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一”期间,华晨宇火星演唱会(佛山站)上,数万名观众仰头望向舞台中央,一个直径达100米的巨型环形装置“火星巨环”悬浮在上空,“火星”被巨环环绕,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中。这个被粉丝们亲切地称为“环环”的舞台硬体结构,跟随华晨宇演唱会转战杭州等地之后,重新回到
你知道吗?“五一”期间爆火出圈的华晨宇火星演唱会(佛山站)巨型环形装置“火星巨环”,竟产自南海!
“五一”期间,华晨宇火星演唱会(佛山站)上,数万名观众仰头望向舞台中央,一个直径达100米的巨型环形装置“火星巨环”悬浮在上空,“火星”被巨环环绕,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中。这个被粉丝们亲切地称为“环环”的舞台硬体结构,跟随华晨宇演唱会转战杭州等地之后,重新回到出生地:佛山。华晨宇甚至在演唱会上喊话:“环环”回家了。
华晨宇火星演唱会(佛山站)现场
这场演唱会,不仅让“火星”与“桂城”奇妙相遇,更揭开了佛山制造向演艺赛道突围的产业密码。从佛山草莓音乐节到华晨宇火星演唱会(佛山站),再到上周刚刚结束的乐见潮向音乐嘉年华,不到2个月时间,3场现象级音乐盛会扎堆桂城,吸引超20万年轻人奔赴佛山,拉动消费超10亿元。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桂城演艺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为佛山这座工业大市带来滚烫的青春消费力量之外,还为佛山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剧本”。
双向奔赴
当“火星”撞上佛山制造
5月2日-4日,华晨宇火星演唱会(佛山站)以“科技+艺术”的极致体验霸屏社交平台。三天演出共吸引十数万乐迷,跨省观众占比近六成,拉动当地文旅商贸消费超6.8亿元。这场演唱会的火爆,不仅是桂城演艺的爆发,更是一场佛山制造的“高光秀场”。
舞台中央的“火星巨环”直径达100米,在音乐与灯光中构建起“星际狂欢”的视听奇观。在演唱会上,华晨宇向乐迷们透露:“你们知道吗?其实我们这个火星环,就是在佛山造的,这个大环跟着我们一起回家了。”
华晨宇火星演唱会(佛山站)现场
大胆的设计背后,是佛山制造的硬核实力。这个“火星巨环”由南海本土企业——广东闪耀舞台设备有限公司参与设计和生产。“2023年2月18日,我们接到这个不可思议的订单,大家都说怎么可能做这么大的圆?”该公司董事长叶志豪回忆道,当时面临着疫情后工厂人手不足、几乎没有原材料储备、交货期迫在眉睫等难题。最棘手的是,与过往整体水平升起不同,这个大圆是14.5度倾斜、36米高的立腿、星环的最高点是26米,种种要求都对设计和生产提出了挑战。
广东闪耀舞台设备有限公司参与生产制作星环(受访者提供)
2023年3月发往杭州(受访者供图)
“我们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比如没有现成的模具,就利用多孔平台和导轨组成临时夹具;设计有难度就常年聘请了两位技术顾问,提供力学技术方面的支持。”叶志豪表示,从不断修改设计图纸,到工厂生产出大规格桁架,历时一个多月,“火星巨环”在当年华晨宇火星演唱会杭州站中首次惊艳亮相。如今“环环”回到了出生地,叶志豪直言:“感到很自豪。”
“火星巨环”搭建过程(受访者提供)
得知“环环”来自南海后,有网友感叹道:“不愧是广东企业,永远记得2023年杭州第一次看到‘环环’屹立在我眼前的震撼。”“大胆创新,迎难而上。太酷了,第一次在杭州站遇上的时候一整个大震惊。”“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佛山南海人,为佛山制造业感到骄傲。”
制造密码
从五金加工来到舞台中央
作为“火星巨环”的缔造者,这家南海企业的发展是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走在车间里,该公司总经理彭青敏回忆道:“南海是铝材之都,我们最初是做五金,以铝合金为主的机加工。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客户让我们做一些简单的焊接,从此慢慢进入演艺产业,开始生产舞台硬体结构。”
