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皇后”闵惠芬病逝:患癌做过6次手术,女强男弱婚姻很悲壮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23 10:16 2

摘要:音乐圈从不缺天才,但天才能活成传奇的,少之又少。闵惠芬这个名字,或许不少年轻人听着陌生,可在老一辈音乐人的心中,她是那种一听就让人肃然起敬的存在。

音乐圈从不缺天才,但天才能活成传奇的,少之又少。闵惠芬这个名字,或许不少年轻人听着陌生,可在老一辈音乐人的心中,她是那种一听就让人肃然起敬的存在。

她不是那种靠热搜和话题上位的人物,而是靠一把二胡,一腔热血,三十三年的抗癌意志,活成了整个时代的脊梁。她用命去拉的《二泉映月》,让世界听得跪了下来。

闵惠芬能走上这条路,说是命中注定都不为过。家里是文化世家,爷爷是秀才,姑姑弹琵琶,爹是音乐老师,连小时候看个戏都不是去凑热闹的,那都是闵惠芬的“幼儿音乐启蒙课”。

她五岁还没上小学,耳朵就已经被各种唱腔和民乐给熏得一听就入迷。你说别人是“耳濡目染”,她这是“耳毒目染”。

十一岁能把《空山鸟语》《光明行》拉得让老师们竖大拇指,不是吹的,那可是一曲曲凭自己偷师苦练来的。

不是天降神童,而是闷头干的狠人。她爸眼尖,一看女儿这天赋,立马扛着小板凳就奔着音乐学院去了。

结果考学那年文化课挂了,书念得太少,全拉琴去了。但她不认输,现场来了一曲《空山鸟语》,直接把评委老师震得说“破格录取”。

进了附中后,终于开始了正规的“二胡特训”,要说这才算是真正起步。可偏偏那几年,赶上了最动荡的年代。

一群老艺术家都被批斗,闵惠芬在学院里咬牙坚持,别人毕业了她还在读。足足拖了六年,她才拿到毕业证。

可别说,这段时间也让她遇到了生命中那个“推她一把”的人——刘振学。这也是她未来三十多年抗癌路上的顶梁柱。

这个男人不像外人眼中那种“躺赢的贤内助”,他是实打实在背后撑起了整个家的那个人。

闵惠芬正式出圈,是在八十年代初。那年她才三十多岁,就已经是音乐圈响当当的“二胡皇后”。她把阿炳的《二泉映月》重新演绎,原汁原味之上,又拉出了点“新时代的灵魂”。

这不是咱们自己夸,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听了之后直接情绪失控,当场落泪,说出了那句被写进传记的评价——“这是要跪着听的音乐”。

从美国到欧洲,再到东南亚,她的音乐不只是走出去的,而是被世界真正听懂了。外国媒体都稀奇:中国竟然有这样的音乐人!

那时候,咱们国家的形象还不是靠偶像靠明星堆出来的,像闵惠芬这种文化出口的“大使”,才是真正让人肃然起敬的力量。

事业如日中天,家庭也幸福得像剧本写的一样。丈夫体贴,儿子乖巧,外人看她是开了挂的生活样本。

可命运偏偏就是喜欢在人最得意的时候给你泼一盆冷水。她36岁那年被查出患上皮肤癌,医生冷冰冰地说,手术之后可能再也不能拉二胡了。

这对一个把二胡当命的人来说,几乎等于宣判了人生死刑。

术后她的手臂根本不能用力,可她偷偷摸琴的时候,痛得眼泪掉下来也不吭声。她知道医生的建议是“别再碰了”,但她偏不信命——“你要我活着躺着,我宁可拉琴死在舞台上。”

这不是一句狠话,她真做到了。她从第一次确诊到最后离世,中间整整三十三年,复发六次,动了多少次手术都没人数得清。每次都像是鬼门关转一圈再回来,但她没一次说“我不行了”。

哪怕病情复发、医生说“你这次可能撑不过去了”,她照样出现在舞台上,笑着拉一曲《良宵》。听众眼泪都快止不住了,她还在那边调琴:“我这次换了个指法,你听听像不像阿炳?”

她不在意别人的心疼,也不愿意拿病情博眼球。别人劝她“你就歇歇吧”,她说:“我活一天,就得让这琴响一天。”

三十多年,她演出三百多场,哪怕进了病房,也在床边拉。丈夫刘振学一边照顾她的饮食起居,一边给她处理演出事务。他劝不动她,医生劝不动她,谁都劝不动。医生让她忌口,她照吃,医生让她停琴,她照拉。

有一场演出结束,她下台直接晕倒。观众还在鼓掌,她已经进了抢救室。可醒过来之后,她第一件事还是问:“我刚那一弓,拉得准不准?”

你说她倔吧,她确实有点轴。可就是这种轴,才撑起了她生命的厚度和宽度。她从没想过“多活几年”,她想的是“把这几年活得不白来”。

她晚年接受采访时说:“我这辈子,拉了六次命。”这句话听着像个比喻,其实字字属实。她就是靠着这份拼劲,把命从死神手里拉了六次。哪怕医生已经麻木:“她这种情况,活到明年已经是奇迹。”她也照样扛了下来。

她说自己像凤凰,火里烧完了还能重生。一次两次三次都算,六次还能重生的,可能这地球上真没第二个。

那些年,闵惠芬带着病体四处演出,也教学生,也搞创作。她的演奏手法被写进了教材,她的作品成了后辈学习的模板。中国的民乐不是没人继承,而是像她这样,既出作品、又出态度的人,实在太稀缺。

她从不说自己多伟大,但每一次站在舞台上的时候,她就是那个把民乐送上国际舞台的火种。

老话说得好:“艺痴者艺精。”她的痴,是那种舍命也不放手的痴。不是把琴当饭碗,而是当命根子。

哪怕到最后,她倒在了舞台上,也还是那把琴还在手中。刘振学知道,别说是病,哪怕天塌下来,也拉不走她。

人说,一个人最了不起的,不是活得有多长,而是活得有多深,闵惠芬给这话写了注脚。她没等到被封神,但她活成了传奇。

上世纪七十年代,小泽征尔来中国多次。有次音乐会上听到《二泉映月》,当场落泪,忍不住说出了那句至今让无数人动容的话:“这首曲子,应该跪着听。”

那一刻,全场静得只剩下琴声和心跳。而那首曲子背后的演奏者,就是闵惠芬。

她不是为了被看见才演奏,她是为了不让这音乐在世界上沉默。你说她傻,她可能真傻;你说她疯,她还真疯过。

但你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需要有这样一个人,敢为音乐死,才能让更多人学会为音乐活。

如果你心里也有一把“二胡”,你会像闵惠芬一样,不顾一切拉到最后吗?

《国乐名家汇聚上海,用音乐纪念二胡大师闵惠芬》——上观新闻

《香港城市中乐团举办二胡大师闵惠芬经典作品纪念音乐会》——中国新闻网

来源:危境卫士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