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把老爸坑了!官媒报道:黄杨钿甜父亲被立案调查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5-22 18:17 3

摘要:近日,年轻演员黄杨钿甜,因在成人礼上佩戴的一对,疑似价值230万元的奢侈品牌耳环,引发公众对其家庭财富来源的质疑。

近日,年轻演员黄杨钿甜,因在成人礼上佩戴的一对,疑似价值230万元的奢侈品牌耳环,引发公众对其家庭财富来源的质疑。

随着舆论不断升级,事件的核心焦点逐渐从耳环的真伪,转向其父亲杨某在公务员任职期间是否存在违规行为。

据红星新闻报道,5月22日,雅安市官方发布通报,确认杨某因涉嫌违规经商及隐瞒违法生育问题被立案调查!

通报的内容比较长,我就一句话来总结:在职期间确实未涉及到灾后重建的一些项目,网传的七亿项目最终没有招引到投资商…

立案调查,是他“违规经商”和“违规生育二胎…”

第二项其实不是什么大事,而违规经商这事,事情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毕竟,如果普通人能在短短几年时间积累出那么大财富,确实是经商奇才,而如果他在职期间就经商,有没有可能利用公务员身份,为自己的经商开路?

但不管如何,黄杨钿田确实把自己老爸给坑了!

我们稍微回顾一下这件事的始末!

事件的起因可以追溯到5月11日,当时黄杨钿甜在社交平台晒出成人礼照片,其戴的耳环,被网友认出疑似某国际奢侈品牌的经典款,市场价高达230万元。

这一细节迅速引发热议,尤其是考虑到黄杨钿甜年仅17岁,且其父亲曾是一名公务员。

因此,网友便纷纷质疑,“一个普通公务员家庭如何能负担如此高昂的消费?”

随后,黄杨钿甜解释称耳环是“妈妈的”,其父更是解释“非正品”,但这样的回应,并未平息争议,反而让舆论进一步聚焦其家庭背景。

随着网友深挖,杨某的公务员履历、辞职后的商业活动,甚至家族企业的经营范围均被曝光,使得事件,迅速从娱乐八卦,升级为涉及公职人员廉政问题的公共事件。

面对舆论压力,杨某于5月16日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声明,强调耳环为仿品,并详细说明了自己的公职经历。

他称,自己于2011年进入雅安市城管局工作,2015年调入投资促进局下属事业单位,2017年因家庭原因辞职创业。

然而,这份声明并未完全打消公众疑虑,尤其是网友发现杨某在任职期间,其配偶名下的公司已涉足影视、建材等多个行业,且部分业务与雅安当地招商引资项目存在潜在关联。

更引人关注的是,舆情爆发后,杨某迅速变更了名下公司的法人信息,这一举动被外界解读为“紧急切割”,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对其财富来源合法性的怀疑。

5月22日,雅安市联合工作组发布通报,确认杨某在任职期间的工作内容不涉及灾后重建项目或资金管理,但也指出,其在公务员任职期间,存在违规经商及隐瞒违法生育的问题,目前监察机关已立案调查。

这一官方回应虽然澄清了部分网络传言,但也坐实了杨某的违规行为,使得事件的性质从单纯的“炫富争议”转向公职人员纪律审查的层面。

我说的直白一些就是:看来,网友们的猜疑不无道理!

与此同时,黄杨钿甜的艺考成绩,和毕业典礼上的演唱表现,也被网友翻出讨论,有人质疑其专业能力是否匹配“中戏第二名”的成绩,尽管校方和业内人士表示,表演专业的考核,侧重综合能力而非单一唱功,但这一插曲无疑让本就复杂的舆论场更加喧闹。

从各方声音来看,公众对此事的关注已远超娱乐范畴。

有观点认为,公务员家庭的高消费本身并不违法,但若财富积累与公职权力存在不当关联,则触及社会公平的底线。

尤其是在涉及灾后重建、公共资金管理等敏感领域时,公众的监督权更应得到尊重。

另一方面,也有声音呼吁理性看待,指出在缺乏确凿证据前,不应轻易对当事人进行“未审先判”。

黄杨钿甜的经纪公司此前已发表声明,谴责网络谣言,并表示将依法维权,但舆论的持续发酵,显然已对这位年轻演员的职业生涯造成影响,其待播影视作品能否如期上映也成为未知数。

当然,这场由一副耳环引发的风波,折射出公众对权力与财富交织现象的天然警惕。

无论是娱乐圈的“资源咖”争议,还是公职人员的廉政监督,事件的最终走向不仅关乎一个家庭的声誉,更将成为检验社会治理透明度和公信力的试金石。

随着调查的深入,真相或许会逐渐浮出水面,我们也希望最终这件事能水落石出。

而黄杨钿田此时此刻有没有后悔?就因为自己的炫耀,把老爸给坑了!

来源:第一舆论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