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连影院保洁阿姨都忍不住嘀咕:"这片子的生命力,简直比哪吒的三头六臂还顽强!"眼下端午假期和儿童节即将接棒,家长钱包又要不保——毕竟国产动画碰上亲子档,简直就是"票房永动机"。
《哪吒2》第三次延期放映到5月31日,但每天仍能收割近百万票房。
连影院保洁阿姨都忍不住嘀咕:"这片子的生命力,简直比哪吒的三头六臂还顽强!"眼下端午假期和儿童节即将接棒,家长钱包又要不保——毕竟国产动画碰上亲子档,简直就是"票房永动机"。
可这种薅羊毛营销,正悄悄反噬着国民爆款的金字招牌。
随手翻看短视频评论区,热门留言充斥着不满:"转场看两遍是情怀,刷票四回算真爱,可架不住天天被按头买单啊!"更有看热闹的网友贡献神评论:"建议影院跟哪吒签终身劳动合同,直接演成《今日说法》片头曲得了!"
票房的"钞能力"背后藏着猫腻。
本来全民助力冲榜是美事一桩,可眼看着《泰坦尼克号》那个5亿票房天堑,硬啃都差着大半截。
有心人算过账:现在日收百万的水平,要填平这个窟窿得再放五百天——到时候《哪吒3》都能长大成片了!有位二刷爸爸苦笑道:"我闺女现在看见三太子就躲,说怕他突然掏出个收款码。
"
真正要命的是这场拖延战术,正把战火烧到《哪吒3》的地界上。
在知乎"你最想给国产电影泼的冷水"话题里,高赞回答一针见血:"隔壁至尊宝等到紫霞都嫁人了,我们还要用情怀喂养贪婪的制作方吗?"去年做线下应援的粉丝会长最近在群里发公告:"再当韭菜就退圈,大家留着票钱给饺子导演买速效救心丸吧!"
平心而论,《哪吒》系列确实是国漫扛把子。
第一部横扫暑期档时,连菜场大妈都知道"我命由我不由天"。
第二部刚上线那会儿,海外票仓的捷报刷屏到让人以为进军奥斯卡了。
可如今这连续加映的骚操作,活生生把爆款整成了"牛皮癣广告"。
业内人士透露些门道:动画电影不像真人电影能玩路演轰炸,但也不能拿档期当传家宝用。
据说影院经理们现在碰头就数落:"排片表被哪吒焊死了,新片想插队得去求太乙真人施法!" 制片方怕是忘了,当年《战狼2》连映四个月,到后面观众入场都自带便当准备打持久战了。
导演饺子的处境最令人揪心。
闭关修炼第三部原本是美谈,现在倒成了制作方的挡箭牌。
有知情人士爆料,团队内部已吵翻天:"策划部盯着日收曲线嚷着再战三百回合,编剧组看着暴跌的豆瓣评分直抹眼泪。
"就连电影学院教授都坐不住了,在行业研讨会上痛心疾首:"再这么玩下去,国产动画要变国产摇头丸了!"
说得再直白点,片方现在就是揣着金碗要饭。
明明守着国民IP金矿,偏要蹲在票仓门口刮油星子。
看看人家迪士尼的套路,爆款电影下映转手就上流媒体,光会员费收得比票房还滋润。
要我说,与其赖在影院当钉子户,不如学皮克斯把彩蛋做成元宇宙体验馆,那才叫站着把钱挣了。
眼下的转机就像熬汤的火候——该起锅时硬要熬成老卤,最后只会苦得难以下咽。
社交媒体监测数据显示,"哪吒ptsd"词条的热度曲线,跟影片延期公告完美重合。
有院线小哥吐槽:"以前观众进场是两眼放光,现在扫码取票都带着烈士遗容。
"
更吊诡的是,这出延期连续剧正在酝酿阴谋论。
某影评大V发现规律:"每次官博宣布继续放映,关联公司股票必飘红。
"评论区秒变段子现场:"建议证监会增设影视概念股,持仓标准就看影院过期爆米花存量!"
其实观众愤怒的从来不是为情怀买单,而是被当成人形ATM机。
《哪吒1》冲榜时办公室组团刷票的集体狂欢,电影院此起彼伏的抽泣声,这些珍贵记忆不该被稀释成KPI报告上的数字。
就像热心网友@电影淘金客说的:"我们愿意陪国漫成长,但不接受被摁头当数据民工。
"
说到底,这届观众比任何时候都拎得清。
他们能为《深海》的艺术探索刷屏安利,也敢对《上海堡垒》的圈钱行为重拳出击。
现在留给片方的选择很简单:是要当永远载入影史的国漫之光,还是沦为资本游戏里的提线木偶?
眼下最急的恐怕是宣发团队,得连夜雕琢"收官感恩场"的海报话术。
最重要的是给观众台阶下——毕竟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追了三月的票房冠军,最后竟成了别人眼里的冤大头。
这场国产动画的成人礼,正卡在情怀透支的十字路口。
当银幕上的哪吒第N次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时,不知道导演能不能听见观众的新注解:"我钱由我不由片"。
热闹看够了,接下来该蹲个真·大结局了。
来源:奇闻动漫小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