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baby可以成功复出,张嘉倪却无戏可拍?网友:背后靠山不同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23 19:04 2

摘要:Angelababy与张嘉倪因2023年“疯马秀事件”陷入舆论危机,但两人后续的复出路径却截然不同。Angelababy虽经历“软封杀”,仍通过多方策略逐渐回归公众视野,而张嘉倪则面临资源锐减、无戏可拍的困境。这种差异背后,既与个人资源及团队运作有关,也折射出

Angelababy与张嘉倪因2023年“疯马秀事件”陷入舆论危机,但两人后续的复出路径却截然不同。Angelababy虽经历“软封杀”,仍通过多方策略逐渐回归公众视野,而张嘉倪则面临资源锐减、无戏可拍的困境。这种差异背后,既与个人资源及团队运作有关,也折射出公众形象管理与行业接纳度的深层逻辑。

一、Angelababy的复成功路径

1. 资源与团队运作

Angelababy的经纪人为其制定了系统的复出计划:先通过海外活动(如迪拜跨年、英国电影学院奖)刷存在感,再以时尚杂志封面试水国内舆论,最终借助港圈资源(如金像奖红毯)逐步回归。其经纪团队更擅长利用话题热度,例如在黄晓明绯闻期间与粉丝互动,借势维持曝光。

2. 商业价值与品牌支持

即使被封杀,Angelababy仍保有长期合作的品牌支持。例如,代言六年的红蜻蜓在2024年与其合作直播带货,单场销售额达1983万元,验证其商业号召力。此外,她通过直播带货(如与辛巴合作7.9亿销售额)和公益头衔试探公众接受度,展现“求生欲”。

3. 舆论策略与形象管理

Angelababy在社交媒体上频繁转发官媒内容,强调爱国立场,并主动与粉丝互动释放复出信号(如超话发文“想念大家”)。相较张嘉倪,其团队更注重规避争议,未对事件正面回应,仅以行动淡化负面影响。

二、张嘉倪的困境成因

1. 公众形象与信任危机

张嘉倪在“疯马秀事件”中不仅被拍到现场,还被官方账号用作宣传素材,且始终未回应争议,导致舆论反弹更剧烈。此外,她在综艺中表现出的“言行不一”(如《妻子的浪漫旅行》中“捡帽子”事件)削弱了公众对其“独立女性”人设的信任。

2. 资源断层与角色固化

尽管张嘉倪凭借《千古玦尘》等剧短暂翻红,但其演技被诟病停滞,角色多局限于“恶女”类型,缺乏突破。离婚后虽营销“事业女性”形象,却因缺乏优质作品支撑,难以获得行业认可。

3. 团队策略与行业接纳度

相比Angelababy的强力经纪团队,张嘉倪的复出动作显得零散,如《浪姐》中未充分展现舞蹈实力,错失扭转形象的机会。此外,品牌方对其风险评估更高,导致商务资源流失更彻底。

三、行业逻辑与启示

娱乐圈对“争议艺人”的接纳度取决于商业价值与风险平衡。Angelababy的复出成功印证了“资本逐利”的本质——只要存在流量变现可能,资源便会向其倾斜。而张嘉倪的案例则表明,缺乏持续的作品输出与真诚的形象管理,即便短期话题热度也难以转化为长期事业机遇。两者对比,为艺人危机公关与资源博弈提供了现实样本。

来源:热心吃瓜市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