AI合成画面。虽然技术不算完美,但观众说眼神像极了她。网友争论要不要公开,最终决定只在内部放映。
剧组保存的化妆记录显示,她最后几次上妆时间越来越长。化妆师说是因为身体弱,皮肤恢复慢。这个细节被写进行业报告,作为案例研究。
有学生问老师如何平衡事业和健康,教授指着教室里的海报说:"看她怎么做的就明白了。"下面坐着的二十几个年轻人安静下来,有人打开手机看她的作品。
纪念演出在七月举办,李乃文独白了整场戏。灯光暗下时,观众席有位置空着,像是给某个再也不会来的同学留的。结尾掌声很响,持续了十分钟还没停下。
来源:娱乐笑料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