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患癌,曹颖和朱媛媛两个世界,果然越安静的人越有力量!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23 21:08 3

摘要:5月22日,《乘风2025》的录制现场,一段孩子的录音刚响起,曹颖的眼眶瞬间泛红,声音哽咽:“我怕我不在了,没人像我这么爱他。”

“妈妈,我爱你,你别走。”

5月22日,《乘风2025》的录制现场,一段孩子的录音刚响起,曹颖的眼眶瞬间泛红,声音哽咽:“我怕我不在了,没人像我这么爱他。”

她才51岁,胃癌术后第8天,带着引流袋,就坐在直播间里笑着试吃20多款零食。

她说自己是为了儿子。可网友却炸锅了。

“你这不是拼命,是拿命换钱。”

而几天前,5月21日,一则讣告让全网沉默。朱媛媛,走了。也是51岁,癌症晚期,抗癌五年,毫无征兆地离开了我们。

她没有哭诉,没有直播,只留下一个笑着宣传新剧的背影。

一个在聚光灯下声泪俱下,一个在风中悄然退场。

同样是癌症,为什么她们走的是如此不同的两条路?

“烫着最靓的波浪卷,经营着最牛的生意。”

这是朱媛媛最后一条宣传文案。那时候,她已经挺过五年的抗癌旅程。

《造城者》尚未开播,她的生命却已经悄然熄灭。

在她离开的前几天,还顶着太阳拍戏,在片场和群演热情打招呼。

没有人知道她病了,没有人知道她疼得靠腰带勒住腰才能站稳。

她曾在《送你一朵小红花》中饰演癌症孩子的母亲。那时她已经确诊癌症第二年。

现实与角色交融,她没有告诉任何人。

她的坚持,从不是为了博取同情,也不是为了销量,而是为了角色。

她演技里的力量,是从病床上爬起来的倔强,是咬着牙吞下的止痛药。

朋友圈没有负能量,社交平台只有作品宣传。

真正的勇敢,不喧哗,自有声。

“我不怕死,我怕我死了,没人心疼我儿子。”

这句话,是曹颖在节目里哭着说的。

她确诊胃底腺癌,是早期,幸运的一种。

可她不愿休养,术后8天就杀回直播间,脖子上的引流袋都还没摘。

吃药、直播、焦虑、试吃……她一天带货14小时,狂卖4800万。

这不是意外,是计划,是她对孩子的“遗产”。

她说,自己37岁才生下孩子,如今孩子才14岁,不能等。

可观众却疑问四起:
“你家不差钱,为啥这么拼?”
“母爱是伟大,但这不是拿命做赌注?”

她成了争议的中心。一边是网友的心疼,一边是质疑的声音。

曹颖的选择,是“透明”的抗癌方式——让所有人看到她的痛,她的挣扎,她的坚持。

朱媛媛,是那种你一提起就觉得温柔的人。

她的笑,是带着温度的。她的角色,是有灵魂的。

她从不诉苦,连最后的日子也在为新剧宣传。

她用一个个角色,把自己的生命演得有声有色。

而曹颖,是那个从不“安静”的人。

她说话犀利,情商备受争议,却拼得让人心疼。

她选择在镜头前剖开伤疤,她把病痛当成销量,她把直播当成战场。

毕竟,术后8天就开始直播,还卖了4800万的货。

两个人,一静一动;一隐一显;一声不吭,一泪两行。

这不是对错的问题。

而是你更愿意成为什么样的人。

朱媛媛在《我的姐姐》中饰演姑妈,刚做完化疗,片场偷偷吃止痛药,没人知道,她那个时候在抗癌。

凭这个角色,她拿下金鸡奖和百花奖双料女配。

领奖那天,她笑容灿烂,谁都没看出来,她正在被病魔啃噬。

她生前做公益,从不张扬。

连北大人民医院的医生都说,她主持活动一分钱不要,还捐几十万。

她的荣誉,不是奖杯,是同行的敬重,是观众的怀念。

而曹颖,靠着直播带货,一年卖货五亿,登上《浪姐6》的舞台。她在镜头前哭诉病情,呼吁大家体检,得到了不少网友支持。

但也有人说她“商业化”了抗癌,把“母爱”变成了卖点。

可她也确实让很多人意识到体检的重要性,也拉近了观众和疾病的距离。

一个是沉默的艺术家,一个是高呼的母亲战士。

或许,她们都赢了,只是方式不同。

有人说:“越安静的人,越有力量。”

朱媛媛用五年的沉默,诠释了这个真理。

她走了,却被更多人记住。

曹颖还在,“带病上岗”成了她的标签,她努力活着,也拼命证明“我还可以”。

一个是安静的退场,一个是喧闹的逆袭。

她们都是真实的中国女性,母亲、演员、病人、战士。

看完她们的故事,你会发现:

健康,才是我们最大的奢侈品;

爱,是撑起一个人战斗到底的底气;

而选择怎么活着,比活多久更重要。

来源:竹影伴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