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23日,距离18岁演员黄杨钿甜因“230万耳环”引发全网热议已过去12天。
2025年5月23日,距离18岁演员黄杨钿甜因“230万耳环”引发全网热议已过去12天。
在这12天里,事态一直都备受公众的关注,于此同时,这对耳环也成了当下的爆款,十几块的仿版在各大电商平台的销量成绩令人惊叹。
而在此事件受到关注之前,作为女明星的黄杨钿甜其实也佩戴过不少好看的珠宝的首饰。
如果没有眼尖的网友质疑这对天价耳环的端倪,或许黄杨钿甜会成为一名带货力能强大的女明星吧。
但这场由一副顶奢珠宝掀起的舆论风暴,不仅未随时间平息,反而因网友深挖其家族过往消费细节,暴露出更庞大的“奢侈消费链”——那对引发争议的GRAFF耳环,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晒耳环”非首次:
从童年到成年
珠宝细节早露端倪
事件起于5月11日黄杨钿甜分享的成人礼照片:她佩戴的耳环被指为GRAFF经典系列,公价约230万元,二手市场估价超百万。
但网友翻查其社交动态发现,这并非她首次因珠宝引发关注。
2023年,黄杨钿甜在社交平台晒出的“家庭合影”中,背景是深圳某高端别墅区的三层住宅(网传该区域别墅总价超亿元),镜头扫过客厅时,一个定制首饰柜清晰入镜——柜体采用防弹玻璃材质,内置恒温恒湿系统,仅柜体成本便超5万元。
更早前的童年照片里,她佩戴的卡地亚蓝气球手表(公价约8万元)、梵克雅宝四叶草项链(公价约5万元)等轻奢单品,已频繁出现在镜头前。
“她以前总说‘饰品是妈妈送的小礼物’,现在看来,这些‘小礼物’加起来够普通人奋斗半辈子。
父母“隐形炫富”:
母亲珠宝总价破千万
父亲企业与消费时间线重合
舆论发酵后,黄杨钿甜父母的奢侈消费更成焦点。
据网友整理,其母司女士日常佩戴的珠宝“配置”堪称“顶奢合集”:
手腕上的卡地亚Juste un Clou手镯(公价约45万元);
颈间的梵克雅宝Alhambra红宝石项链(公价约50万元);
甚至连日常出门的耳坠都是宝格丽Divas’ Dream系列(公价约8万元)。
而此次事件起因黄杨钿甜成人礼佩戴的那副GRAFF耳环,与母亲此前参加活动时佩戴的同品牌蝴蝶胸针(预估价值150万元)属同一系列,整套珠宝官网总价超2000万元。
而其父杨伟的消费轨迹,更与“公职-经商”身份转换高度重合。
2015-2017年杨伟任职雅安经合外事局期间,其家庭已购入深圳别墅;2017年辞职经商后,母亲的珠宝“升级”为顶奢品牌,家中首饰柜也从普通款换为定制款。
值得注意的是,杨伟名下关联企业(影视、生物科技等)的注册时间,恰与雅安震后重建、疫情等公共事件节点重叠,被质疑“财富积累与特殊时期高度相关”。
回应与质疑:
从“耳环是妈妈的”到“公司紧急变更”
信任缺口难弥合
面对舆论,黄杨钿甜两次发文称“耳环是妈妈的”,其父杨伟则改口“耳环是仿品,可接受鉴定”;嘉行传媒发布声明呼吁“停止造谣”,但未正面回应财产来源。
然而,杨伟在事件发酵当日(5月14日)紧急变更名下生物科技公司法人及经营范围,被网友直指“心虚切割”;
其母关联的移民公司(弟弟曾因伪造出入境证件获刑)也被扒出“疑似灰色操作”,进一步加剧公众疑虑。
雅安市经合外事局虽澄清“杨伟已辞职八年,收入与单位无关”,但北京青年报等媒体指出,“公职人员离职后经商仍受《公务员法》约束,其财富积累是否涉及利益输送,绝非一句‘私事’可了之”。
最后:就像万千网友们所说的一样,“我们不仇富,但前公务员家庭短时间积累亿万资产、佩戴千万珠宝,必须说清来源。”
这场风波的本质,是公众对“公职人员家庭财产透明度”的集体追问。
而相关部门也开始对黄杨钿甜的父亲杨伟的生意往来等开始进行详细调查。
相信不久就会真相打败,一起锁定此事件的后续发展与结果。
来源:吃瓜第1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