从“制造”到“智造”,这家曾经处于产业链下游的五金配件工厂,逐渐走向产业价值链的顶端。“在南海创业,有赖于政府的帮扶,加上配套的原材料、交通都非常便利,才有现在的规模。”叶志豪表示,在原材料上,他们使用凤铝铝业、兴发铝业等佛山企业的铝型材,节省了运输成本。在技术上,公司聘请了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担任技术顾问,在生产中也重视技术专利申请,并与兄弟企业联手开发演艺行业的尖端产品。在人才上,公司特意在南海桂城设立了办公室,为设计人才提供宜居宜业的环境。“现在是拼科技的年代,以前那种靠扛锄头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使用的原材料来自佛山企业
“疫情过后,大家都没想到演艺活动恢复得这么快,国内外的订单汹涌而至,把我们打得措手不及。”叶志豪表示,随着演艺经济的升温,他们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内外演艺活动的舞台制作,比如陈楚生《荒芜之境》演唱会、陶喆《SOUL POWER》演唱会、刘若英《飞行日》演唱会、邓紫棋《I AM GLORIA》演唱会等。在仓库里,即将发往美国、智利等国家的产品也已准备就绪。
作为演艺产业链的一环,叶志豪看好桂城演艺经济的发展前景。“作为本土企业,我们希望把握演艺事业蓬勃发展的宝贵机会,研发制造更多更智能、更便利、更安全的产品,擦亮佛山制造的名片。”
蓬勃发展的演艺经济为佛山制造开辟了全新的市场赛道。除了像舞台硬体结构这样的特殊装置外,演艺行业对灯光照明、舞台设备等需求旺盛,直接拉动佛山相关制造业产能的释放。如高明一家舞台灯光生产厂家就为佛山多场音乐节提供专业舞台灯光。同时,为满足演出对灯光精准控制、舞台快速变换等特殊需求,佛山的企业们也会加大研发投入,促使佛山制造在精密机械、智能控制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增强行业竞争力。
软硬融合
开辟城市升级新赛道
演艺产业链复杂、环节多,涉及的产业也多。顶级演艺舞台本身就是一个超级秀场。当佛山制造闪耀于明星演唱会、知名音乐节上,其品牌曝光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为适配这些顶级演出对设备的严苛需求,佛山企业也加速技术攻关,推动工业设计从实用主义迈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艺术创新。通过需求端的发力,倒逼传统生产型企业向“智造+服务”型转变,从而形成新的产业增长极。
在制造业构筑演艺经济坚实底座的同时,桂城正以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激活演艺经济新引擎。作为南海桂城演艺经济的核心载体,佛山千灯湖音乐秀场自去年9月开门迎客以来,已举办了6场大型音乐活动。其中今年陆续举办了草莓音乐节、华晨宇火星演唱会、“乐见潮向”音乐嘉年华等多场万人级演艺活动,累计吸引乐迷超26.5万人次,让桂城在国内演艺市场中崭露头角。
千灯湖音乐秀场
“我们最开始是主动与知名音乐节品牌、明星经纪公司沟通联系,经过多场演出后,目前已有四五十家找我们洽谈。”佛山千灯湖音乐秀场负责人包成表示,桂城位于大湾区的核心区域,交通非常便利,且拥有庞大的年轻人群,为演艺活动提供了坚实的观众基础。“政府很有魄力,很少有城市可以在市中心、地铁直达的地方,拿出这么大的场地来做演艺经济。与一线城市相比,我们的场地成本起码要低三分之一。”
随着演艺经济愈发火热,千灯湖音乐秀场已从1.0版本迭代到3.0版本。包成表示,1.0版本是指只提供场地,2.0版本则增加了舞台硬底化、洗手间、监控等配套设施,佛山千灯湖音乐秀场今年将打造3.0版本,通过“音乐+美食+住宿+在地文化”的深度融合,为乐迷提供更丰富的体验。“比如我们计划建设综合美食区,引入近500家美食品牌;打造营地区,提供特色帐篷和旅馆服务等,打造成为大湾区首屈一指的户外综合性演艺场所。”
乐见潮向音乐嘉年华现场
桂城对演艺经济的野心不止于做“幕后英雄”。包成表示,未来他们计划对优质的演艺项目进行参股,并承接演艺活动的舞台、灯光、音响、安保等环节,让演艺经济带动更多产业发展。“我们正在孵化本土音乐节品牌,希望将佛山醒狮、功夫、粤剧等文化符号融入演艺IP,加大对佛山文化的输出。”在包成看来,佛山文化中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希望将演艺文化与在地文化进一步融合,让演艺活动拥有城市的温度。
当“佛山制造”为演艺舞台提供技术支撑;当“佛山文化”为演艺注入地域灵魂,这场始于舞台的变革,将推动佛山这座制造业大市向智造高地、文化高地加速跨越,而桂城,先行一步,成为这场城市升级浪潮的领航者。
编辑:佛山新闻网 游小彤、卢金燕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